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平谷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C B B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
题意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错选不得分。)
11 12 13 14
BCD BCD ABCD AB
第二部分(实验和计算题 共 58 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5.(8 分)(1)(1)0.70 5.0 (2)C (3)偏小
16.(10 分)(1)电火花计时器 220V (2)BDCA (3)0.72 (4)偏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
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 分)解:(1)甲同学的解题过程不正确;因为在以球的初速度为正方向时,末速度的方向为负方
向。正确过程应该是
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 。(3 分)
(2)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
(3 分)
(3)相同,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1)结果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结果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甲乙两位同学求得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同。(2 分)
18.(6 分)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 ,解得列车的速度 (3 分)
(2)根据运动学公式 ,解得列车停下来的距离 (3 分)
1 / 4
19.(10 分)解:(1)题意可知汽车初速度 ,刹车 5s 时的速度 ,规定初速度方
向为正方向,故加速度大小
(3 分)
故加速度大小为 ;
(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车由刹车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为
(3 分)
(3)汽车刹车到速度减为 0 的过程,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得
解得
所以刹车后 12s 的速度为零。以上分析可知,从开始刹车到静止经过的位移为 100m,则 12s 内的位移大小
为 100m。(4 分)
20.(16 分)解:(1)由图甲可知,石子经过 AB 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设石子下落到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vA,下落到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vB,则有
vB=vA+gt
联立解得
vA=5.9m/s
石子下落点到 A 点的高度为
(4 分)
(2)a.根据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可得
2 / 4
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一定值,则小球运动是匀变速运动。(4 分)
b.要通过这幅图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方法一: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
Δx=gT2
采用逐差法求解重力加速度;
取图乙中 0.8cm~19.6cm 阶段的数据,可得:
方法二:根据
测量自下落点与初始位置的距离 x,确定相应时间 t,代入公式求解重力加速度。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
方法。
由 0~7.1cm 的过程得
由 0~12.5cm 的过程得
由 0~19.6cm 的过程得
取平均值得
联立以上解得
(4 分)
(3)a.由题意可知,当第 n 个水滴落到盘子中时,第 n+3 个水滴恰好要离开水龙头,所以从第 1 个水滴离
开水龙头开始,到第 n 个水滴落至盘中,共存在 n+2 个时间间隔,共用时间为 t,则相邻两滴水间的时间间
隔即该水龙头每滴一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3 / 4
b.水滴从水龙头到盘子的时间为
根据
解得
(4 分)
4 / 42025-2026 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3.测试范围:第 1~2 章,人教版 2019 必修第一册。
4.难度系数:0.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篮球从距离地面 1.5m 处竖直下落,竖直反弹后上升 0.6m,整个过程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2.1m 0.6m B.2.1m 0.9m C.1.5m 0.6m D.1.5m 0.9m
2.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为 ,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 ,且 ,则
这一过程中汽车( )
A.位移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
B.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与 相同
C.加速度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
D.加速度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相反
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设火箭发射实验时,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火箭升空后某时刻
开始计时,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1 / 9
A.由 ,知 0~2 s 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为
B.2~4 s 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在 3 s 时改变
C.0~2 s 时间内火箭上升,2 s 时火箭开始下落
D. 时火箭离地面最远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 时刻甲图线的
切线斜率等于乙图线的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 时刻,乙追上甲
C. 之后的某个时刻,乙追上甲
D.乙追上甲之前,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5.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置在暗处,顶部有一个每隔相同时间由静止向下滴水的装置,在频闪光
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位置不动;若适当调整频闪光源的发光时间间隔 ,还可
以看到这些水滴在空中“缓慢上升”的场景。若每当一个水滴从 高处开始滴下,就会有一个水滴正好落
地,且空中另外还有 19 个水滴正在下落,取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 时,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
B.当 时,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
C.当 略大于 时,可以看到水滴在空中“缓慢上升”
D.当 略小于 时,可以看到水滴在空中“缓慢上升”
2 / 9
6.一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依次经过 a、b、c 三点。已知汽车在 间与 间的运动时间均为 1s,
段的平均速度是 10m/s, 段的平均速度是 5m/s,则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7.小明做家务时,发现家里自来水的出水情况有这样的特点:当水流不太大时,从水龙头中连续流出的水
会形成水柱,从上往下越来越细,如图所示。水柱的横截面可视为圆,在水柱上取两个横截面 A、B,粗测
A、B 的直径之比 。则经过 A、B 处的水流速度大小之比 为( )
