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病句+标点+修辞+排序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病句+标点+修辞+排序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病句 标点 修辞 排序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读句子,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1)“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句话中“戏”这个字写出了鱼儿在水里 地游动。“ ”四个方位词更加突出鱼儿在水中畅快嬉戏的情景。
(2)“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这两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 。
(3)“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分别指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 。这里运用了 和 的方法写出了四种小动物脚印的形状特点。
二、语言表达
2.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改为陈述句)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3.母亲对父亲嚷道:“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改为转述句)
4.《少年文艺》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3.照样子仿写句子。
(1)我是小学生。
是 。
(2)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好像 。
4.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1)影子好像 。
(2)绿绿的荷叶好像 。
5.给图画排排序,并讲述《拔萝卜》的故事。
( )( )
( )( )
三、修改病句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句子。
(1)送给小白兔一包菜籽。
(2)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棵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
(3)小兔小兔轻轻跑,小狗小狗慢慢跳。
(4)小花猫说话,呱呱,呱呱。
(5)刨刨土,捉捉虫,青草地上做游戏。
(6)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7.修改下面句子中用错的标点符号。
(1)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2)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3)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4)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四、排序题
8.根据课文内容给图片排序,完成填空。
排序: 。乌鸦把 放进瓶子里,水面 ,它就喝着水了。
9.给古诗《古朗月行》排排序。(填序号)
①飞在青云端 ②呼作白玉盘 ③又疑瑶台镜 ④小时不识月
正确顺序: → → →
10.根据课文内容,把乌鸦喝水的顺序排正确。
排序:
11.给错乱的句子排排序。
( )过了几天,绿色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了。
( )秋天,向日葵成熟了,看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花盆,我们高兴地笑了。
( )春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 )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施肥、锄草、捉害虫。
12.按照空间的顺序把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 )读过书,吃过早餐,爸爸带我去学校。
( )做完了值日工作,我抓紧时间早读。
( )我要把时间补回来,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起床后,我就先到阳台上去早读。
( )进了教室后,我立即打扫卫生,因为我是今天的值日生。
1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这段话的正确顺序是: 。
14.把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 )原来他也在一旁暗暗地认字啊!
( )妈妈教了几遍以后,要我从卡片里找出“伯”字来。
(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做了很多卡片,教我认“叔叔、伯伯、阿姨”这些字。
( )我还没找到,弟弟已经伸出胖胖的小手,把那张卡片挑出来了。
五、信息匹配
15.在通顺完整的句子后面打“√”。
(1)花坛里的花朵五颜六色。 ( )
(2)小公鸡和小鸭子。 ( )
(3)一辆漂亮的汽车。 ( )
(4)昨天的电影好看吗? ( )
16.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完整的句子,是的打“√”。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
(2)百灵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 )
(3)一座桥架在水上。( )
(4)长得像妈妈。( )
(5)大象大大的耳朵。( )
六、句子训练
17.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①我 ②爱 ③妈妈
(2)①弟弟 ②在 ③画画
