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1.填一填,选一选。
①一不成众,独木不成。 ②众人一条,黄变成金。
(1)补全上面的句子。
(2)上面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序号)
①要学会帮助别人。 ②团结起来力量大。
2.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练习。(填一填,选一选)
(1)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用“月亮”写句子,我想到了学过的课文:弯弯的的船,的船两尖。
(2)我们都有双手和大脑:脑,能有创造。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池草,山花,鱼水,鸟林。
(2)胡,吴,徐,许。
(3),疑是霜。
(4)桃潭深,不及汪伦送情。
4.背一背,填一填。
(1)一片两片片,五片六片七片。
(2)江南采莲,莲叶何。
(3)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计在于晨。
5.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练习。(填一填,选一选)
(1)“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由这句话,我想到的诗句是:解落秋,能开花。
(2)“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由这句话,我想到的诗句是:过江千浪,入万竿斜。
(3)去动物园玩,我发现:“( )的尾巴长。( )的尾巴短。( )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填序号)(作者:程宏明)
①松鼠 ②猴子 ③兔子 ④孔雀
6.按课文内容填一填,选一选。
(1)( )四五,金( )水( )土。
( )地分( ),( )照今古。
(2)( )片两片( )四片,五片( )片( )片。
( )片( )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3)( )如松,( )如钟,( )如风,( )如弓。(填序号)
①行 ②坐 ③卧 ④站
(4)远看( )有( ),近听( )无声。春去( )还在,人来( )不惊。
(5)下面诗句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气凉(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 )从树( )落下来。
(2)雪( )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 )冬( )。”
(3)( )地分( ),( )照今古。
8.课文小填空。
(1)远 山有色,近听水 。
(2)双手会 , 会思考。
(3)解落 叶,能开二月 。
(4)云对 ,雪对风。 对 ,鸟对虫。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地分 ,日月照 。
(2)远看山有色, 。春去花还在, 。
(3)百尺竿头, 。
(4) 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10.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选一选。(填序号)
①长 ②短 ③弯 ④扁 ⑤最好看
的尾巴 。的尾巴 。的尾巴 。的尾巴 。的尾巴 。
11.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练习。(填一填,选一选)
(1)课间,同学们围在一起玩对韵接龙游戏。一个同学先说:“云对。”另一个同学接着:“雪对。”看到教室外的植物和小动物,大家又喊出:“花对树,鸟对。”
(2)每周一升旗,国歌奏响,老师喊道:“( ),我们立正。( ),我们敬礼。”(填序号)
①望着国旗 ②向着国旗
(3)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产生无限遐想,可能会想到李白的“小时不识月,( )”。(填序号)
①飞在青云端 ②呼作白玉盘
1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太阳来辨别方向。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填序号)(作者:程宏明)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
13.背一背《悯农(其二)》,完成练习。
(1)给下列诗句排序:
①汗滴禾下土 ②谁知盘中餐 ③粒粒皆辛苦 ④锄禾日当午
(2)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①要爱惜粮食 ②要珍惜时间 ③要热爱劳动 ④要好好学习
快乐阅读。
动物饼干
①三只小兔坐在一块儿吃饼干,它们边吃边笑边说。
②第一只小兔说:“我吃狐狸。”
③第二只小兔说:“我吃灰狼。”
④第三只小兔说:“我吃老虎。”
⑤躲在树后的狐狸、灰狼、老虎听到了,吓得慌忙逃跑。
⑥叽喳!叽喳!叽喳!小鸟边飞边叫:“好险好险!好妙好妙!好笑好笑!”
