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1.(24-25一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学校秋游时,你最不可能带上的是( )
A.kuàng quán shuǐ B.tuō xié C.líng shí D.mào zi
2.(23-24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咏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李白 B.骆宾王 C.杜甫
3.(24-25一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下面词语中,与其它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尺子 B.鞋子 C.本子
4.(24-25一年级上·全国·期中)古诗《咏鹅》中,描写鹅在高歌的诗句是( )
A.白毛浮绿水 B.红掌拨清波 C.曲项向天歌
5.(24-25一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下面汉字中书写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的是( )
A.间 B.回 C.边
6.(24-25一年级上·全国·期中)“去”的正确读音是( )
A.dù B.qǜ C.pù D.qù
7.(24-25一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量词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一座山 B.四棵树 C.九只云
8.(24-25一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哪一项的笔顺规则不是“先横后竖?”( )
A.十 B.田 C.九
9.(24-25一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全部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是哪一项( )
A.ying un yin B.yi yu wu C.zh ch ri
10.(24-25一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下列汉字的韵母相同的是哪一项( )
A.书 山 B.木 土 C.班 上
11.(24-25一年级上·重庆南岸·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火”字共4画,第二笔是撇。 B.“去”的第四笔是撇折。
C.“九”的第一笔是横折弯钩。 D.“十”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
12.(24-25一年级上·重庆南岸·期中)给音节标调,有错误的一项是(  )
A.tiē B.gǔn C.bāng D.tǔi
13.(24-25一年级上·重庆南岸·期中)下列各组中,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  )
A.ci yue B.yu zhu C.yi ie D.juan yuan
14.(24-25一年级上·重庆南岸·期中)下列音节中,不能拼读的一项是(  )
A.huà B.dōng C.kò D.kuān
15.(24-25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和“西瓜”不是同一类的事物是( )
A.鸭梨 B.草莓 C.萝卜
16.(24-25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写的字是( )
A.八 B.十 C.口
17.(24-25一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课间活动,同学们一起玩“我说你做”的游戏,下列做法更好的是( )
A.小红小声说:“大家站起来!”
B.小强大声说:“请你举起右手来!”
18.(24-25一年级上·青海果洛·期中)《悯农》(其二)告诉我们要(  )
A.学会种地 B.珍惜粮食
19.(24-25一年级上·重庆南岸·期中)下面按韵母归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u ai an ing
A.读 术 B.菜 柳 C.站 班 D.冰 姓
20.(24-25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 )是2024年10月17日。
A.明天 B.昨天 C.明年
21.(24-25一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下列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春天的是( )
A.一心一意 B.十全十美 C.五颜六色
22.(24-25一年级上·甘肃张掖·期中)古诗《画》中没有出现的景物是( )
A.山 B.水 C.花 D.鱼
23.(23-24一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
A.一群鸟 B.七朵叶 C.六条鱼 D.九头牛
24.(23-24一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日”字加一笔不能变成的字是( )
A.田 B.白 C.目 D.中
25.(23-24一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西”字的第四笔是( )
A.丨 B. C.丿 D.一
26.(23-24一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下列汉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
A.走(zhǒu) B.桌(zhuō) C.家(jiā) D.雨(yǔ)
27.(23-24一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下列汉字的音节中,韵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语 B.句 C.足 D.女
28.(24-25一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写字课上,当我们听到老师说“注意写字姿势”时,我们应该马上做到( )
