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运动、地貌、地表形态的塑造、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盖尔陨石坑区域一处古老湖床上,发现了保存于岩石的波浪涟漪,如下图所示。这些波浪涟漪形成于约37亿年前,波浪痕迹高度约6毫米,间距4~5厘米。据此完成1~3题。
1.波浪涟漪形成时火星
①大气层稠密 ②缺少大气层 ③气候温暖 ④气候寒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形成波浪涟漪的古湖
A.被厚厚的冰雪覆盖 B.湖泊深度比较浅
C.湖底地形起伏较大 D.常年受强风影响
3.火星上存在波浪涟漪
A.揭示了火星早期火山活动频繁 B.证明火星曾存在高等生物
C.证实了火星地质年龄早于太阳 D.拓展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第1页(共6页)】
2025年3月3日,我国某市(103°E,24°N)一名中学生在校门口用手机拍摄校园内一景,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4~6题。
4.照片拍摄时该市的地方时是
A.13:13 B.13:21
C.14:21 D.15:29
5.图示时刻前5 小时,距离校门口最近的路灯的影子大致朝向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6.该日日出后到图示时刻,距离校门口最近的路灯的影子
A.先变长后变短 B.一直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一直变长
近年来,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在胶菜盆地中部即墨地区新发现了原地埋藏且保存完整的基干鸟脚龙化石。研究发现,基干鸟脚龙化石埋藏时代距今1.218亿年至1.175亿年,其埋藏及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即墨地区大地构造位置。据此完成7~9题。
7.即墨地区基干鸟脚龙化石埋藏时代
A.蓝细菌大爆发 B.各块大陆汇聚成联合古陆
C.裸子植物兴盛 D.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8.即墨地区基干鸟脚龙化石原地埋藏且保存完整的关键是
A.火山喷发间隙有沉积夹层 B.地层频繁的受到扰动
C.流水搬运沉积作用较显著 D.冰川活动的低温冷冻
9.胶莱盆地周边多造山带与断裂带,其主要原因是
A.大量陨石撞击 B.气候变迁
C.长期风化侵蚀 D.板块运动
【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第2页(共6页)】
雅鲁藏布江干旱河谷米林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河谷呈东西向分布,如下图所示。该区域水流分叉扩散,辫状或乱流状水系丰富,发育了雅鲁藏布江典型的风沙地貌。研究显示,春季起沙风平均风速、起沙风频率和输沙势均最高,是主要的风沙活动期。据此完成10~12题。
10.雅鲁藏布江干旱河谷米林段水流分叉扩散,辫状或乱流状水系丰富,其直接原因是
A.河流流量稳定 B.基岩河岸为主
C.河流含沙量低 D.河道展宽变浅
11.春季是雅鲁藏布江干旱河谷米林段主要的风沙活动期,主要是因为春季
①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②冷暖空气活动频繁 ③沙源物质裸露松散 ④农田灌溉活动频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若雅鲁藏布江干旱河谷米林段降水持续减少,可能引发
A.植被固沙能力增强 B.风蚀地貌的比例上升
C.沙丘的活动性减弱 D.表层沉积物胶结硬化
“射线状”云(如图1所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云,云系低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云系中层以上升运动为主,云顶受稳定逆温层的阻碍无法继续向上发展。“射线状”云主要形成于低纬度地区的海洋上空,多形成于6~8月份,可持续长达72小时。图2示意2017~2021年形成于太平洋上空“射线状”云的空间位置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第3页(共6页)】
13.“射线状”云形成时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短波辐射增强 C.大气环流形势多变 D.昼夜温差变大
14.太平洋上空 范围内几乎无“射线状”云分布,可能是因为
A.地球自转 B.海陆风昼夜交替转换
C.风力强劲 D.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
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中心区地表温度显著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下图示意2003年7月~2023年7月鄂尔多斯市主城区热岛效应面积占比。相关研究显示,鄂尔多斯市主城区7月夜间20~23时平均热岛效应较强。据此完成15~16题。
15.据图分析可知2003年7月~2019年7月鄂尔多斯市主城区
A.城市扩张加速 B.夏季风持续增强 C.绿地占比增大 D.太阳辐射增强
16.鄂尔多斯市主城区7月夜间20~23时平均热岛效应较强,主要原因是该时段城区比郊区
A.风速大 B.释热多 C.降水多 D.光照弱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张家口市(如图1所示)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海拔在750米至2067米之间,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域。图2示意张家口市2021年10月14日至2022年10月3日逐日可见光辐射量变化曲线。近年来,张家口市加大光伏电站建设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第4页(共6页)】
(1)分析张家口市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指出图2所示时段张家口市可见光辐射量的变化特点。(6分)
(3)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对电网电力稳定输出带来不利影响。请你为张家口市在光伏电站建设与太阳能充分利用过程中缓解该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如图1所示)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是海陆风盛行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射阳县春秋两季海陆风日数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图2示意海陆风日和非海陆风日射阳县风速和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
(1)从海陆热力性质角度,说明射阳县春秋两季海陆风日数最多的原因。(4分)
(2)比较射阳县海风与陆风的风速大小,并从下垫面特征角度阐述缘由。(8分)
(3)描述海陆风日与非海陆风日射阳县(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差异。(6分)
【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第5页(共6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西沙群岛地处南海西北部陆坡区,是构造和生物交互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质地貌体,是由岛屿、(珊瑚)岛礁、沙洲、暗滩等多种类型构成的岛礁集群,如下图所示。西沙群岛的礁体主要形成于渐新世末或早中新世,主要发育在前寒武纪变质岩上,然后随着南海板块扩张作用形成现今的群岛礁形态。
(1)指出西沙群岛形成及演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内外力作用。(8分)
(2)列举一类西沙群岛发育的海蚀地貌,并说明其成因。(6分)
(3)推测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对西沙群岛礁体发育的地质意义。(4分)
【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第6页(共6页)】
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 2025-2026 学年高三 9 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B D B C A D D C B A D A B
非选择题
17.(1)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总体波动变化;冬季(12 月 - 2 月)较低,夏季(6 月 - 8 月)较高;春秋季(3-5 月、9-11 月)过渡。
(3)建设储能电站,储存电能;与其他能源(如风能、水能)互补;加强电网调度,合理分配电力。
18.(1)春秋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陆温差大,气压差大,海陆风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海陆温差相对较小,海陆风较弱。
(2)海风风速大于陆风。缘由:海风时,下垫面为海洋,摩擦力小;陆风时,下垫面为陆地,摩擦力大。
(3)海陆风日 O 浓度日变化波动大,白天浓度高,夜晚低;非海陆风日 O 浓度日变化平缓,整体浓度较低。
19.(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扩张、岩浆活动;外力作用:生物沉积(珊瑚堆积)、海浪侵蚀、搬运沉积。
(2)海蚀崖。成因:海浪长期侵蚀海岸岩石,使海岸陡峭形成海蚀崖。
(3)为礁体发育提供稳定基底;防止礁体下沉,保障礁体持续发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