18.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1)小河 流淌 欢快地 向前
(2)伙伴 和 我 快乐 一起 玩耍
连词成句。(填序号)
19.①妈妈 ②睡梦中 ③美丽 ④真 ⑤的 ⑥呀
20.①大地 ②了 ③悄悄地 ④雪白 ⑤衣服 ⑥的 ⑦换上
21.①明明 ②吗 ③是 ④爸爸 ⑤工人 ⑥的
22.连词成句(将字的序号在横线上)。
(1)①衣服 ②在 ③洗 ④妈妈 ⑤周日
(2)①我 ②数学 ③学习 ④同学 ⑤都 ⑥和 ⑦喜欢
23.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唱歌 小鸟 一群 叽叽喳喳地 树上 在
在 小猫 钓鱼 一心一意地 河边
我会读一读,将下列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填序号)
24.①一群 ②雪地里 ③小画家 ④来了
25.①尾巴 ②最好看 ③孔雀 ④的
26.①乌鸦 ②旁边 ③看见 ④小石子 ⑤许多 ⑥有
27.连词成句。
从 雨点儿 云彩里 下来 落
28.⑤可爱的 ①有 ③金鱼 ②一条 ④我家(连词成句,写序号)
29.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写序号)
①小画家 ②一群 ③来了 ④雪地里

30.按要求写句子。
(1)含有逗号(,)的句子:
(2)含有冒号(:)的句子:
(3)含有问号(?)的句子:
(4)含有省略号(……)的句子:
31.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落下来 叶子 一片片 树上 从
(2)蓝蓝的 天 坐在 小小的 船里 我 闪闪的 星星 看见
(3)无数 跳跃的 水珠 星星 像 闪闪的 大海中
32.照样子,先组词再写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例:棵 一棵棵 路边有一棵棵小树。
(1)个 一个个
(2)只
(3)条
(4)片
33.看图,根据所给标点写句子。
(1)含有“?”号:
(2)含有“、”号:
(3)含有“, 。”号:
(4)含有“!”号:
34.例:弯弯的小河像长长的锦缎。
像 。
35.仿写拟人句。
(1)小鱼儿,蹦蹦跳,要把春天找。
(2)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3)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到秋天我就可以收获很多花生了。
36.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1)蓝蓝的天空像 。
(2)闪闪的星星像 。
(3) 像 。
例: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4) 更 , 更 。
37.“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这两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病句 标点 修辞 排序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1. 轻盈快乐 东西南北 拟人 浪花涌向沙滩 浪花的喜欢 脚印 拟人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效果及手法的理解。
(1)“戏”本义有玩耍、游戏之意。在“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句诗中,将鱼儿在莲叶间穿梭游动的状态用“戏”来描述,赋予了鱼儿人的行为特点,仿佛鱼儿是在莲叶间欢快地玩耍一般,形象地体现出鱼儿游动时那种轻松、自在且充满活力的状态,所以可以说是自由自在或者欢快活泼地游动着。
在“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句话中,巧妙运用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依次点明了鱼儿围绕莲叶嬉戏的不同方位,全方位地展示出鱼儿游动的轨迹。它们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又去到西边等,毫无固定路线,自由且随性。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满池莲叶间,一群鱼儿欢快穿梭、畅快玩耍的热闹画面,淋漓尽致地突出了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那种活泼、自在、愉悦的情景。
(2)句子中“哗哗地笑着”“悄悄撒下”这些表述把浪花当作人来写,赋予了浪花人类才有的“笑” 以及“撒下”东西的行为动作,让浪花具备了人的特性,所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在描写内容方面,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雪白雪白的浪花涌动着、欢笑着朝沙滩涌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的画面,也就是细致地刻画了浪花涌到沙滩上这一具体的情景。
通过这样充满趣味、生动活泼的描写方式,将浪花等海边景象描绘得如此可爱、富有生机,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观察这一场景时内心是充满喜爱的,所以体现了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欣赏与热爱的情感态度。
(3)这句话出自《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后小动物们来到雪地上行走,它们留下的脚印形状各异。小鸡的爪子踩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记形状很像竹叶,所以用 “竹叶”来指代小鸡脚印的形状;小狗的脚掌印在雪地上,那几个脚趾印组合起来,和梅花的外观形状颇为相似,因而“梅花”就代表了小狗脚印的模样;小鸭的脚掌比较宽大,印出来的痕迹轮廓如同枫叶一般,所以“枫叶”就是小鸭脚印形状的形象表述;小马的蹄子在雪地上踏出的形状是弯弯的,恰似月牙,“月牙”便指代了小马的脚印形状。所以“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对应的是这四种小动物的脚印形状。