A. B. C. D.
8.截至 2024 年 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自重较大,对刹车性能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刹车性能测试时,汽车以 18m/s 的速度匀速行驶,踩下刹车后汽车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的位移 x 与速度 v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2.5s
B.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3s
C.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
D.汽车刹车过程的最后 1s 内位移大小为 2.5m
9.在遇到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时,高速公路上能见度不足 100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时,甲、乙两汽车
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
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不相撞的 图像,由此可知( )
3 / 9
A.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是乙车加速度的 3 倍
B.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 20s 之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
C.两车相撞可能发生在乙车停止后
D.两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 100m
10.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
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B. 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 时间内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D.在 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
题意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错选不得分。)
1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 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
工作时小盒子 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速度为 v0,脉冲被运动的物体
反射后又被小盒子 B 接收,从小盒子 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
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脉冲第一次刚发射时,物体距离 B 的距离
B.脉冲第二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 B 的距离
C.若 x1<x2 可以分析出物体在远离超声波发射器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2.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 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 P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
4 / 9
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 P 接收。从 P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过时间 再次发射超
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是在靠近小盒子
B.物体是在远离小盒子
C.由图可知超声波的速度
D.物体在 t1~t2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
刻度为零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直尺开始下落时,立即握住直尺,乙
同学握住直尺的刻度为 b,由刻度 b 可计算得到乙同学的反应时间。小文同学所在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为
9.8m/s2 ,他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不同刻度对应的反应时间,从而在这把尺子上标出时间刻度做成“反应时间
测量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已知尺子的长度约为 40cm,则关于此“反应时间测量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其“时间刻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且靠近直尺零刻度的地方“时间刻度”密
B.如果在月球上使用此刻度尺,“时间刻度”的每个数字应该成比例改大一些(月球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
C.小文利用 对反应尺进行刻度时,为计算简便 g 取 10m/s2 进行计算并刻度。他用此反应尺测量
小浩的反应时间,测量值将比小浩真正的反应时间偏小
D.小文的反应时间尺测量不出超过 0.3s 的反应时间
14.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墙砖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
2、3、4、5 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为 d,根
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 9
A.能判断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 3 的速度为
D.能判定位置 1 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第二部分(实验和计算题 共 58 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5.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秒打一个计时点,
该同学选择 A、B、C、D、E、F 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 cm。
(1)①打下 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m/s(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②小车的加速度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周期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改为直流电,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周期稍有变小,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
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6 / 9
(1)甲图是 (选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 (选填“8V”或
“220V”)电源。
(2)利用该计时器测量纸带的速度,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
B.将纸带从黑粉纸盘下面穿过计时器
C.松手后小车拖动纸带运动
D.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编号)
(3)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了 A、B、C、D、E、
F、G 共 7 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
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打下 F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频率与正常频率(50Hz)相比稍稍偏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仍按照
50Hz 进行数据处理。那么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
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在桌球比赛中,某球以 1.4 m/s 的速率垂直撞击边框后,以 1.0 m/s 的速率反向弹回,球与边框接触的
时间 t = 0.08 s。
(1)甲同学以球的初速度为正方向,计算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过程如下:
请判断甲同学的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乙同学以球反向弹回的方向为正方向,计算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
(3)判断甲乙两位同学求得的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18.速度为 的列车从某时刻开始加速行驶,加速度大小为 。
(1)求列车加速行驶 时的速度大小。
7 / 9
(2)若列车加速行驶 时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求列车刹车后还要行驶多远的距离才能停下
来。
19.以 20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 5s 速度大小减为匀速时速度大小
的一半,求:
(1)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由刹车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
(3)汽车刹车后经过 12s 的速度和位移大小。
20.有一种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固定不变。
此相机拍摄的石子从砖墙前的某一高度处自由落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
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曝光时间为 0.02s,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6.0cm。(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
(1)计算石子经过 AB 时的平均速度大小,并估算石子下落点到 A 点的高度;
(2)频闪摄影也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 0.04s
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乙)
所示为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厘米。
a.判断小球运动是否为匀变速运动,并写出理由;
b.如果要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测量方案并求出重力
加速度)
(3)另一同学利用水滴下落测量重力加速度。他先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如图丙所示。在水龙
头的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个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
且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 h。用手机中的秒表测量时间,从第 1 个水滴
离开水龙头开时计时,到第 n 个水滴落到盘子中,共用时间为 t,求:
a.该水龙头每滴一滴水的时间间隔 T;
8 / 9
b.测得的重力加速度 g。
9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