14.浩浩想知道“跑”字可以组哪些词,文文教他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文文还告诉浩浩,像“跑”这样带有足字旁的字,大多与 的动作有关。
15.三只小兔在一起做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16.根据故事内容推断,三只小兔说的“狐狸”“灰狼”“老虎”其实是( )。
①躲在树后的狐狸、灰狼、老虎 ②狐狸、灰狼、老虎形状的饼干
17.读完故事,我知道小鸟说“好险好险”是因为( ),说“好妙好妙”是因为( )。
①三只小兔差点儿被狐狸、灰狼、老虎吃掉 ②三只小兔谈论吃动物饼干,吓跑了想吃掉它们的动物
日积月累背诵《画》,再完成练习。
①春去花还在
②远看山有色
③人来鸟不惊
④近听水无声
18.给诗句排序:
19.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多选)
①山 ②水 ③花
④鸟 ⑤云 ⑥雨
20.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练习。(填一填,选一选)
(1)秋天到了,大雁纷纷往南飞: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字,一会儿排成个“”字。
(2)江南的景色美丽极了,小鱼在荷叶间玩耍: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填序号)
①南 ②西 ③东 ④北
(3)下雪了,小动物们纷纷出来画画:( )画竹叶,( )画梅花,( )画枫叶,( )画月牙。(填序号)(作者:程宏明)
①小鸭 ②小马 ③小狗 ④小鸡
(4)文文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时间经常被白白浪费了。她的同桌劝告她“( )”。(填序号)
①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2025秋 一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1.(1)
(2)②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理解与默写。
(1)书写时注意“林”“土”的正确写法。
(2)第①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能成为集体,一棵树不能成为树林,比喻个人力量单薄,要有人帮助,才能成大事。第②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大家追求同一个目标,那么就算是黄土也可以变成金子,这句话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可以创造奇迹。故选②。
2.(1)
(2)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月”“头”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用”“手”的正确写法。
3.(1)
(2)
(3)
(4)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青”“红”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月”“双”“言”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前”“明”“地”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花”“我”的正确写法。
4.(1)
(2)
(3)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默写。
(1)书写时注意“四”“八”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可”“田”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日”的正确写法。
5.(1)
(2) (3)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和课文内容理解。
(1)书写时注意“叶”“月”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尺”“竹”的正确写法。
(3)结合课文《比尾巴》“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可知,尾巴长的是猴子,故第一空选②;尾巴短的是兔子,故第二空选③;尾巴像一把伞的是松鼠,故第三空选①。
6. 一二三 木 火 天 上下 日月 一 三片 六 七八 九 十 ④ ② ① ③ 山 色 水 花 鸟 ③①④②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火”“水”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片”的正确写法。
(3)这是关于正确姿势的儿歌。儿歌内容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故依次选④②①③。
(4)书写时注意“色”“花”“鸟”的正确写法。
(5)本诗出自《咏鹅》,全诗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
7. 了 子 上 人大 是 天 天 上下 日月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
(1)书写时注意“天、了、子、上”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人、大、子、是、天”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下、月”的正确写法。
8. 看 无声 做工 大脑 三秋 花 雨 花 树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看、声”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做、脑”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秋、花”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雨、树”的正确写法。
9. 上下 古今 近听水无声 人来鸟不惊 更进一步 山清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上”“今”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近”“无”“声”“鸟”“人”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更”“步”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清”的正确写法。
10. ④ ⑤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文《比尾巴》可知: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第一幅图是鸭子,根据“鸭子的尾巴扁”可知,鸭子的尾巴特点是:扁。故选④。
第二幅图是孔雀,根据“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可知,孔雀的尾巴特点是:最好看。 故选⑤。
第三幅图是兔子,根据“兔子的尾巴短”可知,兔子的尾巴特点是:短。故选②。
第四幅图是公鸡,根据“公鸡的尾巴弯”可知,鸡的尾巴特点是:弯。故选③。
第五幅图是猴子,根据“猴子的尾巴长”可知,猴子的尾巴特点是:长。故选①。