句子中用“画”这个通常属于人类的行为动作,赋予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些小动物,仿佛它们像人一样在雪地上进行创作绘画,生动有趣地展现出小动物们留下脚印的过程,让整个场景充满了童趣和活力,使原本单纯描述脚印形状的语句变得活泼起来,不再枯燥,增强了句子的趣味性和表现力,也更能吸引读者,尤其是低年龄段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小动物脚印形状的特点。
在这个句子里,把小鸡的脚印比作竹叶,是因为二者在形状上存在相似之处,都是细细长长的,且竹叶有一定的分叉形态,和小鸡脚印的样子相契合;小狗脚印与梅花同理,梅花有几个花瓣分布,小狗脚掌的几个脚趾印在雪地上呈现出类似花瓣分布的形状,所以将小狗脚印比喻成梅花;小鸭脚印和枫叶、小马脚印和月牙也是基于形状上的相似性建立起比喻关系,借助人们熟悉的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清晰、生动地展现小动物们脚印的独特形状,让读者能很直观地想象出它们脚印的样子,使原本抽象的脚印形状变得具体化、可视化,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所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方法写出了四种小动物脚印的形状特点。
2. 1.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没人会让你。 2.这里的桂花再香,又怎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母亲对父亲嚷道,她真不懂父亲是什么意思! 4.我对《少年文艺》这本书很感兴趣。
【详解】略
3. 我 一个爱学习的人 太阳 一个大火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1)按照例句,用“……是……”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示例:奶奶是我最亲的人。
(2)按照例句,用“……好像……”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上比喻的修辞。示例:红红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
4. 一条小黑狗 小鱼的遮阳伞
【详解】此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影子好像……”可以从影子是黑色,形状上比较多变找相似的事物:小黑狗、小黑熊等。
“绿绿的荷叶好像……”可以从荷叶的颜色,形状上找比较相似的事物:帽子、绿色的遮阳伞、青蛙的歌台等。
5. 2 3 1 4 例:老爷爷在地里种了一颗大萝卜,当老爷爷想把萝卜拔出来时,却发现一个人拔不动。于是,他叫来了老奶奶,两个人一起用力拔,但还是拔不出来。接着,小孙女与狗和猫也过来帮忙,大家一起使劲,可萝卜还只是露出了个头。最后,家里其它动物也加入了大家的行列,齐心协力,一起终于把大萝卜拔了出来。
【详解】本题考查图片排序及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图片3:老爷爷开始拔萝卜,他一个人用力拔不动。因此排序为1;图片1:老奶奶过来帮忙,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起拔萝卜,他们力气不够,萝卜只出来一点点。因此排序为2;图片3:小孙女与她的狗和猫也加入进来,他们一起努力,但是力气还是不够,萝卜也只出来一个头部。图片4:最后,家里的全部动物都来了,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萝卜拔了出来。因此排序为4。
故图片排序为:2、3、1、4。
根据图片及顺序,用自己的话讲《拔萝卜》故事即可。
如:一天,老爷爷想拔出地里的大萝卜,但发现一个人力量不够,萝卜拔不出来。于是,叫来了家里的老伴的加入,两人一起努力但仍然不能拔出萝卜。随后,老爷爷的小孙女和狗和小猫也加入,大家一起用力,但萝卜依然没被拔出。最后,家里的全部动物到齐以后,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成功地把大萝卜拔了出来。
6.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首先要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要看语言表达的是否合理,标点符号使用的是否正确。最后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1)语病: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上主语“老山羊”。
(2)语病:搭配不当,应把“一棵”改为“一担”。
(3)语病:搭配不当,应“跑”和“跳”交换位置。
(4)语病: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呱呱”改为“喵喵”。
(5)语病: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上“小黄鸡和小黑鸡”。
(6)语病: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上“我”。
7.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1)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应该用逗号,把“每天天一亮”和“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
(2)感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叹、感叹或号叹。这个句子不包含感叹的语气,应该把感叹号改为句号。
(3)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应该用逗号,把“元元”后边的冒号改为逗号。
(4)提示语在前,“说”后边应该用冒号,把“说”后边的逗号改为冒号。
8. ③②①④ 小石子 升高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排序与理解。
观察图一可知,图上的小乌鸦正在用口叼着石子往瓶子里装。
观察图二可知,图上的小乌鸦找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是水比较少,乌鸦尝试喝水喝不到。
