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二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地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D A C B D B B B D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B D A D B D D C A
26.(1)(6分)热带草原气候(2分)。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2分)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2分)。
(2)(6分)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2分)。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2分),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2分)。
(3)(8分)冬半年(降水少)天气晴朗,(光照强)蒸发强旺盛,大气水汽丰富(2分);冬半年盛行东南(信)风,从湖泊带来水汽(2分);冬半年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低,水汽凝结成雾(2分);水汽沿中西部山坡爬升降温,水汽凝结成雾(2分)。
27.(1)(4分)(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分);地下水补给等(2分)。
(2)(10分)变化特征:(各月)径流量增加,年内径流量变化增大(2分)。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多(2分);气温升高,大气对流增强,区域降水增加(2分);气温升高,部分地下冻土融化,地下水补给增多(2分);夏季气温增幅明显大于冬季,夏季疏勒河接受的补给量大于冬季,导致年内径流量变化增大等(2分)。
(3)(6分)地表径流增大(2分);地下径流增大(2分);蒸发(蒸腾)增加(2分);下渗量增加等(2分)(任意3点得6分)。
28.(1(4分))M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利于形成渔场(2分);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底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群大量聚集(2分)。
(2)(6分)影响: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2分);使沿岸地区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作用:暖流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期,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种植和生长(2分);充足的降水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减少干旱对作物的影响(2分)。2024级高二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地理试题
时长: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④处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3-5题。
3.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A B.B C.C D.D
4.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de B.bcd C.cde D.abe
5.气压带、风带北移时( )
A.南半球为夏季 B.亚洲高压强盛
C.c气压带被切断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下图为六地年内受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间长短的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
6.若仅考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则六地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下列关于六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全年高温多雨 B.②地位于③地北方
C.⑤地位于大陆东岸 D.⑤地纬度高于⑥地
2025年7月18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于18日凌晨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预计“韦帕”将以每小时20~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0日在我国广东中部沿海登陆。下图为台风“韦帕”路径预报图,台风实际移动路径与预报图基本一致。据此完成8-9题。
8.监测显示,从20日登陆至22日5时“韦帕”风力先减再增。与此关联性最强的因素是( )
A.副高势力 B.下垫面状况
C.地转偏向力 D.夏季风强度
9.20日,“韦帕”在广东沿海两次登陆,原因可能是其( )
风力太强 B.移动路径与海岸线夹角小
C.路径多变 D.登陆后受高大地形阻挡
下图示意2025年9月14日2时局地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乙分别为( )
A.冷锋、冷锋 B.暖锋、冷锋 C.冷锋、暖锋 D.暖锋、暖锋
11.甲锋线北部云量少于南部,可能是由于北部( )
A.气压较低 B.气温较高 C.风速较小 D.空气干燥
12.依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图中锋线短时间内的位置变化是( )
A.乙向西南移动 B.顺时针旋转 C.甲向东北移动 D.逆时针旋转
C.降水量激增引发沼泽蓄水 D.蒸散发增强与植被滞留
这条唯一的河,被两岸的村庄和耕地源源不断地吮吸,等流经我家所在的阿克哈拉小村,就已经很浅窄了。若是头一年遇上降雪量少的暖冬,更是几近断流(引自李娟在《遥远的向日葵地》),完成13-14题。
13.该河流水文特征表现为( )
A.以春汛为主 B.流量季节变化小 C.以夏汛为主 D.年径流总量较大
14.推测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若尔盖湿地地处四川、甘肃和青海省交界,位于川西高原北端,是我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若尔盖湿地月平均流量的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下图为1981—2015年若尔盖湿地月平均流量、月降水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湿地“双峰型”流量特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
A.地下水与降雨的叠加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持续补给
C.冻土融水与降水的时空组合 D.湖泊沼泽的均匀调蓄作用
16.推测若尔盖湿地8月径流量减少的关键因素是( )
A.气温降低冰雪融水减少 B.地势平坦导致下渗增多
C.降水量激增引发沼泽蓄水 D.蒸散发增强与植被滞留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的基本物理性质,许多海洋现象都与这些性质有关。下图是北大西洋及周边海域区域简图,图中箭头示意洋流流向。完成17-18题。
17.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④处洋流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对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地可能形成世界性渔场 B.①洋流对所经过的海区能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C.轮船从甲处驶往乙处会加快航行速度 D.②洋流能使所经过的海区盐度比同纬度海区偏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下图示意珀斯区域位置。据此完成19-20题。
19.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B.靠近冬季风源地
C.植被稀少,阻力小 D.沿海地区洋流势力强
20.下列与珀斯周边沙漠形成关联最显著的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C.山脉阻挡海洋水汽 D.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冻雨是过冷水滴下降到地面后,与低于0℃的物体表面接触而迅速冻结的一种降水。2021年11月8日,黑龙江哈尔滨机场经历了一场降雪转冻雨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云层较厚,持续时间较长。下面两图分别示意该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8时温度和露点随高度变化。据此完成21-22题。
21.哈尔滨机场形成本次降水过程是因为( )
A.位于气旋中心 B.暖锋过境
C.大气受热上升 D.冷锋过境
22.本次降雪转为冻雨,主要是因为( )
A.近地面温度降低 B.1200米附近冷气流输入
C.近地面温度升高 D.1200米附近暖气流输入
2024年3月,库内内河因上游高原有异常丰沛的雨季水源,河流径流量激增,在纳米布沙漠东缘形成罕见的内陆三角洲和临时湖泊群。虽然该地形成了暂时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大量野生动物聚集,但这些水体存续时间有限。下图示意库内内河和纳米布沙漠位置。该地区年蒸发量超过3000mm,年降水量约50mm。据此完成23-25题。
23.2024年3月,库内内河上游来水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原冰川夏季融化 B.热带气旋降水充足
C.赤道逆流增温增湿 D.赤道低气压带移动
24.与沙漠其他区域相比,临时湖泊区较难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下渗
C.植物蒸腾 D.地表径流
25.这些临时水体难以演变为永久性湿地的原因包括( )
①蒸发量远超补给量 ②风成沙填埋浅水区 ③上游来水的变化大 ④地下水矿化度过高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下面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并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并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6分)
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分析马拉维冬半年多雾的原因(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源海拔4737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河西走廊,与党河等河流共同组成疏勒河流域,流域内有冻土分布。研究发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变化明显。图1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1956—2021年疏勒河月径流量分配图。
说出疏勒河的主要补给类型(4分)。
据图说出1956—2021年疏勒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导致其径流量变化的原因(10分)。
指出疏勒河径流量变化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流对地球表面热环境起主要调节作用,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改变其环境特征。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M是世界著名渔场。
分析M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指出图中中低纬度太平洋西岸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沿岸农业生产的有利作用(6分)。▆ ▆
2024级高二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2) (6分) (3) (6分)
地理答题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8分) 28 (1) (4分)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 (6分)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27 (1) (4分)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2) (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26 (1) (6分)
此区域禁止作答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