A. B. C.
29.(23-24一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李白 B.骆宾王 C.王之涣 D.王维
30.(23-24一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江南》中“江南可采莲”的下一句是( )
A.鱼戏莲叶间 B.莲叶何田田
C.鱼戏莲叶东 D.鱼戏莲叶西
31.(23-24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小鸡”“那边有一只小鸡。”分别属于( )
A.字 句子 B.词语 句子 C.词语 词语
32.(23-24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下列声调都是第四声的一组是( )
A.地 站 B.水 我 C.棋 桥
33.(23-24一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画( )点睛。
A.龙 B.蛇 C.虫
34.(23-24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学校秋游时,你最不可能带上( )
A.kuàng quán shuǐ B.mián xié C.líng shí
35.(23-24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泥土可以是谁的家?( )
A.白云 B.鱼儿 C.种子
36.(23-24一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是、山、水、数”的声母是( )
A.sh B.z C.ch
37.(23-24一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下列选项中,量词使用不正确的是( )
A.一座山 B.四朵云 C.七朵花 D.九个鸟
38.(23-24一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秋游时,小红不需要带上的一项是( )
A.miàn bāo B.shuǐ hú C.zhē yáng mào D.tuō xié
39.(23-24一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我能选出不同类的词语( )
A.shū běn B.qīng wā C.è yú D.luò tuo
40.(23-24一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下面整体认读音节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zh ch sh ri B.yin un ying
C.yi wu yu D.ye yue er
41.(23-24一年级上·江西上饶·期中)《马丽奶奶的圣诞节》中,马丽奶奶送给动物的圣诞礼物是( )
A.手套 B.毛衣 C.袜子
42.(23-24一年级上·江西上饶·期中)《树叶兔》中,树叶兔遇到的女孩是谁( )
A.米粒 B.琪琪 C.茂茂
43.(23-24一年级上·江西上饶·期中)《住在楼上的猫》中,老奶奶的猫的颜色是( )
A.白色 B.灰色 C.黑色
44.(23-24一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课外阅读。
睡觉时小兔子让大兔子猜( )。
A.明天我们到哪里玩 B.明天我们到姥姥家 C.猜猜我有多爱你
45.(23-24一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绘本故事《团圆》中爸爸给妈妈买了一件漂亮的( )
A.帽子 B.棉袄 C.袜子
46.(23-24一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第一次小兔子用( )动作表示他多爱妈妈。
A.跳远 B.跳高 C.张开双臂
47.(23-24一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在《惊弓之鸟》中,不用射箭就掉下来的是( )
A.天鹅 B.白鸽 C.大雁
48.(23-24一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在《望梅止渴》这篇故事中,曹操说前面有一片( )林?
A.苹果 B.梅子 C.李子
49.(23-24一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下面哪个字是“水”对应的象形字( )
A. B. C. D.
50.(23-24一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团圆》中,爸爸要走了,他答应毛毛,下次带( )给她。
A.帽子 B.洋娃娃 C.硬币
51.(22-23一年级上·山西吕梁·期中)选一选,( )组的两个同学会成为好朋友。(填序号)
A.小红:下雨了,我们一起打伞走吧!
B.小明:谢谢你!
C.小花:我没带橡皮,可以把你的借给我用用吗?
D.小文:不借,我还要用呢!
52.(22-23一年级上·山西吕梁·期中)作自我介绍时,我会( )
①向对方问好 ②眼睛看着天上 ③介绍自己的姓名 ④介绍自己的爱好
A.① ② ③ B.③ 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3.(23-24一年级上·全国·期中)《江南》中描绘的画面有( )
①荷塘莲叶如盘。②莲花绽放。③鱼儿嬉戏。④姑娘采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54.(23-24一年级上·全国·期中)下面句子描写秋天特点是( )
①天气凉,树叶黄。 ②天空蓝、高,大雁南飞。
A.① B.② C.①②
55.(23-24一年级上·全国·期中)下面仿写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红花朵朵,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B.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C.南飞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天上的云,颜色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金灿灿的。
D.远远望去那座大山像一个巨人。像小丽那样的学生会不完成作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B D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C C B B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D C A C B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A B C A D D A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C C B C C B A B
