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37张PPT) 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37张PPT) 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8.《世说新语》二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咏雪》选自《言语》篇 。
新课导入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朗读课文
结合注释、字典,读准字音,初步揣摩朗读节奏(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朗读文章,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注释,画出故事涉及到的人物关系图。
在一个小故事中展现了一个家族的日常,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家族)?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乐什么?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
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有人认为谢太傅感为家庭雅趣而乐
有人认为谢太傅赏后辈才智
有人认为谢太傅赞兄女聪慧
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看看谢氏家族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两句流传千古的诗,让王谢二族当年的风光尽收眼底。谢氏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快。谢氏一族最显赫的人物,便是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的谢安,而谢氏的发迹也是从谢安这一辈开始的,谢安的堂兄谢尚,弟弟谢万出仕后,家族才开始兴旺,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
六朝以后,世间多以“王谢”并称,该称呼成为中国古代世家大族的代名词。一品官员出了4人。谢安的哥哥谢弈、弟弟谢万、谢石、侄儿谢玄等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大官。文学史上有名的谢灵运、谢眺也出自谢氏世家。
诗礼簪缨之族
指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诗礼:本指《诗经》和《周礼》,此泛指读书人家以诗书礼仪教育子弟。
簪缨:原为达官贵人的冠饰,后借指高官显宦。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另有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鲁迅把《世说新语》称为“志人小说”,十分准确地把握了它以“人”为中心这一特质。
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 主旨归纳 -
文言文翻译要求
疏通文意
①组词法:通过组词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②借助注释(书下、工具书):一定要查字典查字典查字典查字典查字典
③替换: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汉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④补充:即把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出,如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谓、宾等成分,翻译时应当用括号“()” 把这些成分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顺畅。
⑤调整顺序: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句式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⑥保留:即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名、国号、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可保留不变。
⑦推断:即根据上下文,推断出通假字、比喻、借代、婉说等词语的意思。
⑧删除:指删去那些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凑足音节的或一些结构助词,句中停顿的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
文言翻译法:组、查、换、补、调、留、推、删
文言文翻译标准:
信:准确无误
达:通顺畅达
雅:优美自然
原则: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并且译文的句式特点和风格都要和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就是直译不通顺的时候,作微微的增减调整,当然不能大幅度调整。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 拟。”
古: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儿子和女儿。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到一起,给子侄们讲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像什么
一会儿雪下急了,谢太傅兴致勃勃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大体
可以
相比
侄子胡儿说:“ 把盐撒到空中大概可以比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趁、乘。
今:因为。
不如
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太傅开怀大笑。
是、就是
侄女道韫就是谢太傅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省略句
倒装句
判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 拟。”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到一起,给子侄们讲论文章的义理。
省略句,“(于)寒雪日内集”
倒装句,宾语前置,“白雪纷纷所似何”
一会儿雪下急了,谢太傅兴致勃勃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侄子胡儿说:“ 把盐撒到空中大概可以比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太傅开怀大笑。
判断句,译为“……是……”。“……也”,判断句的标志。
侄女道韫就是谢太傅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 主旨归纳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家父)等了您好久(您)没来,已经离开了。”
约定
正午时分

古:离开
今:从一地到另一地
舍弃

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敬辞,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同“否”,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省略句,“去后(友)乃至”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自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省略句,“(家君)待君久不至”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和家父约定在在正午(同行)。正午时分您没来, 就是没有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古:舍弃
今:委托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就,就是
感到惭愧
信用
拉,牵拉
代词,代指元方
回头看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文章记述了陈太丘和友人约定出行,友人失约、晚到,还对陈太丘言语不尊敬,其子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故事。
你能不能尝试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示陈元方的态度变化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怒曰:非人哉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友人的形象
1.友人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一句中,“尊君"是一个敬辞,友人用语文雅,有很高的修养;
2.当友人得知陈太丘没有等他时,他便"怒",又可见他是个急脾气、率性而为的人;
3.当他听完元方有理有据的反驳时,他不仅"惭"而且
"下车引之",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始终使用敬辞“君”和谦辞“家君”,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认为期行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是一个重礼守信的孩子。
面对父亲友人粗鲁无礼的言辞,元方大胆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是一个方正机敏的孩子。
元方的形象
陈太丘的形象
陈太丘:崇尚诚信、坚持原则
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元方的言行侧面表现陈太丘品性方正,陈家家风良好
试着比较一下这两则故事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同 不同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拓展延伸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世说新语》就是用“简约”的“语”言来“说”当时的“风流名士”。
组词、替换、查字典
补充省略的成分
倒装句要调顺序
专有名词可保留
根据上下文推断
无义之词可以删
文言翻译法:组、换、查、补、调、留、推、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