观察图三可知,图上有一只乌鸦,在太阳下飞翔可知,天气十分的炎热,它可能会十分的口渴,需要喝水。
观察图四可知,图上的乌鸦通过自己不断的填充石子,最终水位上升,乌鸦喝到了水。
结合《乌鸦喝水》的内容可知,课文描述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乌鸦在烈日下飞行,由于长时间的飞翔,它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乌鸦开始四处寻找水源。对应的是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乌鸦终于在一个废弃的农具旁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然而,瓶口狭窄,瓶内的水又太少,乌鸦无法直接喝到。对应的图片是②。
面对这一困境,乌鸦没有放弃,而是尝试了各种方法。它试图用喙直接够到水面,也试图将瓶子推倒,但均未成功。最终,乌鸦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它叼起周围的小石子,一一投入瓶中。对应的图片是①。
随着石子的不断加入,瓶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直到乌鸦能够轻易地喝到水为止。对应的图片是④。
综合图片和课文内容,最终的排序是③②①④。
观察图片一和图片四可知,乌鸦是将小石子(石子)放进瓶子里;结合图四的观察可知,随着石子的增加,水面是不断地上升的,最终乌鸦就能够喝上水了。
9. ④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识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出自唐代李白《古朗月行》,意思: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故排序为:④②③①。
10.③②①④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逻辑排序能力。
图①画的是乌鸦把脚下的沙堆垫高想要喝瓶子里的水,但是喝不到。
图②画的是乌鸦试图直接从瓶口喝到水,但由于瓶身较高、瓶口较窄且水位较低,它喝不到水。
图③画的是乌鸦在空中飞翔,口渴了,发现地面上有一瓶水。
图④画的是乌鸦叼来石子,将石子投入瓶中,随着石子增多,水位上升,乌鸦最终喝到了水。
故事的开端应该是乌鸦处于口渴的状态并发现了水,所以③排在首位,这是整个事件的起因。
接着,乌鸦看到水后自然会先尝试直接从瓶口喝水,然而“图②中乌鸦试图直接从瓶口喝到水,但由于瓶身较高、瓶口较窄且水位较低,它喝不到水”,此为乌鸦第一次尝试喝水失败的情节,承接上文发现水后自然的行动。故②排在第二位。
第一次尝试失败后,乌鸦不会轻易放弃,它又采取了新的办法,即图①中描绘的内容,这是乌鸦第二次尝试喝水的情节,符合其努力解决口渴问题的逻辑顺序。故①排在第三位。
最后,乌鸦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找到了有效的方法,④讲的是乌鸦叼来石子,将石子投入瓶中,随着石子增多,水位上升,乌鸦最终喝到了水”,这是故事的结果,成功解决了口渴的问题。故④排在第四位。
综上所述,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④。
11. 2 4 1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词“春天、每天放学后、过了几天、秋天”可知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序的。首先,我们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排列。第一步是描述事情的开始,即种植向日葵的过程,因此 “春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是开头,排在第一个。接下来,自然是种子发芽的过程,所以 “过了几天,绿色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了” 排在第二。然后,日常的养护活动发生在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因此 “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施肥、锄草、捉害虫” 应该放在第三。最后,秋天是成熟的阶段,所以 “秋天,向日葵成熟了,看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花盆,我们高兴地笑了” 应该排在最后。这样顺序符合种植、发芽、养护、成熟的逻辑。
故句子排序为:2、4、1、3。
12. 2 4 5 1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运用排序的四步法,一读,二找,三排,四校。一读完每句话,了解大意;二找出这段话的写作顺序,如时间、空间、事件发展等顺序;三排出首句,根据下上午的关键词,排出中间和结尾句;四校对整段文字,确认前后句是否连贯通畅。
本题按照空间顺序,首先描述的是在家里的活动:“起床后,我就先到阳台上去早读。”这个句子作为第一句;接着,“读过书,吃过早餐,爸爸带我去学校。”描述从家到学校的过程。这个句子作为第二句;到达学校后的行为顺序首先是:“进了教室后,我立即打扫卫生,因为我是今天的值日生。”这个句子作为第三句;接着是完成值日后的活动:“做完了值日工作,我抓紧时间早读。”这个句子作为第四句;最后是对早读的反思:“我要把时间补回来,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个句子作为第五句。这样按空间顺序把事情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依次排列,使整段话更加连贯和通顺。
故顺序为2、4、5、1、3。