题号 51 52 53 54 55
答案 A C A C D
1.B
【详解】本题考查拼音及生活常识。
仔细拼读词语的读音,读准声母、韵母及声调,知道对应的物品及用途,结合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A.“kuàng quán shuǐ”即矿泉水,秋游时带上水可以及时补充水分,是合理的。
B.“tuō xié”即拖鞋,秋游通常是指在秋季进行的户外活动,通常需要长时间行走和户外活动。拖鞋虽然舒适,但不适合长时间行走或户外活动,因此最不可能被选择。
C.“líng shí”即零食,秋游时带上零食可以在休息时补充能量,满足口腹之欲,是比较常见的。
D.“mào zi”即帽子,秋游时带上帽子可以防晒和防风,是比较常见的。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排列归类。
A.尺子:属于文具类,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绘制直线等的工具,常见的有直尺、卷尺等,在学习、绘图、建筑测量等场景使用。
B.鞋子:属于服饰类,是穿在脚上,起保护脚部、便于行走等作用的物品,有运动鞋、皮鞋、拖鞋等不同类型,满足不同功能和美观需求。
C.本子:属于文具类,是用于书写、记录文字内容的物品,如笔记本、作业本等,是学习、办公中记录信息的常用工具。
综上所述,“尺子”和“本子”都属于文具,是学习时会用到的物品;而“鞋子”属于服饰类,是穿在脚上的物品。所以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鞋子,因为尺子、本子为文具类,鞋子为服饰类。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
《咏鹅》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结合以上内容可知描写鹅在高歌的诗句是“曲项向天歌”。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笔顺规则。
A.“间”的笔顺为:。“间”是半包围结构,书写规则是“先外后内”,但不封口,它的笔顺是先写外面的“门”字框,再写里面的“日”,最后没有封口的笔画,所以不符合“先外后内再封口”。故错误。
B.“回”的笔顺为:。“回”是全包围结构,书写规则为“先外后内再封口”,先写外面的大口框,再写里面的“口”,最后一横封口,符合该规则。故正确。
C.“边”的笔顺为:。“边”属于半包围结构,书写规则是“先内后外”(先写里面的“力”,再写外面的走之旁),不符合“先外后内再封口”。故错误。故选B。
6.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去”,qù,部首:土,结构:上下。1.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跟“来”相对)。2.离开。3.失掉;失去。4.除掉。5.距离。6.过去的(多指过去的一年)。7.婉辞。指人死。8.用在动词短语或介词短语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或态度,后者是目的。
“ü”的拼合规律:j、q、x、y辈分高,ü遇见要脱帽 。故“去”的正确读音是qù。
故选D。
7.C
【详解】本题考查对量词的掌握。
C.“云”一般用“朵”来形容,“只”一般用来形容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或者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所以用“只”来形容“云”不恰当。
故选C。
8.C
【详解】本题考查笔顺规则。
“十”的笔顺:
“田”的笔顺:
“九”的笔顺:
笔顺规则“先横后竖”适用于大多数汉字,“十”和“田”遵循此规则,而“九”字从一个弯折钩开始,不按照“先横后竖”的规则书写,因此选项C“九”不符合该规则。
故选C。
9.B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分别是:zhi、chi、shi、ri 、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A.un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C.zh、ch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故选B。
10.B
【详解】本题考查韵母识记。
A.韵母不同。
“书”读音为“shū”,韵母是:u。
“山”读音为“shān”,韵母是:an。
B.韵母相同。
“木”读音为“mù”,韵母是:u。
“土”读音为“tǔ”,韵母是:u。
C.韵母不同。
“班”读音为“bān”,韵母是:an。
“上”读音为“shàng”,韵母是:ang。
故选B。
1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笔画和笔顺规则。
C.“九”字笔顺为:,第一笔是撇,不是横折弯钩,该说法错误。故选C。
12.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
汉语拼音标调规则是:有 a 不放过,无 a 找 o、e,i、u 并列标在后,i 上标调把点抹,ü 遇 j、q、x、y 脱帽敬个礼(去掉两点)。
D.“tǔi”标调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tuǐ”,“t” 是声母,“ui”是韵母,声调应标在“i”上,同时“i”上的点要去掉。
故选D。
13.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整体认读音节的知识。
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分别是 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A.“ci”是整体认读音节,“yue”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此项符合要求。
B.“yu”是整体认读音节,“zhu”不是整体认读音节,此项不符合要求。
C.“yi”是整体认读音节,“ie”不是整体认读音节,此项不符合要求。
D.“juan”不是整体认读音节,“y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此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A。
