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北方地区(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北方地区(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北方地区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中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长城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喜马拉雅山
秦岭
淮河




内 蒙 古 高 原
秦 岭
淮河
50°N
40°N
105°E
120°E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经纬度位置:
34°N~ 53°N,
100°E~ 135°E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E __________、F__________、
G _________、H _________。
二、主要地形区
华北平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旧代的遗迹、古老的文明在这里得到了留存,如今这里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华北平原之美,既写在古都辉煌的历史里,也绘在今朝城市发展的蓝图里。
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50多年前,这里“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是当时兰考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种什么庄稼?什么灾害?
夏秋水汪汪-----水涝
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位于河流凹岸,侵蚀能力强,黄河易决堤,导致水涝灾害。
排水条件:
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冰雪融水等
地形地势、入海通道、海水、河水顶托作用
调蓄作用:
流域内水库、湖泊、沼泽、植被状况
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风沙
地表多黄河沙质土壤,土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低;
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易形成风沙。
沙源
风力大小


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土壤、河滩裸露疏松
靠近荒漠化地区
冬春白茫茫----盐碱
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
地势低洼,且涝灾多,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毛细管水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
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灌溉过多的内陆盆地、山间洼地、河流及河渠两旁的土地
水分蒸发量大: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盐分在毛细作用下向上运动并累积,达到一定浓度,致使土壤含盐量增加,形成盐碱地。
地表水的缺失迫使河北高速发展的工农业不得不依赖地下水,一口口机井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河北平原上因地下水超采已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其中7个漏斗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2006年沧州市成为全省面积最大、漏斗中心水位最低的漏斗区。地下漏斗的存在加速了地表河流的干涸和湿地的萎缩,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加重土地盐碱化。
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则会形成滨海盐碱地。
盐与空气、水一样,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命的必需元素。但盐并非没有害处,盐碱地就是为盐所害。盐碱地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农作物产量极低,甚至寸草不生。盐碱地就像生长在大地上的种种顽疾,将它们治愈,才能让土地焕发盎然生机。
华北平原与西北地区均是盐碱化较严重的区域,判断哪个区域盐分季节变化较大并分析原因。
华北平原夏季降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下渗到下层或流走(淋溶作用),为“脱盐”季节,而春秋季地表水蒸发强烈,降水较少,春季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为主要的“返盐”季节。
华北平原
春秋返盐
夏季淋盐
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1962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粮食亩产只有43斤,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焦裕禄来到兰考,看到田地荒废,百姓外逃,焦裕禄痛不欲生。为了百姓民生,焦裕禄向肆虐兰考上百年的“三害” 正式宣战。
兰考一村庄的房屋被风沙掩埋
分析泡桐防护林在治理自然灾害中的生态原理。
当今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村景
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提高土壤湿度,起到防风固沙作用;
拦截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减少水涝灾害;
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盐碱化,改良盐碱地。
【盐地碱蓬】能够将土壤中的盐分吸收到体内,并将盐分积累到叶、茎和根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帮助盐渍土壤脱盐,同时还增加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进而使盐碱土的土壤质量有了很大改善。扮演着盐碱地“拯救者”和污染物“清洁工”的角色。
【海冰覆盖】是近几年一种改良盐碱地的一种方法,利用自然升温时海冰融化咸淡分离的原理,促使土壤进行盐分淋洗和淡水灌溉,最终到达盐碱土改良、增墒与节约淡水的目的。经过自然低温过程形成的海冰,其盐度约为4~11g/L,最低可达到2g/L,远低于海水的盐度。
【台田】通过调控地下水位来改良盐碱地,采用抬高地面开挖鱼塘和排碱沟的基本结构来控制地下水位,使台田表层土壤在旱季时不易引起积盐。
“上农下渔”
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
如今,兰考县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兰考县成为河南省首个脱贫县。
兰考县政府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的意义
农桐间作
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林产品及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兰考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湿,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木制品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目前,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统筹推进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布局,打造品牌家居产业集聚地。与此同时,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木材交易市场、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年创效益20多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
兰考县发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的有利区位条件。
林木资源丰富;泡桐材质优良;劳动力丰富、廉价;
交通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等。
兰考徐场村——一个曾经的贫困村,却因为每把动辄两三万元的古琴,成为民族乐器专业村,市场上90%的古琴都产自这个村。村里户均年产值超过100万元,村里古琴等民乐器年销售额能达到1.2亿元。
内生动力和社会帮扶催生了兰考“蝶变”。焦书记时代的水涝、风沙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早已不见了,如今的兰考生态良好,风景如画,焦书记栽下的泡桐早已根深叶茂。
如今的兰考,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品牌家居、绿色畜牧、循环经济等特色主导产业和生态农业,1万亩构树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兰考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已经有一座高铁站,4个高速公路口,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从这里坐上高铁,30分钟就可以到达省会郑州。
我国某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与农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创新试验、示范推广“玉米花生间作”互惠型种植模式,探索出一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可推广路径,解决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的问题,最大程度利用花生生物固氮作用,实现粮油均衡增产。如图为玉米花生间作图,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材料推测该县可能位于 (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
2.该县大力发展“玉米花生间作”互惠型种植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政策支持 D.科技优势
3.玉米花生间作互惠型种植模式的有利影响是 (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增加作物单产③增加经济效益④解决土壤肥力低的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D
A
(1)该省最可能位于 (  )
A.嫩江流域 B.黄河下游 C.长江中游 D.珠江上游
(2)本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3)该省工业园区甘薯生产产业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业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②该生产企业为动力导向型
③体现了物质的综合利用
④企业间存在生产上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省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示意图(如图),完成(1)~(3)题。
B
C
C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地处陕北高原,正常年均降水量只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水量的一半,传统耕作的谷子出苗不齐、病虫害较多,亩产较低。2017年,当地引进山西农科院的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选用良种,试验地谷子单产提升显著。据此完成1~3题。
1.制约佳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不足 B.出苗不齐 C.病虫害多 D.传统种植
2.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主要改善了 (  )
A.土壤温度 B.土壤湿度 C.土壤肥力 D.土壤黏性
3.陕北高原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少的原因有 (  )
①地处北方,雨季较短 ②植被稀少,蒸发量少 
③地处内陆,距海较远 ④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B
B
4.(2024·北京高考)泃河流域地跨京津冀三地。某校中学生到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泃河流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走访桑园水文站
桑园水文站记录了海子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径流量/(106m3) 23 11 0 24 37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径流量/ (106m3) 47 7 0 26 23
(1)绘制统计图,并说出海子水库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任务二 考察兴隆县山楂产业
泃河发源地兴隆县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当地山楂特色栽培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楂药食同源,用途多样。该县大力发展山楂产业,举办中国兴隆山楂产品发展研讨会,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专家指导山楂种植和产品开发。
(2)概述兴隆县发展山楂产业的有利条件。
(2)地处低山丘陵区,水源地污染小,山楂品质好;山楂种植历史悠久;有政策和科技支持;市场广阔
在流域协作开发过程中,京津冀十分重视水资源保护。
(3)列举图示区域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3)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梯田,减缓水土流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节水意识等。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