13. 3 6 4 1 2 5 3 6 4 1 2 5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由总起句,题干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故句④排序为1;接着是乌鸦找了水源,题干中“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交代了水源,故句⑤排序为2;在喝水的过程中发现喝不到,题干中“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说明了喝水中的困难,故句①排序为3;喝不到水的乌鸦要想办法,题干中“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可知乌鸦想到了办法,故句③排序为4;办法是什么呢?题干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说明了乌鸦想到具体的办法,故句⑥排序为5;最后交代了故事的结果,题干中“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交代了故事的最后乌鸦喝到了水。
故句子的排序为:3 6 4 1 2 5。
14. 4 2 1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在给定的句子中,需要找到一个能够引出后续内容的开头句就是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做了很多卡片,教我认‘叔叔、伯伯、阿姨’这些字。”,这句话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因为它设定了时间和背景,为后续的情节做了铺垫
接下来,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排列剩余的句子。“妈妈教了几遍以后,要我从卡片里找出‘伯’字来。”这句话紧接在开头句之后,因为它描述了妈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具体动作。
然后需要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我还没找到,弟弟已经伸出胖胖的小手,把那张卡片挑出来了。”这句话描述了弟弟在我还没有找到卡片时的行为,是事件发展的一个高潮。
最后,要一个结尾句来总结或引出新的信息。“原来他也在一旁暗暗地认字啊!”这句话是一个很好的结尾,因为它既总结了弟弟的行为,又带有一定的惊讶和发现的意味。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4、2、1、3。
15.(1)√
(4)√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结构的掌握。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一个表示语态和时态的助动词。
(1)读句子“花坛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句子中说明了哪里有什么,什么样,是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
(2)读句子,句子中只有小公鸡和小鸭子,缺少谓语和宾语,意思不完整,不是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
(3)读句子,句子中只有一辆漂亮的小汽车,缺少谓语和宾语,意思不完整,不是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
(4)读句子,句子表达的是询间,昨天的电影给你的感觉怎么样,意思完整,是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
16.(1)√
(2)√
(3)√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结构的掌握。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一个表示语态和时态的助动词。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春雨”是主语部分,“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是谓宾部分,句子成分完整,是完整的句子。
(2)“百灵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百灵鸟”是主语部分,“在枝头欢乐地歌唱”是谓宾部分,句子成分完整,是完整的句子。
(3)“一座桥架在水上”,“一座桥”是主语部分,“架在水上”是谓宾部分,句子成分完整,是完整的句子。
(4)“长得像妈妈”,句子成分缺失,缺主语,在“长得”前面加上“我”。可改为:我长得像妈妈。
(5)“大象大大的耳朵”,成分缺失,缺谓语,应改为“大象长着大大的耳朵。”
17. 我爱妈妈。 弟弟在画画。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1)“我”是句子的主体,“爱”是表达情感的动词,“妈妈”是爱的对象。按照“谁+做什么”的结构,可组成“我爱妈妈”。这是一个陈述句,所以句末用句号。
可组成句子:我爱妈妈。
(2)“弟弟”是句子的主体,“在画画”描述了弟弟正在进行的动作,可组成“弟弟在画画”,清晰地表达了弟弟的行为。此句是陈述句,陈述弟弟正在做的事情,句末用句号。
可组成句子:弟弟在画画。
18.(1)小河欢快地向前流淌。
(2)我和伙伴一起快乐玩耍。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及标点运用。
(1)“小河”是句子的主语,表示所描述的对象;“欢快地”是状语,用来修饰“流淌”这个动作,说明流淌的状态;“向前”是补语,补充说明流淌的方向;“流淌”是谓语动词,整个句子按照“主语+状语+谓语+补语”的结构组合起来即可,句末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故连词成句的句子为:小河欢快地向前流淌。
(2)“我”和“伙伴”是句子的主语部分,表明是谁进行某个动作,“和”起到连接作用;“一起”是状语,说明动作发生的方式;“快乐”同样是状语,修饰“玩耍”这个动作,体现玩耍时的状态;“玩耍”是谓语动词,按照“主语+状语+谓语”的结构组合成即可,句末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故连词成句的句子为:我和伙伴一起快乐玩耍。
19.②⑤①④③⑥! 20.①③⑦②④⑥⑤。 21.①⑥④③⑤②?
【解析】19.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根据所给的词语可知,句子的主语是“妈妈”,“睡梦中的”作定语修饰妈妈,副词“真”加强形容词“美丽”的程度,句尾语气词“呀”构成感叹句,这个句子是一个感叹句,句尾使用感叹号。
故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呀!即:②⑤①④③⑥!