1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语拼音的音节拼读规则。
在汉语拼音中,一个完整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A.“huà”,“h”是声母,“ua”是韵母,第四声是声调,是可以拼读的音节,如“画画(huà huà)”中的“画”。
B.“dōng”,“d”是声母,“ong”是韵母,第一声是声调,是可以拼读的音节,如“冬天(dōng tiān)”中的“冬”。
C.“kò”,“k”是声母,但是“o”和“k”这样组合不符合汉语的音节拼读规则,没有这样的音节,正常情况下如果和“o”相拼,“k”后面应该有“u”,如“阔(kuò)”,所以“kò”不能拼读。
D.“kuān”,“k”是声母,“u”是介母,“an”是韵母,第一声是声调,是可以拼读的音节,如“宽阔(kuān kuò)”中的“宽”。
故选 C。
15.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排列归类。
西瓜是一种水果。
C.萝卜是一种蔬菜,和“西瓜”不是同一类。
故选C。
16.B
【详解】本题考查笔顺规则。
A.“八”的笔顺是撇、捺,没有横画和竖画,不符合先横后竖的规则。
B.“十”的笔顺是横、竖,是先写横画,再写竖画,符合先横后竖的规则。
C.“口”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是先写竖画,不符合先横后竖的规则。
故选B。
17.B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在“我说你做”的游戏中,目的是让其他同学清楚地听到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小声说指令,可能很多同学听不清楚,无法准确地做出反应。而大声说指令可以确保同学们都能听到,从而更好地进行游戏。
故选B。
18.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
《悯农》(其二),唐代李绅所写,全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意: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质朴、节俭的传统美德,也启迪人们要珍惜劳动成果,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更蕴含了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
故选B。
19.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韵母归类。
A.“读(dú)”的韵母是 “u”,“术(shù)”的韵母也是“u”,归类正确。
B.“菜(cài)”的韵母是 “ai”,“柳(liǔ)”的韵母是“iu”,不是“ai”,归类不正确。
C.“站(zhàn)”的韵母是 “an”,“班(bān)”的韵母也是“an”,归类正确。
D.“冰(bīng)”的韵母是 “ing”,“姓(xìng)”的韵母也是“ing”,归类正确。
故选B。
20.B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昨天是在今天之前的一天,明天是在今天之后的一天,明年则是从今年往后推一年。
2024年10月17日比2024年10月18日早一天,是在2024年10月18日前的一天,所以是“昨天”。
故选B。
21.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归类。
A.“一心一意”表示专心一致,没有形容季节的含义;
B.“十全十美”形容完美无瑕,与季节无关;
C.“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季节,因此“五颜六色”可以用来形容春天。
故选C。
22.D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
结合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可知,描写的景物有:山、水、花、鸟。而没有鱼。
故选D。
23.B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和词语搭配。
B.“朵”这个量词通常用于描述花或类似花状的物体,比如“一朵花”、“两朵云”。而“叶”作为植物的组成部分,更常用的量词是“片”,如“一片叶子”。因此,“七朵叶”搭配在量词使用上不恰当,正确的搭配应该是“七片叶”。
故选B。
24.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演变的掌握。
D.题干要求是“日”字加一笔所变成新字,“中”字部首可拆解为“口”和“丨”,可知“中”字是由“口”加一笔变成,D选项不是按题干要求的“日”字加一笔进行变新字,因此,“日”字加一笔不能变成的字“中”。
故选D。
25.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笔顺。
“西”的笔顺为:
所以“西”字的第四笔是“丿”,故选 C。
26.A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
A.走(zhǒu)——( zǒu)。
故选A。
27.C
【详解】本题考查韵母知识。
A.“语”的拼音是yǔ,韵母是“ü”;
B.“句”的拼音是jù,韵母是“ü”;
C.“足”的拼音是zú,韵母是“u”;
D.“女”的拼音是nǚ,韵母是“ü”。
题干中“语、句、女”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以“ü”开头的,有共同特点。而“足”字韵母是“u”完全不同于其他三个字。
故选C。
28.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对于保护视力、预防颈椎病和保持良好的体态都非常重要。写字时坐姿确保胸部与桌边保持一拳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身体过度前倾,有助于保持背部挺直。眼睛与纸面应保持一尺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护视力。双脚应平放在地面上,与肩同宽,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晃动。通过选项中的图片可以看到,B选项符合正确写字姿势。
故选B。
29.A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意思是: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此句用儿童天真的口吻,以“白玉盘”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展现出诗人童年时的天真烂漫。
故选A。