11.(1)
(2)② ①
(3)②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内容、名篇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雨”“风”“虫”的正确写法。
(2)课文《升国旗》中,“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可知在升国旗的流程中,首先是在方位上要“向着国旗”,也就是身体朝向国旗的方向,然后做出“立正”的姿势,表示庄重;接着目光要注视国旗,也就是“望着国旗”,并做出“敬礼”的动作,表达对国旗的尊敬。
故第一空填②,第二空填①。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意思是: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就把它叫做白玉盘。
故选②。
12. ④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我们知道,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当早晨起来面向太阳时,此时所面对的方向就是东方,所以前面是东,故选④;东和西是相反的方向,既然前面是东,那么后面自然就是西方,故后面是西,故选②;确定前后(东、西)后,可借助生活中“面向东方时,左手边对北、右手边对南”的方向感知规律,左手侧对应的是北方,即左面是北,故选③;右手侧对应的是南方,即右面是南,故选①。
13. ④①②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
(1)《悯农(其二)》的原文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按照“农民劳作的时间(锄禾日当午)→劳作的艰辛(汗滴禾下土)→引发对粮食的思考(谁知盘中餐)→点明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逻辑展开。
故正确的排序是④①②③。
(2)“要爱惜粮食”,与“粒粒皆辛苦”的核心表意完全一致,诗歌通过展现粮食生产的艰辛,最终目的就是唤起人们对粮食的珍惜。故正确。
“要珍惜时间”,诗歌未涉及“时间”相关的描述或感慨,与主题无关。故错误。
“要热爱劳动”,诗歌重点是“因劳动艰辛而应珍惜粮食”,而非倡导“热爱劳动”这一行为本身。故错误。
“要好好学习”,诗歌无任何关于“学习”的内容,与主题无关。故错误。
故选①。
14. P pao 脚 15.三只小兔坐在一块儿吃饼干,它们边吃边笑边说。 16.② 17. ① ②
【导语】这篇《动物饼干》短小精悍,充满童趣与巧思。以三只小兔吃饼干的对话为线索,借“吃狐狸、灰狼、老虎”的戏言,意外吓跑躲在树后的真动物,情节反转有趣。语言浅显活泼,符合儿童视角,通过小鸟的感叹点出“险”与“妙”,既展现童真,又暗含智慧,以轻松笔调传递出化险为夷的趣味,是一篇贴近儿童心理的佳作。
14.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字义。
音序查字法的规则是先查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跑”的拼音是“pǎo”,其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为“P”,因此应先查大写字母“P”。音序查字法中,在确定大写字母后,再查音节“pao”。
“跑”字带有足字旁,足字旁在汉字中通常与脚的动作相关。文中第⑤自然段“吓得慌忙逃跑”中的“跑”,指的是用脚快速移动,体现了足字旁与脚部动作的关联。
1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第①自然段“三只小兔坐在一块儿吃饼干,它们边吃边笑边说。”可知,这句话直接描述了三只小兔的行为,即“吃饼干,边吃边笑边说”
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故事开头第①自然段“三只小兔坐在一块儿吃饼干”可知,它们正在吃饼干这一情境。随后第②-④自然段,三只小兔分别说“我吃狐狸”“我吃灰狼”“我吃老虎”,这里的“吃”与前文的“吃饼干”相呼应,说明它们“吃”的对象应与“饼干”相关。
再看第⑤自然段,躲在树后的真实狐狸、灰狼、老虎听到后“吓得慌忙逃跑”,这从侧面说明小兔们所说的“吃狐狸、灰狼、老虎”并非针对真实的动物,否则真实的狐狸等不会仅仅因为被说“吃”就逃跑,更合理的解释是小兔们在吃带有这些动物形状的饼干,真实的动物误会了意思才逃跑。
因此,三只小兔说的“狐狸”“灰狼”“老虎”其实是狐狸、灰狼、老虎形状的饼干。故选②。
17.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⑤自然段提到“躲在树后的狐狸、灰狼、老虎”,这些都是可能威胁小兔安全的动物,它们原本可能想对小兔不利。而三只小兔的话意外吓跑了它们,避免了小兔被伤害的风险。这种潜在的危险被化解,正是“好险”的原因,对应“三只小兔差点儿被狐狸、灰狼、老虎吃掉”。故第一空选①。
第①自然段表明小兔在吃饼干,第②-④自然段中小兔说“吃狐狸、灰狼、老虎”实际是指吃动物形状的饼干(前文已推断),而第⑤自然段中,真实的狐狸、灰狼、老虎因误会而“吓得慌忙逃跑”。小兔们无心的谈论,竟起到了吓跑天敌的效果,这种巧妙的结果正是“好妙”的原因,对应“三只小兔谈论吃动物饼干,吓跑了想吃掉它们的动物”。故第二空选②。
18.②④①③ 19.①②③④
【分析】这首题画诗以反衬手法营造“画境”的永恒之美。四句皆用矛盾修辞:山有色却水无声(视听对立),花不谢而鸟不惊(动静相悖),通过自然景物的悖论式描写,巧妙揭示了绘画艺术冻结时空的特质。全诗对仗工整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形成画卷般的空间层次。
18.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画》,意思是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故正确顺序为:②④①③。
19.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结合诗句“远看山有色”可知描写的景物是山;结合诗句“近听水无声”可知描写的景物是水;结合诗句“春去花还在”可知描写的景物是花;结合所给诗句“人来鸟不惊”可知描写的景物是鸟。故选①②③④。
20.(1)
(2)③ ② ① ④
(3)④ ③ ① ②
(4)②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名篇名句的理解与识记。
(1)课文里描绘秋天天空湛蓝高远,大雁南飞时会排成“人”字和“一”字队形,所以依次填“天”“人”“一”。
书写时要注意“天”“人”的正确写法。
(2)本题出自《江南》。古诗原文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按照顺序,依次应填③、②、①、④。
(3)本题出自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文中写到“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所以对应序号依次是④、③、①、②。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意思是:一寸的光阴和一寸的黄金一样可贵,可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强调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时间,符合劝告文文别浪费时间的语境;“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侧重强调计划和时机的重要性,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