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四年级语文九月份学情调研一、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他们在铺满鹅卵石的院子里shū shì地坐着,一边吃水果,一边tàn讨原子hé问题,脸上洋yì着yú悦的表情。院子外面有一片田野,站在不远处可以看见田野里即将成熟的稻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1)请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鹦卵石(luǎn nuǎn) 即将(jì jí) 稻穗(suì huì)(2)根据语境及拼音,在语段中的田字格里写出对应的字词。(3)查字典填空。3分用部首查字法查“熟”字,应先查( )部,再查( )画。“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②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③程度深;④熟练;⑤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⑥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语段中“成熟”的“熟”字应选第( )种解释。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8分(1)读句子,根据语境选词填空。锣鼓喧天 响彻云霄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震耳欲聋 人声鼎沸①同学们正在安静地上自习,教室里 。不一会儿,班长听到教室最后一排有人小声说话,原来是小华和同桌正在 。②过年时,村委会组织文艺表演,村里人山人海, , 的鞭炮声和 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③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 ,热闹非凡。(2)请从“悄无声息”和“低声细语”中任选一个造句。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阅读自然景物的文章时,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B.在阅读时,要动脑筋思考,可以提出任何问题。C.写一个人时,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D.在书写时,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4.《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让我们学会了从多角度进行提问。“雷达上的荧光屏与蝙蝠的什么部位功能相同?”这个问题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提问的?( )2分A.课文的内容 B.课文的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D.创作目的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走月亮》一文中,作者以“走”为线索,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边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B.《繁星》描写了“我”在家乡、南京、海上看繁星的情景。C.《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的豌豆苗的出现给小女孩带来了希望,豌豆苗的成长给小女孩带来了生机和快乐。D.《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说明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2)照样子,写句子。例: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蝴蝶的家不在麦田里,不在花里,不在桥下,也不在树叶下面。→(3)用上下面两个词语描绘小狗调皮时的样子,再写下来。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功夫(4)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安静。(修改病句)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1分(1)老师说:“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而自认为什么都懂,学识就会浅薄。”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名言:“好问则裕, 。”(2)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是一个人获得学问、成就事业的必经之途。正如王充所说:“智能之士, , 。”(3)《礼记》中的“ ,审问之, , ,笃行之”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践行。(4)我想问月亮为什么每天都在变化呢?别笑我无知,因为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 ?”(5)唐朝诗人王维在《鹿柴》中描绘空山傍晚的幽静景色的诗句是:“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两句写出了夕阳余晖返照深林,又照在青苔上的景色。(6)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 ,看沿水塘里的月亮, 。(突然《走月亮》)二、综合性学习。6分四年级(1)班正在举办以“我们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吧!1.下面同学的发言与话题“我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无关的一项是( )。(填序号)A.小丽:垃圾箱的周围经常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垃圾。B.小文:外卖大量使用塑料包装盒,非常不环保。C.小明:学校食堂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D.小云:有时候教室空无一人,灯却一直开着。2.针对以上同学们发现的身边的环境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写下来。(至少写出三条)三、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9分观潮(节选)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选文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 。1分2.选文第②段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从“ ”“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3分3.选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浪”比作“ ”“ ”和“ ”。2分4.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3分(二)课外阅读。11分方形西红柿一块西红柿园地里,结出了一批有棱有角、四四方方的果实。这一消息震惊了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它们一个个歪着脑袋细细端详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就小心翼翼地问:“请问,你们是……”“哈哈,自家人认不出自家人啦!我们也是西红柿,是人类的种子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和改良才培育出来的,就叫我们‘方形西红柿’吧!”“什么,你们也能算是西红柿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 ,有的 ,又惊,又奇,又疑。最后,惊讶和疑惑全变成了愤怒的指责:“哼,我们西红柿,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对,你们这是赶时髦,哗众取宠,只能算作不伦不类的怪胎!”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一致决定,不认这些“怪胎”,要把它们赶出西红柿园!这时,种子专家带着一批客人来了。他介绍说:“这是新近培育成功的方形西红柿,还有方形甜菜、方形甜瓜、方形菠萝等一系列的新品种。”客人们看了,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好,这种方形西红柿,便于运输,便于存放,又适宜机械加工,优点真多,我们包销了。希望今后能够迅速推广。”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又吃惊,又恼火,低声牢嚷:“哎,想不到这种丑八怪竟还这么讨人喜欢,难道我们错了?”1.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丑八怪”是指 ,它们的特点是 ,它们讨人喜欢是因为 。3分2.请展开想象,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 ,有的 ,又惊,又奇,又疑。3.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 )。2分A.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接受新事物。 B.西红柿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C.赶时髦,哗众取宠的人都是不伦不类的怪胎。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4.你想对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说些什么 4分四、畅想与表达。30分我们居住的小区环境幽雅,我们玩耍的公园景致如画,我们的家乡充满生机……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它有怎样的景色?你为什么喜欢那里?请你向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题目自拟;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语句要通顺,字迹要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3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