30.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
《江南》整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中“江南可采莲”的下一句是:莲叶何田田。故选B。
31.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及句子的掌握。
字:文字,指的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词语: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句子:词和词组由句法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小鸡”是一个词语,“那边有一只小鸡。”是句子。
故选B。
32.A
【详解】本题考查声调的掌握。
A.地:dì,站:zhàn,都是第四声。
B.水:shuǐ,我:wǒ,都是第三声。
C.棋:qí,桥:qiáo,都是第二声。
故选A。
33.A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
画龙点睛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原先是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故选A。
34.B
【详解】本题考查拼音及生活常识。
仔细拼读词语的读音,读准声母、韵母及声调,知道对应的物品及用途,结合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A.“kuàng quán shuǐ”即矿泉水,秋游时带上水可以及时补充水分,是合理的。
B.“mián xié”即棉鞋,秋游通常是在秋季天气较为适宜的时候进行,一般不需要特意换上棉鞋,棉鞋比较厚重,不适合在秋游活动中穿着行走,所以最不可能带上。
C.“líng shí”即零食,秋游时带上零食可以在休息时补充能量,满足口腹之欲,是比较常见的。
故选 B。
35.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文《家》原文句子“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可知泥土是种子的家。
故选C。
36.A
【详解】本题考查声母。
“是”的音节:shì,声母是:sh;“山”的音节:shān,声母是:sh;“水”的音节:shuǐ ,声母是:sh;“数”的音节shù、shǔ、shuò ,声母是:sh。这些字中都含有共同的声母“sh”。
故选A。
37.D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的掌握。
D.“鸟”指长尾飞禽,后引申为能飞的昆虫、地名等,与“只”搭配,改为九只鸟。此项量词使用不正确。
故选D。
38.D
【详解】此题考查拼音及生活常识。
仔细拼读词语的读音,读准声母、韵母及声调,知道对应的物品及用途,结合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A.miàn bāo——面包: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
B.shuǐ hú——水壶:盛水的容器。
C.zhē yáng mào——遮阳伞:是指用于遮防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帽子。
D.tuō xié——拖鞋:拖鞋,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一般在室内穿。不宜外出、秋游穿。
故选D。
39.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分类。
“qīng wā、è yú、luò tuo”都是动物,“shū běn”是学习用品,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的词语。
故选A。
40.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
汉语拼音分为声母(16个),韵母(24个)和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是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母一样(或者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节(yuan比较特殊),也就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读出。整体认读音节共16个,分别是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A.zh ch sh——声母;
B.un——韵母;
D.er——特殊韵母;
故选C。
41.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外知识的积累。
《马丽奶奶的圣诞节》主要讲了马丽奶奶和动物们过圣诞节的故事,从“马丽奶奶有着灵巧的双手,圣诞节到了,她决定为村子里的动物们编织温暖的袜子,作为圣诞节的礼物送给他们”可知,马丽奶奶送给动物们的圣诞礼物是袜子。
故选C。
42.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树叶兔》主要讲述了一个身体非常轻,风吹来的时候必须躲进树洞,或者抱住树干,或者用力抓住地上高大的草,否则,就会变成少一只耳朵,或者没有尾巴,更严重的就是没有身体的兔子。还好它遇到了米粒——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米粒把树叶兔带回家,它们每天跑步跳绳,最终树叶兔变成了真正的兔子。
故选A。
43.C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积累。
根据原句“老街的一座楼上,住着老奶奶和她的猫。这是一只黑色的猫,老奶奶每天都要带着她散步,一步也不分开。”可知老奶奶的猫的颜色是黑色。
故选C。
44.C
【详解】本题考查绘本阅读。
“大兔子”和“小兔子”是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人物,《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了兔宝宝和兔爸爸一起比赛,看谁的爱更多。从故事里的“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可知,睡觉时小兔子让大兔子猜“猜猜我有多爱你”。
故选C。
45.B
【详解】本题考查绘本阅读。
