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6课《达特茅斯会议》课件 -清华大学版 人工智能通识(小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第6课《达特茅斯会议》课件 -清华大学版 人工智能通识(小学)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第6课
达特茅斯会议
清华版(小学)

1
学习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教学目标
(1)了解达特茅斯会议的情况,包括筹备过程、讨论内容、后续影响,知道其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体会在新科学出现时年轻学者们的科研热情和探索精神。
02
新知导入
图灵精神的传承与学科奠基
图灵去世后,其智能机器思想在美国科技界迅速传播,直接促成了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使"人工智能"首次作为独立学科被正式提出,标志着图灵理论从设想转化为系统研究领域。
02
新知导入
开创性会议的历史意义
达特茅斯会议以麦卡锡、明斯基等年轻学者为主体,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密集研讨,不仅确立了AI研究的基本框架,更以跨学科合作、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为后续70年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方法论与文化基础。
03
新知讲解
技术突破的集中涌现
20世纪50年代,香农的对弈算法、西蒙与纽厄尔的定理证明系统、闵斯基的神经网络学习机等开创性成果密集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从理论构想进入多元化技术探索阶段。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图灵思想的实践转化
这些研究均受图灵"机器智能"理念直接启发,通过对计算能力的创新运用(如逻辑推理、模式学习),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技术路径,形成AI研究的首批实践范式。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学科发展的拼图效应
各领域学者从博弈、数学证明、神经网络切入研究,如同拼图碎片般共同构建起人工智能的早期技术框架,为后续学科系统化发展奠定基础。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关键人物:约翰·麦卡锡的成长背景
麦卡锡1927年生于波士顿,少年时期自学大学数学,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深造,1955年成为达特茅斯学院助理教授,展现天才学者的典型成长轨迹。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达特茅斯会议的发起与筹备
麦卡锡作为核心发起人,联合闵斯基(哈佛研究员)、香农(贝尔实验室)、罗切斯特(IBM信息研究主管)等跨领域顶尖学者,精心策划了这场开创性会议,体现其卓越的组织眼光。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会议邀请名单涵盖数学、神经科学、信息论、计算机工程等多学科新锐,这种打破领域壁垒的协作模式,塑造了AI研究早期"跨界融合"的学术文化基因。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学科命名的历史性时刻
1955年麦卡锡团队在提交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提案中,首次明确定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术语,将其表述为"用计算机模拟人类认知、思考和学习能力",标志着AI从理论概念正式成为系统化学科研究方向。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学术资助的审慎决策
基金会虽质疑研究可行性,仍批准50%的经费,体现科研管理中对前沿领域"有限支持+风险控制"的双重考量,为新兴学科保留探索空间。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学科发展的初始挑战
回函中"新领域""不确定性""不宜冒大风险"等表述,揭示当时学界对AI研究的普遍谨慎态度,反映突破性学科在初创阶段面临的认知与资源双重困境。
1
历史背景
03
新知讲解
会议形式与学术氛围
达特茅斯会议(1956.6.18-8.17)采用"主题报告+自由讨论"的开放式研讨模式,47位学者在两个月内围绕语言理解、神经网络、计算效率等核心议题展开跨学科碰撞,塑造了AI领域早期自由探索的学术文化。
2
历史性会议
03
新知讲解
研究范畴的奠基性
会议确立了语言处理、神经网络、计算复杂度、机器自改进、抽象表示、随机创造的六大方向,覆盖了现代AI研究80%的基础领域,尽管当时计算机技术原始,但理论框架已显现惊人前瞻性。
2
历史性会议
03
新知讲解
学术共同体的黄金阵容
参会者包括麦卡锡、闵斯基、纽厄尔、西蒙等7位未来图灵奖/诺奖得主和"机器学习"命名者塞缪尔,这种"全明星"阵容的集聚,使会议成为AI史上最高浓度的智力爆发事件。
2
历史性会议
03
新知讲解
学科定名的历史共识
麦卡锡提出的"人工智能"术语在会议中获得集体认可,标志着学科名称的正式确立,完成了从技术探索到学科身份构建的关键一跃。
2
历史性会议
03
新知讲解
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达特茅斯会议不仅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的学科身份,更通过激发青年学者的研究热情,直接催生了LISP语言(麦卡锡)、机器学习(塞缪尔)、机器感知(塞费里奇)等奠基性成果,构建了AI研究的首批技术范式。
3
达特茅斯会议的影响
03
新知讲解
学术影响的持久性
会议提出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至今仍是AI领域的关键方向,现代AI技术的所有重大进展均可追溯至此次会议的理论框架,彰显其作为学科起点的不可替代性。
3
达特茅斯会议的影响
03
新知讲解



达特茅斯会议对人工智能发展有哪些关键贡献?请列举三点重要意义。
(1)学科命名 :首次正式提出"人工智能"(AI)这一学科名称,确立了研究领域的独立地位。
(2)研究框架 :确定了包括语言处理、神经网络等在内的六大研究方向,为后续AI研究划定了基本范畴。
(3)人才汇聚 :聚集了麦卡锡、闵斯基等7位未来图灵奖得主,形成了首个AI研究学术共同体。
04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达特茅斯会议在 学院举行。
2.会议的主要组织者是 。
3.会议讨论了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 能力。
4.麦卡锡开发的 语言成为早期AI研究的重要工具。
5.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 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
达特茅斯
约翰·麦卡锡
思考
LISP
人工智能
04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达特茅斯会议是人工智能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
2.洛克菲勒基金会全额资助了达特茅斯会议。( )
3.会议采用了"主题报告+自由讨论"的形式。( )
4.图灵亲自参加了达特茅斯会议。( )
5.会议确立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多个基础方向。( )
×

×


04
课堂练习
三、选择题。
1.达特茅斯会议在哪一年召开?( )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2.谁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
A. 马文·闵斯基 B. 约翰·麦卡锡 C. 克劳德·香农 D. 艾伦·纽厄尔
3.达特茅斯会议获得了多少资金支持?( )
A. 5000美元 B. 7500美元 C. 10000美元 D. 15000美元
4.以下哪项不是达特茅斯会议讨论的内容?( )
A. 神经网络 B. 量子计算 C. 语言理解 D. 机器学习
B
B
B
B
05
拓展延伸
1.AI的"生日派对"
1956年夏天,一群科学家像开夏令营一样聚在一起,给新科学起名"人工智能"——这就是AI的"生日",现在所有智能机器都算它的"小寿星"!
05
拓展延伸
2.科学家的"积木游戏"
会议上,数学家、工程师、心理学家像玩积木一样,把各自的想法拼成"智能机器"的蓝图——今天的语音助手、机器人全来自这个"创意工坊"!
05
拓展延伸
3.7500美元的"魔法种子"
基金会给的7500美元(相当于现在50万元)像一粒小种子,长成了AI这棵"科技大树",结出了自动驾驶、智能翻译这些"果实"!
06
课堂总结
1
历史背景
2
历史性会议
3
完成课堂练习
4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4
5
达特茅斯会议
4
达特茅斯会议的影响
3
07
板书设计
达特茅斯会议
1、历史背景
2、历史性会议
3、达特茅斯会议的影响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达特茅斯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地'
08
课后作业
达特茅斯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地'
(1)学科定名 :首次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术语(麦卡锡),确立学科独立地位
(2)框架奠基 :确立六大研究方向(语言/神经网络等),勾勒现代AI研究版图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