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致远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致远班)(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二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化学试题(致远)
时长: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反应在c点到达平衡
②浓度:a点大于c点
③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④逆反应速率图像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趋势相同
⑤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⑥达到平衡后,改变容器体积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某课题组为探究汽车尾气转化为氮气的最佳反应条件,向体积为的刚性容器中按充入和,发生反应:。已知正、逆反应速率可以表达为,(,表示速率常数),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压强的大小关系:
C.、、三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D.若向该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点的
3.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反应I:
△H1<0;反应Ⅱ: △H2<0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化能:
B. X(g)的起始浓度为
C.升高温度,反应I、Ⅱ的速率均增大,X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D.其他条件不变,在该体系平衡时再投入一定量的X(g),则达到新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大于原平衡
4.下列有关图像分析和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合成氨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的速率—时间图,Ⅰ、Ⅱ两过程到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Ⅰ<KⅡ
B.图乙表示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按投入和的混合气体建立平衡的过程,当与的转化率为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图丙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压强图,则气体密度:A点点
D.图丁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与的关系,a点和d点,溶液都呈中性
5.丙烯在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NO的反应为。在三个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5 mol 和4.5 mol NO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三个容器中n(NO)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00℃条件下,曲线a所在的容器中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B.500℃条件下,20 min时达到平衡,则该容器中0~20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正反应速率:
D.800℃条件下,混合气体的起始压强与平衡压强之比为90:91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可预测反应过程发生的快慢
C.CaCO3(s)CaO(s)+CO2(g) △H>0,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无关
D.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H<0,△S>0
7.剧毒物氰化钠(NaCN)固体遇水或酸生成剧毒易燃的 HCN 气体,同时 HCN 又能与水互溶,造成水污染。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77×10-4 Ka=5.0×10-10 Ka1=4.3×10-7
Ka2=5.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相同浓度的 HCOOH和NaCN 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
B.中和等体积、等pH 的 HCOOH 溶液和 HCN 溶液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COONa 和 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
D.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CN-+H2O+CO2=2HCN+
8.常温时,用0.1000 mol·L-1的HCl溶液滴定V mL 0.1000 mol·L-1的BOH弱碱溶液。溶液的pH、分布系数δ(B+)[B+的分布系数=]随滴加HCl溶液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OH的电离平衡常数Kb约为1.0×10-5
B.a点时溶液的pH约为5
C.b点时溶液中c(B+)>c(Cl-)
D.V=10
9.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5的溶液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的溶液中:
C.常温下,的氨水与的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D.常温下的某酸式盐的水溶液中:c(Na+)>c(HA-)>c(H2A)>c(A2-)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知,a点的数值比b点的数值大
B.图乙表示溶液滴定溶液的滴定曲线,M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和的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对应温度高于b点
D.图丁表示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图中p点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q点
11.金属可活化放出,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
B.该反应的决速步是中间体2→中间体3,反应速率最慢
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反应物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
D.该反应过程中涉及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12.用的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醋酸溶液,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醋酸溶液的浓度数值偏高的是
A.水洗涤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用醋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醋酸溶液,并移取的醋酸溶液于锥形瓶中
B.滴定快达终点时,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的瓶壁,然后继续滴定至终点
C.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至橙色变黄色后,要等30秒,若溶液不褪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D.读取溶液体积时,开始俯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13.下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KSCN与的混合液中再加入KCl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B 用广泛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测得溶液 溶液呈酸性,证明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酸性强弱:HX<HY
D 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A.A B.B C.C D.D
14.常温下,用溶液滴定(亚磷酸)溶液,得到与、 的关系分别如左图、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对应的溶液中:
B.曲线表示与的变化关系
C.时,
D.的平衡常数
15.为研究反应,向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足量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一定条件下,在甲、乙两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Y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后,恒温时,再加入少量Z,达到新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减小