20.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根据所给的词语可知,句子的主语是“大地”,“了”是动态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悄悄地”是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雪白”是形容词,描述名词“衣服”。“的”结构助词,连接形容词和名词。“衣服”在句中做宾语。“换上”表示动作,在句中做谓语。连成后的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尾使用句号。
故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为:大地悄悄地换上了雪白的衣服。即:①③⑦②④⑥⑤。
21.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根据所给的词语可知,句子的主语是“爸爸”。“明明”是名词,限制父亲的身份是“明明的父亲”,“是”系动词,连接主语和表语。“工人”是名词,表示爸爸的职业。“的”结构助词,连接名词和语气词。“吗”是语气词,表示疑问。连成后的句子是一个疑问句句,句尾使用问号。
故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为:明明的爸爸是工人吗?即:①⑥④③⑤②?
22.(1)④⑤②③①。
(2)①⑥④⑤⑦③②。/④⑥①⑤⑦③②。
【详解】(1)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妈妈”是主语,表示执行动作的人。因此,“妈妈”应该放在句子的开头。“周日”是时间名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时间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后,动词之前。“在”是介词,用来连接时间名词“周日”,形成介词短语“周日在 ”,作为时间状语。“洗”是动词,表示主语“妈妈”所执行的动作。“衣服”是宾语,表示动词“洗”的对象。句子结构是“妈妈周日在洗衣服”,这个句子是陈述句,后面使用句号。
故序号排序为:④⑤②③①。
(2)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我”和“同学”都是主语,在句中,“我”能是说话人自己,而“同学”是与“我”并列的另一类人。所以“我”和“同学”应该放在一起,通过“和”连接。“都”是副词,用于强调主语们共同具有某种喜好,应该放在动词“喜欢”之前。“喜欢”是动词,表示主语们的喜好,应该放在主语之后。“学习”是动词短语的一部分,与“数学”结合形成“学习数学”,表示喜欢的具体内容,应该放在“喜欢”之后。可知,第二组词语的合理排序应该是:①我⑥和④同学⑤都⑦喜欢③学习②数学。或者:同学和我都喜欢数学。这个句子时陈述句,后面使用句号。
故序号排序为:①⑥④⑤⑦③②。或者:④⑥①⑤⑦③②。
23. 一群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 小猫在河边一心一意地钓鱼。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首先确定主语“一群小鸟”,接着是地点“在树上”,然后是动作“叽叽喳喳地唱歌”。这样组成的句子符合汉语的语序,并且通顺。陈述句后面用句号。故句子形式:一群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
首先确定主语“小猫”,接着是地点“在河边”,然后是动作“一心一意地钓鱼”。这样组成的句子符合汉语的语序,并且通顺。陈述句后面用句号。故句子形式:小猫在河边一心一意地钓鱼。
24.②④①③。 25.③④①②。 26.①③②⑥⑤④。
【解析】24.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②雪地里:这是一个地点状语,通常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事件发生的地点。④来了:这是一个动词,表示动作的发生,通常放在主语之前。①一群:这是一个数量词,用来修饰主语。③小画家:这是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本句句式为:谁的什么怎么样?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句尾使用句号。
本句连为: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故填②④①③。
25.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这里的主语是“孔雀”。“的”是修饰语,用于连接“孔雀”和“尾巴”,形成“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是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孔雀的尾巴”。
这个句子中确定主语“孔雀”,接着用“的”连接“尾巴”,最后用“最好看”描述尾巴。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句尾使用句号。
本句连为: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故填③④①②。
26.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在这组词语中,主语是“乌鸦”,因此序号①“乌鸦”应放在句首。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动作。这里“看见”是谓语,因此序号③“看见”应紧跟在主语之后。动作发生的地点通常是“旁边”,因此序号②“旁边”应放在谓语之后。接下来需要说明“旁边”有什么,因此序号⑥“有”应放在地点之后。数量词“许多”应放在存在的内容之前,因此序号⑤“许多”应放在“有”之后。最后,具体物品是“小石子”,因此序号④“小石子”应放在句尾。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句尾使用句号。
本句连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故填①③②⑥⑤④。
27.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解题关键在于按照合理的逻辑和语言表达习惯来排列词语。
