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启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启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启星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检测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9~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关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组成悬浮颗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阳光透过缝隙照进教室,从阳光中看到尘埃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 气体中较热部分上升,较冷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互相掺和。这就是一种扩散现象
D.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更加剧烈
2. 关于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B. 大颗粒的盐是单晶体,磨成了细盐后是多晶体
C. 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
D. 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用石英制成的玻璃也一定是晶体
3. 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的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质量为m的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
A B. C. D.
4. 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冰箱的工作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B.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C.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有可能生产出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D. 即使没有漏气、摩擦、不必要的散热等损失,热机也不可以把燃料产生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5. 两端封闭玻璃管水平放置,一段水银把管内同种气体分成两部分,,如图当温度为时,水银柱静止不动,现把两边都加热到,则管内水银柱将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保持静止
D. 无法判断
6. 下列关于教材中四幅插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显微镜下三颗小炭粒的运动位置连线图,连线表示小炭粒的运动轨迹
B. 图乙是某材料制作的细管竖直插入水中的情景,证明水浸润该材料
C. 图丙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等温线,则
D. 图丁中一只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7. 如图所示,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状态A→B→C→A的图像,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BC和AC分别与T轴和V轴平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过程气体压强增加
B. B→C过程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C. C→A过程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撞击分子个数增加
D A→B过程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平均作用力变大
8. 用打气筒将压强为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轮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轮胎容积始终为,轮胎内原来的压强。现要使轮胎内的压强变为,若用这个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则要打气次数为(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  )
A. 15 B. 18 C. 20 D. 24
9.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低
B. 图甲中,两条曲线如果完整,下方的面积不相等
C. 由图乙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从逐渐减小为时,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D. 图丙中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分子势能差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
10. 如图,水平放置的导热汽缸被一可自由滑动的光滑绝热活塞分成A、B两部分。初始时,A、B的压强均为,体积比为,环境温度为。现通过两种方式改变A、B两部分的体积,第一种方式是通过A汽缸中的加热丝对A中气体缓慢加热,B中气体保持温度不变;第二种方式是通过B汽缸壁的阀门把B中气体缓慢往外抽气;两种方式均使A、B的体积比变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式末状态A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B. 第一种方式,末状态A中气体的温度为
C. 第二种方式,抽出气体的质量与原来B中气体质量的比值为
D. 第二种方式,抽出气体的质量与原来B中气体质量的比值为
11.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所经历的一个循环,该循环由两个绝热过程、一个等压过程和一个等容过程组成,则该气体(  )
A. 在状态a和d时的内能可能相等
B. 在b→c过程中,外界对其做的功全部用于增加内能
C. c→a过程中减少的内能小于b→c过程中增加的内能
D. 在一次循环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cm。
(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______;
A. 本实验也可直接将纯油酸滴水面上测量
B. 本实验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忽略了分子的间隙
C. 实验时应先将痱子粉均匀薄洒在水面上,再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
D. 测量油膜面积时,由于不足一格的正方形面积无法估读,全部舍去
E.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油膜的面积会先扩张后又稍微收缩一些
(2)该实验中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m3;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cm2;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不小心把酒精倒多了一点,会导致最后结果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13. 已知金刚石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现有一块体积为的金刚石(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求这块金刚石里有多少个碳原子?
(2)假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紧密地挨在一起的,试估算碳原子的直径。
14. 汽车刹车助力装置能有效为驾驶员踩刹车省力.如图,刹车助力装置可简化为助力气室和抽气气室等部分构成,连杆与助力活塞固定为一体,驾驶员踩刹车时,在连杆上施加水平力推动液压泵实现刹车.助力气室与抽气气室用细管连接,通过抽气降低助力气室压强,利用大气压与助力气室的压强差实现刹车助力.每次抽气时,打开,闭合,抽气活塞在外力作用下从抽气气室最下端向上运动,助力气室中的气体充满抽气气室,达到两气室压强相等;然后,闭合,打开,抽气活塞向下运动,抽气气室中的全部气体从排出,完成一次抽气过程.已知助力气室容积为,初始压强等于外部大气压强,助力活塞横截面积为,抽气气室的容积为。假设抽气过程中,助力活塞保持不动,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1)求第1次抽气之后助力气室内的压强;
(2)第次抽气后,求该刹车助力装置为驾驶员省力的大小。
15.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汽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活塞上升了h,此时气体的温为T1.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汽缸的摩擦,求:
(1)气体的压强;
(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3)现停止对气体加热,同时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当添加砂粒的质量为m0时,活塞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启星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检测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9~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BCD
【10题答案】
【答案】BD
【11题答案】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题答案】
【答案】(1)BCE (2) ①. ②. ##288##292 ③.
(3)偏大
【13题答案】
【答案】(1)7×1021 个;(2)2×10-10m
【14题答案】
【答案】(1);(2)
【15题答案】
【答案】(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