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两种电荷知识点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B.将气球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后,气球可以被吸在墙上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时特别爱吸附灰尘D.使用吸尘器时,吸尘器吸走地面上的灰尘2.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4.小明将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尺子接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时,起初泡沫塑料小球靠近塑料尺,这个现象表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一会儿泡沫塑料小球又自动远离塑料尺,这是因为小球带上了 的电荷出现了相互 的现象而离开。5. 如图所示,实验室里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是 。从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大小 (选填“能”或“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电性。知识点2 摩擦起电的原因6.(2024·安徽中考)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在摩擦过程中( )A.玻璃棒和丝绸都得到电子B.玻璃棒和丝绸都失去电子C.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D.玻璃棒得到电子,丝绸失去电子7.原子的中心是 ,在它周围有一定数目的 在绕核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知识点3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8.(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生活中的静电,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需要防止,下列选项属于利用静电的是( )A.静电喷漆B.地毯中编织了细小的钢丝C.油罐车的尾部通常拖一条铁链D.印染车间保持一定的湿度9.带电体具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这一特性可以被我们所利用,比如:静电除尘。但大量的电荷聚集会产生剧烈的作用会产生电火花,生活中易燃、易爆物品就要 静电的产生。10.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A球带负电。现将A球分别靠近B、C两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球一定带负电 B.B球可能不带电C.C球一定带正电 D.C球可能不带电11.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气球摩擦头发后可以吸引头发,气球和头发所带电荷相同B.如图乙所示,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负电C.如图丙所示,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后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如图丁所示,已知A、B小球,若A小球带正电,则B小球一定带负电1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13.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板是导体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14.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所示,毛皮与图中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该物品与悬挂的泡沫小球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该泡沫小球带 (选填“正”或“负”)电。15.用羊毛分别摩擦PVC管和塑料丝后,塑料丝可悬浮在PVC管的上方,并且塑料丝张开,原因是它们与羊毛摩擦后由于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都带上了负电,且同种电荷之间相互 (选填“排斥”或“吸引”)。16. (2024·重庆西大附中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成细丝,用戴着绝缘手套的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手套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第1节 两种电荷知识点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D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B.将气球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后,气球可以被吸在墙上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时特别爱吸附灰尘D.使用吸尘器时,吸尘器吸走地面上的灰尘2.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D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 正电荷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 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4.小明将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尺子接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时,起初泡沫塑料小球靠近塑料尺,这个现象表明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一会儿泡沫塑料小球又自动远离塑料尺,这是因为小球带上了 同种 的电荷出现了相互 排斥 的现象而离开。5. 如图所示,实验室里常用 验电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大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电性。知识点2 摩擦起电的原因6.(2024·安徽中考)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在摩擦过程中( C )A.玻璃棒和丝绸都得到电子B.玻璃棒和丝绸都失去电子C.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D.玻璃棒得到电子,丝绸失去电子7.原子的中心是 原子核 ,在它周围有一定数目的 电子 在绕核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 相等 ,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知识点3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8.(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生活中的静电,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需要防止,下列选项属于利用静电的是( A )A.静电喷漆B.地毯中编织了细小的钢丝C.油罐车的尾部通常拖一条铁链D.印染车间保持一定的湿度9.带电体具有 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这一特性可以被我们所利用,比如:静电除尘。但大量的电荷聚集会产生剧烈的作用会产生电火花,生活中易燃、易爆物品就要 防止 静电的产生。10.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A球带负电。现将A球分别靠近B、C两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B球一定带负电 B.B球可能不带电C.C球一定带正电 D.C球可能不带电11.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如图甲所示,气球摩擦头发后可以吸引头发,气球和头发所带电荷相同B.如图乙所示,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负电C.如图丙所示,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后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如图丁所示,已知A、B小球,若A小球带正电,则B小球一定带负电1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13.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塑料板是导体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14.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所示,毛皮与图中 梳子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正 (选填“正”或“负”)电。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该物品与悬挂的泡沫小球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该泡沫小球带 负 (选填“正”或“负”)电。15.用羊毛分别摩擦PVC管和塑料丝后,塑料丝可悬浮在PVC管的上方,并且塑料丝张开,原因是它们与羊毛摩擦后由于 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都带上了负电,且同种电荷之间相互 排斥 (选填“排斥”或“吸引”)。16. (2024·重庆西大附中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成细丝,用戴着绝缘手套的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蓬松 (选填“蓬松”或“紧密”),手套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异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1 两种电荷 - 学生版.docx 15.1 两种电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