“雨点儿”是句子的主语,表示描述的对象。“从云彩里”是表示地点来源的短语,修饰“落下来”这个动作。“落下来”是谓语,描述“雨点儿”的动作。按照正常的陈述语序,先说出主语“雨点儿”,接着说明动作的起点“从云彩里”,最后是动作“落下来”。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尾使用句号。
示例: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
28.④①②⑤③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结合所给词语,“我家”是地方,“金鱼”是我家里有的,“可爱的”是形容金鱼的,“一条”是量词,形容金鱼的。
句子格式为:哪里有什么。后面再加上标点符号。陈述句为句号。
写为:我家有一条可爱的金鱼。
29.④③②①。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这是一道词语排序成句的题目,解题关键在于找出句子的基本结构,即“谁在哪里做什么”。
“雪地里”表示地点,是事件发生的场景,可作为句子开头的地点状语,即④在首位。
“来了”是谓语动词,表示发生的动作,排在地点之后,即③紧跟④。
“一群”是数量词,修饰“小画家”,即②①相连。
所以连成通顺的话为:“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个句子是陈述句,句尾使用句号。
故填④③②①。
30.(1)数学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
(2)青蛙说:“我要写诗啦!”
(3)水泡泡说:“我可以给你当个小句号吗?”
(4)动物园里有长颈鹿、老虎、狮子、羊……
【详解】(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及写句子。
逗号用来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一般用在句子中间,表示一句话没有说完。写一个含有逗号的句子即可。
示例:今天天气不错,适合外出。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及写句子。
冒号是行文中的一种标点符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写一个含有“:”的句子即可。
示例:妈妈说:“你要早点睡觉。”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及写句子。
问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写一个带有“?”的句子即可。
示例:你吃饭了吗?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及写句子。
省略号是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可以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以用于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写一个带有“……”的句子即可。
示例:他站在那里,看着远方的风景,思绪万千……
31.(1)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闪闪的星星像大海中无数跳跃的水珠。
【详解】(1)本题考查连词成句及标点符号的应用。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叶子是从树上落下来的,基本句式是:什么怎么样。“一片片”是数量词,形容叶子。由此可知,句子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句尾使用句号。
故可连词成句为: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本题考查连词成句及标点符号的应用。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蓝蓝的修饰天,闪闪的星星点缀蓝天,小小的修饰船,基本句式是:谁干什么。由此可知,句子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句尾使用句号。
故可连词成句为: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本题考查连词成句及标点符号的应用。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闪闪的星星就像大海中的水珠,基本句式是:什么像什么。“蓝蓝的”修饰“天”,“闪闪的”修饰“星星”,“小小的”修饰“船”。由此可知,句子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故后跟句号。“闪闪的”和“跳跃的”都是形容词,“闪闪的”形容星星,“无数”“跳跃的”形容水珠。
故可连词成句为:闪闪的星星像大海中无数跳跃的水珠。
32. 树上有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一只只 一只只小羊在地上奔跑。 一条条 一条条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一片片 一片片雪花从空中飘落。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和造句及标点符号。
观察例句,先组词成ABB式叠词,再使用ABB式叠词造句。造句时,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个: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组词如:一个个: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大红灯笼挂在枝头。
(2)只;用作量词时,一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用于某些器具。组词如:一只只:草原上一只只绵羊,就像天上的一片片云朵。
(3)条:计算条状物的单位。组词如:一条条:一条条的小鲤鱼在荷叶下快活地嬉戏。
(4)片: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组词如:一片片:一片片金黄色的枯叶从树上掉下来了。
33.(1)一个周末的中午,小东问爸爸:“我们去钓鱼可以吗?”
(2)小东和爸爸带着鱼篓、鱼竿来到池塘边钓鱼。
(3)小东把泡了香油的鱼饵小心翼翼地挂在鱼钩上,然后扔到池塘里。
(4)小东高兴地大喊起来:“鱼上钩了,爸爸快来看!”