绘本故事《团圆》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过年时团圆的温馨故事。从故事里的“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袄。”可知,爸爸给妈妈买了一件漂亮的棉袄。
故选B。
46.C
【详解】本题考查外国名著的理解。
C.根据《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原文内容“小兔子双臂用力往上撑举,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可知,第一次小兔子用张开双臂的动作表示他多爱妈妈。
故选C。
47.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
《惊弓之鸟》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更赢没有射箭,大雁却掉了下来是因为那只大雁以前被射中过,受过伤,所以听到更羸射箭的声音,大雁就吓得掉了下来。
故选C。
48.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
《望梅止渴》的故事中,讲的是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来宽慰自己。
故选B。
49.A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及演变。
A.图中描述的象形字形态各异而基本形体像水蜿蜒流动之形;两侧的点像水滴,表示水流的曲笔或多曲折、或作复式、曲向或左或右,表示水滴之点数或多或寡,于义无别。在汉字中,“水”的形状像一条流动的河流,左边的部分像河流的源头,右边的部分像河流的尾部。因此,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50.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团圆》讲述了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过年回家,三口之家在过年时团圆的温馨故事。小女孩毛毛的爸爸常年在外面工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那是他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包汤圆的时候,爸爸把一枚代表幸运的硬币包在汤圆里,谁吃着了,就代表这一年的好运气。小女孩吃到了,她把幸运币装在身上,对她来说,再没有比这更珍贵的了。爸爸离开家的时候,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给爸爸带来好运。文中写了爸爸要走了,他答应毛毛,下次带洋娃娃给她。故选B。
51.A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A.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选项中小红和小明两个同学都展现出了礼貌待人、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态度。小红在雨天主动提出为小明打伞,小明对于别人的帮助表示礼貌性感谢,这种互相支持和帮助的精神是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基础。
B.小花忘记带橡皮擦了属于正常现象,不是故意为之,可以借用小文同学的。小文同学没有发扬互帮互助的同学精神。
结合题干可知选项A的两个同学做到了这一点,所以选项A的两个同学会成为好朋友。
故选A。
52.C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向别人介绍自己时的方法:①主动自我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等。②互相问好,询问他人的基本情况,加深了解。③交流的时候注意询问对方的爱好。④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才显得真诚。
故选C。
53.A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
出自汉乐府的《江南》,全诗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的内容是江南的采莲季节,采莲女撑着小船,穿梭于荷叶丛中,愉快地采摘莲子的情景。水中的游鱼在池塘里、莲叶下悠然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游到西边,一会儿游到南边,一会儿游到北边。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荷叶与绽放的莲花,欢快玩耍的鱼儿,听见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感受到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
故选A。
54.C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理解。
联系课文《秋天》中“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等句子,可知秋天特点有:天气凉,树叶黄;天空蓝、高,大雁南飞。即①②。
故选C。
55.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仿写的掌握。
A.结合句子‘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和‘红花朵朵,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可知都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句是按照第一句仿写的。所以仿写句子正确。
B.结合句子‘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和‘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可知都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句是按照第一句仿写的。所以仿写句子正确。
C.结合句子中的句式“一会……一会……”可知是用关联词仿写句子,而第二句中也运用到了此关联词,所以仿写句子正确。
D.结合句子“远远望去那座大山像一个巨人。”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句子“像小丽那样的学生会不完成作业?”中虽然有个“像”字,但不是比喻句,是反问句。所以仿写句子不正确。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