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泉州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7分)大自然生生不息,春去秋来,炎夏凛冬,自有时序之美。班级开展“感悟四季”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一】四季吟唱1.下面是某同学积累的现代文和古诗文,将尝试引用到作文中,请帮其补写出空缺部分。(16分)(1)春天像小姑娘,①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②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2)③若出其中;④,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潮平两岸阔,⑤⑥,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自古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颇多情思。曹操秋日登临碣石山,望见大海水波荡漾中耸立着海岛,肃杀秋风中草木繁密,不禁吟咏“⑦⑧。树木丛生,⑨⑩,洪波涌起。”(《观沧海》);而“秋思之祖”马致远长年漂泊,在元曲《天净沙·秋思》中用“①,小桥流水人家,②。”勾勒一幅苍凉清冷的秋日晚景图,面对夕阳,一句“③,④”,直抒天涯游子思乡之情。同为思乡,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一句“⑤?⑥”,欲借鸿雁传书,足见思乡之切。【活动二】雨的欣赏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语段,请你帮他梳理解决相关问题。(10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甲)。天上ù(①)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既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就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guàn(②),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乙)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1)请为文中加点字注拼音(2分)甲(2)请为文中①②拼音处规范地填写汉字。(2分)(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预示希望诱惑B.预告希望迷惑C.预告巴望诱惑D.预示巴望迷惑(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打伞、戴斗笠虽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就有滋味B.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就有滋味C.打伞、戴斗笠既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D.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活动三】四季阅读3.根据《朝花夕拾》相关知识储备,完成下列题目。(11分)(1)下列《朝花夕拾》中的篇目,没有体现“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的篇目是()(3分)A.《五猖会》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二十四孝图》D.《父亲的病》(2)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完成题目。(4分)①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②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③“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④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⑤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⑥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22025-2026学年度泉州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总37分)1.(16分)(1)①花枝招展的 ②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2)③日月之行 ④星汉灿烂(3)⑤风正一帆悬 ⑥海日生残夜(4)⑦水何澹澹 ⑧山岛竦峙 ⑨百草丰茂 ⑩秋风萧瑟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1)(2分)甲guǎng 乙jiāng(2)(2分)①聚 ②灌(3)(3分)C(4)(3分)D3.(1)(3分)D(2)(4分)理性的批判。(1分)语段回忆了儿时看会前父亲逼我背书的经历(1分)表达了对封建强权教育扼杀儿童天性的谴责。(或: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2分)(3)(4分)示例1:选A,反感(厌恶/批判)(1分)。“老莱娱亲”将“肉麻当作有趣”(“郭巨埋儿”以”孝”的名义活埋三岁小儿)。这些“孝”道虚伪又残酷。(结合情节1分,总体评价2分)示例2:选B,喜爱(渴望)(1分)。最初,远方族叔的讲述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好奇和想象,“我”渴望得到这本书。后来,阿长帮“我”买到这本书,虽然粗拙,但那时却是“我”最心爱的宝书。此后,这本书引发“我”搜集更多绘图书本的热情。(结合情节表述出喜爱的前因后果即可)(3分)二、阅读(总53分)(一)4.(3分)C(“怀才不遇”一说有误)5.(4分)参考:春天的柳絮渐渐落尽,布谷鸟在不停而凄婉地啼鸣着,而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感慨啊你这一路远去,要经过五条溪流那么波折。6.(2分)本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友人关心安慰之情。(二)7.(4分)距离;认为;像;到了8.(2分)及 日 中 则 如 盘 盂/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9.(6分)(1)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辩斗、故各1分,句意1分)(2)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智慧多呢?”(孰、为、知各1分)10.(4分)孔子:实事求是,虚心好问;两小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三)11.(4分)河堤——从河堤往下看——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一个地点1分)12.(3分)在插叙中回忆了童年时光里关于棉花的小细节,丰富了文章的内容(1分),抒发了内心对童年和棉花的温暖情感(1分),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1分)。13.(6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童年的小孩比作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表现出童年的欢快。(2)“吞”即不细嚼就咽下,在这里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早,亮得强烈而突兀,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意思接近即可)14.(3分)示例:因为秋天黄昏里的草可亲,相依相偎,相互安抚,像慈祥的老人,安抚人心;沉寂安静的田野,从不计较得失;而晚开的棉花可以将一个世界的幸福填得满满的。(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解析:原文该段之后分别展开写了秋草、田野和棉花带来“安详与丰满”。)(四)B16.18-30岁年轻群体通过短视频了解簪花文化的较多;通过报纸杂志了解簪花文化的较少。 17.(1)规范业态价格,成立民俗文化协会;打出系列组合拳,全力打造蟳埔文化IP品牌;将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文旅产业相结合。(2)短视频平台 明星宣传 报纸杂志 社交活动 民俗文化节文旅产业等。三、作文(60分)1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泉州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pdf 2025-2026学年度泉州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