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原
你知道以人名来命名的树吗
在兰考县就有这么一棵树,“焦桐”。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
新课导入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2014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河南兰考县,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重诵此词。
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以及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要品质。
学习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用心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
教学目标
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文体知识
新闻
狭义——消息
通讯
1人物通讯
广义
消息
报告文学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1.
通讯的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较浓的议论色彩。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与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简单地说,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①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等;
②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著名科学家、运动员、演员等;
③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某种人生价值,或为人民做出重要贡献的普通人。
④还有一些通讯人物是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例如
人物通讯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人物简介
1、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亲自率领干部、群众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县委书记的榜样”
2、国际形势复杂,全国上下要树立“硬骨头”精神,豫东地区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部分党员干部怕吃苦、怕犯错误、等待国家救济粮,穆青等人根据时代要求,深入采访,抓住焦裕禄这一典型,歌颂困难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及时鼓舞士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写作背景
风沙:年均沙尘暴29次,最大风速 12级
内涝:全县110万亩耕地中60 万亩易涝
盐碱:pH 值最高达9.5,寸草不生
历史上的兰考
民国31(1942)年:
“大旱,赤地千里,土地荒芜,作物枯败,兰封出外逃荒七万余人,河南三百万人在灾荒中丧命。”
自咸丰五年(1855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百多年,有63座村庄被黄沙埋掉。《兰考县志》
“旧时兰考,久无故地,洪水一来,县官就会拎着大印到处逃避,跑到那里,那里就是县衙。”《兰考县志》
▲2020年9月23日在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拍摄的泡桐树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现在的兰考
盐碱(jiǎn) 涝(lào)洼窝
瘟(wēn)神 窟(kū)窿
麦穗(suì) 汹涌澎湃(pài)
脱坯(pī) 屹立(yì) 噙(qín)着泪
订正读音
“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
“榜样”是贯串全文始终的写作主旨
“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题目分析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引子: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这篇通讯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全文,有何作用?
(1)有的小标题选取的是焦裕禄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话语,这对于彰显其伟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2)运用小标题,能够标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使文章显得清晰明了,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以事写人”和“以言见人”是人物通讯常用的写作手法。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明确文章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记录了人物哪些个性语言,从中总结人物精神,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层次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引子
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2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
科学求实、脚踏实地
严于律己、 心系群众
严重灾害面前镇定布置工作
风雪天访寒问暖
艰苦奋斗
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
亲民爱民
赴兰考任职,下乡
迎难而上
勇挑重担
积极乐观
“受命于危难之间”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正面塑形:“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
个性语言
分层 小标题 典型事迹 个性语言 精神品格
3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4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5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关心他人身体状况,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无私奉献
亲民爱民
坚忍顽强
公而忘私
病重时,时刻关心兰考工作情况,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肉体虽死
精神永存)
兰考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百姓深深的爱戴
心系民生
勤政为民
正面塑形:“病是个欺软怕硬....”“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谈你们的情况吧......”
正面塑形:“你回去对县委同志说......”“活着我没有......”
侧面衬形:“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
手法 举例分析
生动的语言 1、“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 “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2、“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3、“我是您的儿子。” “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4、“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 ”
请找出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表现了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斗志。
表现了他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求真务实的精神。
表现了他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
表现了他廉洁奉公、心系民生的奉献精神。
手法 举例分析
动作、神态的细节刻画 1、“他经常吧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
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定在右边的椅靠上。”
2、“现在他全然没有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高唱《南泥湾》》“
3、“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
请找出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用“踩”“顶”“揣”“按”突出了焦裕禄一心为公、忘我工作的人民公仆形象。
“发呆”的神态揭示了焦裕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襟怀。
用“踏”“唱”两个细节生动地写出了焦裕禄不惧困难、忘我工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手法 举例分析
巧妙的侧面烘托 1、“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
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利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
2、“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请找出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用典型的环境描写从侧面展现焦裕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逃避不惧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通过别人的评价,表现了焦裕禄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文章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刻画焦裕禄这光辉伟大的形象的?
语言动作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
典型的环境描写
有力的侧面烘托
多角度
多层次
刻画人物
人物品质美
写作特色
(1)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2)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全文的主线是记叙焦裕禄同志从到达兰考后忘我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土地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着描写、议论,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明焦裕禄的可贵品质。在全文的描写中,每一节都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焦裕禄可贵的品质。
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焦裕禄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以来,不顾身体健康,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与百姓同甘共苦、舍身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迎难而上以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同时,也点出了这种精神的价值及其影响。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