B.在相同温度下,与催化剂甲相比,乙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M点可能是该反应的平衡点
D.反应达到平衡后,恒温时,再加入少量Y,Z的体积分数减小
二、填空题(共55分)
16.钛白粉(纳米级)可作为白色无机颜料,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催化剂、化妆品和光敏材料等行业。一种由硫酸制取白色颜料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如下。【原料钛铁矿中往往含有 、、、、等杂质】
已知:①“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在热水中易水解。
②饱和溶液在低于时,析出;在时,析出;在高于时,析出。
③不溶于水和稀酸。
回答下列问题:
(1)中钛的化合价为 ,“一定条件”是 。
(2)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副产品,在“浓缩结晶”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 。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写出“沉淀钛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5)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溶解并还原为,再以溶液作指示剂,用新配制的标准溶液滴定至全部生成。滴定分析时,称取 (摩尔质量为)样品, 消耗标准溶液:
①写出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全部生成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③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w、c、V的代数式表示)。
17.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催化加氢制甲醇。
(1)已知:①

则反应③ 。
(2)若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g)和(g)充入容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③,不同压强下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A、B两条曲线的压强分别为、,则 (填“>”、“<”或“=”);
b.在曲线A的条件下,起始充入(g)和(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3 mol,且c点时K=300,则c点对应转化率为 。
(3)在 MPa、原料气、合适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温度对转化率、产率、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甲醇选择性(S-CH3OH)=×100%
a.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
b.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c.写出24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
(4)除调控合适的温度外,使选择性增大的方法有 。
18.研究发现,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经过简单碰撞就能完成的,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其体现了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某“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反应分A、B两步进行:
反应A: 反应B:
(1)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是 。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K2S2O8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试剂Y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 、试剂Y是 。
已知A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式中k为常数。为确定m、n值进行实验Ⅱ(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实验 序号 试剂体积V/mL 显色时间t/s
K2S2O8溶液 KI溶液 水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① 10 10 0 4 1 27.0
② 5 10 5 4 1 54.0
③ 2.5 10 V1 4 1 108.0
④ 10 5 5 4 1 54.0
①表中V1= 。
②通过数据计算得知:m= ,n= 。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试剂体积V/mL
K2S2O8溶液 KI溶液 水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5 5 3 11 1
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始终无明显变化。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Ⅲ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
19.西南油气田甲烷产量高,甲烷的综合利用产氢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甲烷水蒸气重整过程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过程中自由能(,设和不随温度变化)随温度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判断反应I、II反应焓变的符号: 0, 0(填“>”或“<”),在时,发生的反应有: (选用“I、II、III”作答)。
(2)在、条件下,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组分摩尔分数(物质ⅰ的摩尔分数)与投料水碳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和随水碳比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 (填序号)。
(3)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I、II,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为 ,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
(4)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产氢的技术理论:条件下,气体分子吸附至催化剂表面后发生反应,此过程机理模型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
①根据图示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多孔能提高转化率,其原因是 。2024级高二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化学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D C B A D B C B D D C C C
填空题(共55分) (除标注外,每空2分)
16、(共15分)
(1) (1分) 加热 (1分)
(2) 7 (1分) 过滤 (3)、 (答出一个给1分)
(4)
(5) 当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30s内不恢复原色
17、(共12分)
(1)-49.1 (1分) (2) > (1分) 90%
(3) a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不但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
b、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①正向移动,反应②逆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O,因此CH3OH选择性下降 c、
(4)增大压强或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18、(共14分)
(1) (2) 淀粉碘化钾 Na2S2O3
(3) 7.5 1 1
(4)由于n(K2S2O8)∶n(Na2S2O3)<1:2,v (A)19、(共14分)
(1) > (1分) < (1分) I、III
(2) ② ③ (3)
(4) ①
② 的多孔结构可以吸附更多二氧化碳,增大接触面积,且能与反应,吸收更多从而促进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表面接触反应,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 ▆
2024级高二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18(14分)
化学答题卡(致远) 4) 1)
5)① 2)
! ②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4)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③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13 14 15 17(12分) 19(14分)
! A A A
B B B 1) 1)
C C C
D D D 2) a b 2)
请在各题目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3) a
16(12分) 15分) b 3)
1) 4)①
2) c ②
3) 4)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