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甲5大,弹力的最大值Fm=k·(0.3m一0.1m)=12N,C错误。8.AC【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A=号g1,可得本次测量时对应的反应时间1-2hg/2×20×0.01s=0.2s,A正确;根据t=,2h可知,反应时间与直尺下落的高度不成正比,改造后刻度分布不10均匀,B错误,C正确;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t。=0.3s,则该直尺下降的高度h。=28t6=45cm>30cm,则不能用该直尺测量他的反应时间,D错误。9.AD【解析】F单位为N,且1N=1kg·m/s,根据F=弓CnS,可知1kg·m/s2=1g×m×mm3,则x=2,A正确;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惯性不变,B错误;雨滴下落过程中,开始所受重力大于阻力,雨滴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则阻力随之增大,雨滴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雨滴达到收尾速度,加速度保持4πr3不变,C错误:雨滴达到收尾速度时,重力和阻力等大反向,即mg=2CpS2,又m=p水3,S=r,可知oc√F,则半径之比为1:4的两个雨滴,收尾速度大小之比为1:2,D正确。10.BC【解析】根据v一1图像可知,0~5s内,拉力F拉木板运动,木板与物块之间相对滑动,5s时撤去拉力F,5~6s内,木板与物块之间仍有相对滑动,6s时,木板与物块达到共速,之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所以物块从静止开始加速,在1=6s时速度达到6m/s,则a,=-合m/g=1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mg1解得41=0.1,A错误:木板在5~65内的加速度a2二。二0m/s=一4m/s3,又因为此时木板受到物块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一1mg一μ2(M十m)g=Ma2,解得μ2=0.2,B正确;6s8后,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a1mg一42(m+M)g,解得a:=一3m/s,木板减速到停0-6止的时间t3=s=2.25s,总时间1总=6s十2.25s=8.25s,C正确;在0~5s内,对木板受力分析,根据牛顿8一3第二定徘有F-mg-A:M+m8=Ma,而a,=10Om/g=2m/s,解得F=18N,D错误。11.(1)B(1分)(2)F'(1分)(3)BD(2分,少选得1分)(4)C(2分)【解析】(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B正确。(2)图乙中的F是两个分力的合力的理论值,F'是两个分力的合力的实验值,则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3)拉橡皮筋的细绳长一些,可以减小在记录力的方向时产生的误差,实验效果较好,OB及OC细绳可以用弹性绳代替,A错误;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与木板相距较近且与木板平面平行,B正确;橡皮筋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O点时,拉力要大小适当,拉力F,和F2的夹角大小适当,并非越大越好,C错误;在同一次实验中,应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以保证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D正确。(4)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F1、F2的合力不变,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保持F,方向不变,大小增大,F2需绕O点逆时针转动,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2的大小增大,C正确。F合物理答案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