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内能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 内能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3节 内能
知识点1 内能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物质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所以分子间具有势能
C.物体可以不具有机械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
D.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2.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甲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乙烧杯中水的内能
B.丙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丁烧杯中水的内能
C.甲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丙烧杯中水的内能
D.丁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乙烧杯中水的内能
3.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动 能,以及分子 势 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国际单位是 焦耳 ,符号为 J 。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增大 ;温度降低时,内能 减小 。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种类和状态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 具有 内能。
知识点2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4.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
5.(2023·重庆万州区模拟)小赵同学在网上购买了自热小火锅,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加热上层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发热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
C.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加热食物后,分子才开始做无规则运动
6.质量相同的0 ℃的冰、0 ℃的水、0 ℃的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D )
A.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7.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能量的 转移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一般情况下,高温物体 放出 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吸收 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却保持不变,比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知识点3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8.(2023·青海中考)下列不属于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
A.擦燃火柴 B.围炉烤火
C.钻木取火 D.搓手取暖
9.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C )
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B.两手互相摩擦,手心变热
C.水壶中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D.反复弯折铁丝
10. 如图所示,在空烧瓶内滴几滴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白雾,该现象表明( C )
A.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11.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其实质是能量的 转化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外界的 机械 能转化为物体的 内能 ;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 内 能就转化为外界的 机械 能。
12. (2023·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13.对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近墨者黑——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炙手可热——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热锅上的蚂蚁——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D.风萧萧兮易水寒——水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14. 重庆美食远近驰名,如图是红糖糍粑,外酥里糯,将糍粑在热油中翻炸时,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增加食材的内能的;刚出锅的红糖糍粑小心烫嘴!这是因为糍粑的 温度高 (选填“内能大”“温度高”或“热量多”)。
15.2025年4月19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其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内能。
16.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 热运动 现象加快,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这一过程是通过 做功 来改变物体内能的。第3节 内能
知识点1 内能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所以分子间具有势能
C.物体可以不具有机械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
D.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2.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乙烧杯中水的内能
B.丙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丁烧杯中水的内能
C.甲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丙烧杯中水的内能
D.丁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乙烧杯中水的内能
3.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能,以及分子 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温度降低时,内能 。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种类和状态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 内能。
知识点2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4.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5.(2023·重庆万州区模拟)小赵同学在网上购买了自热小火锅,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加热上层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发热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
C.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加热食物后,分子才开始做无规则运动
6.质量相同的0 ℃的冰、0 ℃的水、0 ℃的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
A.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7.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能量的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一般情况下,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却保持不变,比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知识点3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8.(2023·青海中考)下列不属于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擦燃火柴 B.围炉烤火
C.钻木取火 D.搓手取暖
9.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B.两手互相摩擦,手心变热
C.水壶中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D.反复弯折铁丝
10. 如图所示,在空烧瓶内滴几滴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白雾,该现象表明( )
A.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11.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其实质是能量的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外界的 能转化为物体的 ;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 能就转化为外界的 能。
12. (2023·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13.对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近墨者黑——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炙手可热——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热锅上的蚂蚁——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D.风萧萧兮易水寒——水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14. 重庆美食远近驰名,如图是红糖糍粑,外酥里糯,将糍粑在热油中翻炸时,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食材的内能的;刚出锅的红糖糍粑小心烫嘴!这是因为糍粑的 (选填“内能大”“温度高”或“热量多”)。
15.2025年4月19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其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16.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 现象加快,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这一过程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