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龙川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地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48分)某艺术家在印度新德里(约28°N,77°E)借鉴了日晷的概念,在白墙上垂直安装文字,通过太阳光的映照,投下不断变化的阴影,打造主题装置,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下图示意该墙面景观。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1. 推测图示墙面最可能的朝向是( )A. 正东 B. 正南 C. 正西 D. 正北2. 下列日期中,当地正午时刻墙上呈现的文字影子高度最矮的是( )A. 3月15日 B. 6月25日 C. 9月15日 D. 12月25日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野外实践在门头沟区进行,军庄镇灰峪村及周边是野外实践点位之一。不整合面是指在地层接触关系中,存在明显地层缺失的接触面。左图为村东部山梁地质剖面图,右图为某同学在该剖面采集的轮叶(轮叶是一种高大植物的叶子)化石图片。据此完成3-4题。3.左图中( )A.①处岩石晚于②处岩石形成 B.自西北向东南岩石粒径逐渐变大C.各类沉积岩是连续沉积形成 D.③处所在不整合面易被外力侵蚀4.通过右图化石可推测( )A.化石中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当地曾出现过温暖湿润环境C.采集时用力敲击岩石的正面 D.化石可能从②处岩石中发现美国某科学家提出了“天空昏暗”计划,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向平流层中注入硫酸盐气溶胶等,降低太阳光照对地球的影响,从而缓解气候变暖。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5.“天空昏暗”计划选择向平流层中注入气溶胶的主要原因是( )A.气溶胶可以在平流层中长时间停留 B.注入成本低,且不会破坏臭氧层C.能够大量清除平流层中的二氧化碳 D.气溶胶可借助平流层的气流运动垂直扩散6.“天空昏暗”计划的实施会导致( )A.地球昼长缩短 B.地表反射率增大 C.地面辐射减弱 D.东亚夏季风增强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h和未来48h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的是否适宜洗车的建议。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面7-8小题。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辆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高→低→高 B.气压:低→高→低C.天气状况:晴→雨→晴 D.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①~⑥的箭头表示盛行风向。据此完成9-10小题。9.风向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②④ B.②⑤ C.③⑤ D.③⑥10.与气温高、气流辐合下沉特点相符的气压中心是( )A.甲 B.乙 C.丙 D.丁“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左图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右图为我国夏季锋面雨带形成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小题。 11.图中反映出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 )①最大值超700mm ②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 ③季节化较大 ④年际化较大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空梅”的年份( )①亚洲高压势力比较强盛 ②中国东部季风区南涝北旱③江苏省伏旱可能更严重 ④西北太平洋高压位置偏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a),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13.统计图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A.2:00 B.8:00C.14:00 D.17:0014.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A.1 000米左右 B.2 000米左右C.3 000米左右 D.4 000米左右某日晴朗的上午,丽水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操场开展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15.实验进行三十分钟后,测得温度计读数从高到低分别是( )A.甲、丙、乙 B.乙、甲、丙C.丙、乙、甲 D.丙、甲、乙16.若该实验小组还想利用甲装置快速模拟水循环,应该( )①在箱内放置一盆热水 ②将箱外透明薄膜涂上黑色③在箱内底部铺满干土 ④将箱外薄膜上放一些冰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左图)。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右图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4分)(2)结合右图,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6分)(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的气候资料。(1)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林线是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第四纪全新世时以来,全球气候波动影响了林线的变化。近几年发现,落基山某地(44°58'N,109°24'W,3091m)暖季未融、长期稳定的冰体消融速度加快。研究团队在冰体消融区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乔木残体和火山灰,为研究该地古气候提供了重要证据。下表为当地全新世四个时期相关资料,下图示意I~Ⅱ时期冰体与林线分布变化。时期 时间 暖季均温 林线位置 影响气候的重大事件Ⅰ 公元前4550~3650年 6.0~6.5°C 约3130m -Ⅱ 公元前3550~3050年 5.5~5.8°C 约2950m 冰岛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Ⅲ 公元2000~2020年 6.8°C 约2980m -Ⅳ 公元2100~2200年 >8°C(预测) - -(1)指出该地利于乔木残体保存的气候条件、地形类型。(4分)(2)火山喷发曾导致该地冰体扩大。请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加以说明。(6分)(3)有学者认为该地林线未来将上移,甚至超过I时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龙川一中高三年级地理9月考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选项 B D D B A C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选项 C D B D A B D D二、综合题(52分)17.(1)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拦截泥沙,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芦林湖为人工湖,拦截泥沙可以防止湖泊面积萎缩。(4分)(2)地形平坦,且跨度小,建设难度小、成本低;坝址位于河流出山口,沙、砾石等原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靠近公路,便于其他原材料的运输。(6分)(3)严格控制影响水质的泥沙入湖量;预防由于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建立健全法规,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8分)18.(1)巴黎年均温较高,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4分)(2)巴黎的纬度位置较低,年均温较高(或卑尔根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较低)。卑尔根地处西风迎风坡,且有暖流流经,年降水量大。(6分)(3)特征:北部面积狭小且呈带状,南部面积广大。原因:南部地势平坦广阔,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北部近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暖湿气流。(8分)19.(1)气候条件:暖季持续低温;地形类型:凹地(洼地)。(4分)(2)火山喷发导致大气悬浮物增加,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气温,导致冰体扩大;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气温更低,导致降雪增多且冰体消融速度减缓,进一步扩大冰体。(6分)(3)赞同。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冰体可能在未来完全消融;未来暖季均温比I时期高,热量条件将改善;冰体消融,土壤的水分条件变好,林线会上移。(6分)不赞同。气候持续变暖导致蒸发(或蒸散)量增加,干旱加剧;冰体消融后,植被原生演替时间长,易受气候干扰;该地区海拔高,土壤温度低、肥力差,限制林线上移。(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