【详解】(1)本题考查写句子。
这是一幅描绘父子俩在户外钓鱼的温馨场景的插画。画面中有一位穿着绿色上衣和蓝色短裤的父亲,以及一个穿着橙色上衣和蓝色裤子的小男孩。父子俩都手持鱼竿,坐在靠近水边的地方,神情专注。鱼竿上已经钓到了两条鱼,旁边地上放着一个黄色的水桶,可能是用来装鱼的。背景中有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树下是绿色的草地,天空中有几只小鸟在飞翔,整体氛围轻松愉快,充满了亲子间的温馨和大自然的美好。
对于含有“?”号的句子,主要是根据图片内容提出疑问,引发思考,比如对父子钓鱼结果的猜测,或者对小鸟行为的疑问等。
示例:父子俩谁会先钓到鱼呢?
(2)本题考查写句子。
含有“、”号的句子,是将图片中出现的多个相关事物用“、”连接起来,列举出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使句子简洁明了地概括出画面内容。
示例:鱼竿、鱼线、鱼钩和水桶,都是钓鱼的必备工具。
(3)本题考查写句子。
含有“, 。”号的句子,是较为详细地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包括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以及周围的环境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用逗号分隔不同的描述内容,最后用句号结尾,使句子完整通顺。
示例:父亲穿着绿色的上衣,蓝色的短裤,儿子穿着橙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他们坐在小板凳上在钓鱼。
(4)本题考查写句子。
含有“!”号的句子,是通过感叹号来表达对图片中某个场景或情节的强烈情感,如对父子温馨画面的赞叹,或者对钓到鱼这一情节的惊喜等,增强句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示例:瞧!他们钓到鱼啦,真开心!
34. 天上的月亮 一个大大的圆盘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例句是一个比喻句,其中“弯弯的小河”是本体,“像”是喻词,而“长长的锦缎”则是喻体。这个比喻通过将小河比作锦缎,形象地描绘了小河的弯曲和流畅,同时也赋予了小河以锦缎般的光泽和质感。仿写时也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金黄的向日葵像一轮耀眼的太阳。
35.(1)谷穗儿,弯弯头,要把秋天找。
(2)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3)小松鼠很沮丧,他想:花生是被谁偷走了吗?
【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首先分析原句特点,这句赋予了小鱼儿“蹦蹦跳”“要把春天找”这样的人类行为和想法,运用拟人的手法让小鱼儿变得鲜活生动,好像一个充满期待寻找春天的小孩子。仿写时,先确定一个小动物作为主体,然后思考这个小动物可以做出的类似人类的动作以及可能有的想法或目标,用形象、活泼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体现出拟人化的特点。
示例:小燕子,喳喳叫,要把春天抱。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把草芽当作人来写,赋予它能说话、表达自我身份的能力,展现出春天里草芽生机勃勃且充满自信的状态。仿写时,同样先选定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比如花朵、柳枝等,接着构思它可能会对其他事物说的符合其特点的话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拟人化的效果,使所写事物具有人的语言、情感等特征。
示例:桃花朵朵,她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此句把小松鼠的情绪状态“很高兴”和内心想法呈现出来,让小松鼠像人一样有情感、会思考未来的事。仿写时,先挑选一个动物,想象它在某个场景下会有的情绪,比如开心、难过、着急等,再结合该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特点,构思出它内心相应的想法,用恰当的语句表述出来,实现拟人化描写。
示例:小兔子很着急,它想:要是找不到回家的路,妈妈该多担心呀。
36. 大海 眼睛 红红的苹果 灯笼 天 黑了 星星 亮了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1)天空的特点是“广阔,美,蓝蓝的”,可以把天空比作图画。如:蓝蓝的天空像美丽的图画。
(2)星星的特点是“一闪一闪,美,亮亮的”,可以把星星比作宝石。如:闪闪的星星像一闪一闪的宝石。
(3)写比喻句要抓住本体的特点,再展开想象寻找一个和本体相似而又完全不同类的事物来作比。如:柿子像小小的灯笼。
(4)用“什么……更……了,……更……了”的句式写写句子。如:祖国更强大了,人民更幸福了。
37. 拟人 浪花涌向沙滩 浪花的喜欢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可知说浪花哗哗地笑着,赋予了浪花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关键词“涌向沙滩”可知看出写出了浪花涌向沙滩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