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电阻知识点1 电阻1.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B.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C.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D.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2.有甲、乙两个导体先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发现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则两者的电阻相比有( C )A.R甲>R乙 B.R甲=R乙C.R甲<R乙 D.无法比较3.在物理学中,用 电阻 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通常用字母 R 表示,单位是 欧姆 ,简称欧,符号是 Ω ,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手电筒小灯泡灯丝电阻约为 10_Ω ;家用电炉丝的电阻约为50 Ω= 0.05_kΩ kΩ;长1 m,横切面积为1 mm2的家用铜导线电阻约为百分之几欧,通常忽略不计。知识点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2024·重庆渝中区期末)如图所示,分别将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条镍铬合金线AB和CD接入电路,通过较长的镍铬合金线电流较小,由此可见导体的电阻与( D )A.温度有关系B.导体的材料有关系C.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系D.导体的长度有关系5.(2024·重庆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为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将夹子在铅笔芯上向左移动时,观察到小灯泡变 亮 ,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大 。6.(2024·重庆大足区期末)小鹏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在实验中他使用四根电阻丝,其材料规格如表所示。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灯泡亮度A 锰铜合金 0.5 0.4 亮B 镍铬合金 0.5 0.4 较亮C 镍铬合金 0.5 0.2 较暗D 镍铬合金 1.0 0.2 暗(1)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分别将电阻丝接入电路中,观察 灯泡亮度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里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2)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控制 长度 和 横截面积 相同,用材料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这里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3)分别将编号为B、C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 有关;(4)分别将编号为 C、D 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5)实验过程中小鹏更换电阻丝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可在电路中串联 电流表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来增强实验效果。(6)小鹏在实验中将D电阻丝对折后其阻值为R,与C电阻丝的阻值RC相比R < (选填“>”“<”或“=”)RC。7.(2023·重庆沙坪坝区期中)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2倍时,它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温度无论如何变化,它的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8.(2024·重庆江北区校级期中)小巴同学在物理课堂上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已知a、b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但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将镍铬合金丝换成导电性能更好的铜丝进行试验,效果更好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9.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B )A.超导材料B.半导体材料C.磁性材料D.绝缘材料10.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 C )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11.(2023·重庆长寿区校级一模)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粗导体的电阻 小于 细导体的电阻,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等于 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2023·四川成都新都区期末)善于动手动脑的小严取口香糖锡纸,剪成如图甲所示形状,其中AB和CD段等长。根据所学知识他判断RAB > (选填“>”“=”或“<”)RCD;他戴好防护手套,将锡纸条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如图乙所示,发现锡纸条很快开始冒烟、着火。这是因为锡纸电阻较小,电路发生 短路 (选填“断路”或“短路”)现象。 13.白炽灯用久之后,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的电阻 变大 。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将其搭接上,通电后比原来变亮了,这是由于灯丝电阻的材料不变,长度变短,电阻 变小 ,电压不变,通过的电流 变大 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2023·重庆渝北区期中)一个长度为L的导线,电阻为R,把这根导线均匀拉长为2L,电阻变成 4R ;再把这根拉长的电阻对折,接在电路中,电阻是 R 。第3节 电阻知识点1 电阻1.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B.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C.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D.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2.有甲、乙两个导体先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发现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则两者的电阻相比有( )A.R甲>R乙 B.R甲=R乙C.R甲<R乙 D.无法比较3.在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通常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简称欧,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手电筒小灯泡灯丝电阻约为 _ ;家用电炉丝的电阻约为50 Ω= _ kΩ;长1 m,横切面积为1 mm2的家用铜导线电阻约为百分之几欧,通常忽略不计。知识点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2024·重庆渝中区期末)如图所示,分别将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条镍铬合金线AB和CD接入电路,通过较长的镍铬合金线电流较小,由此可见导体的电阻与( )A.温度有关系B.导体的材料有关系C.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系D.导体的长度有关系5.(2024·重庆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为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将夹子在铅笔芯上向左移动时,观察到小灯泡变 ,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6.(2024·重庆大足区期末)小鹏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在实验中他使用四根电阻丝,其材料规格如表所示。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灯泡亮度A 锰铜合金 0.5 0.4 亮B 镍铬合金 0.5 0.4 较亮C 镍铬合金 0.5 0.2 较暗D 镍铬合金 1.0 0.2 暗(1)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分别将电阻丝接入电路中,观察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这里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2)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控制 和 相同,用材料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这里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3)分别将编号为B、C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 有关;(4)分别将编号为 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5)实验过程中小鹏更换电阻丝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可在电路中串联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来增强实验效果。(6)小鹏在实验中将D电阻丝对折后其阻值为R,与C电阻丝的阻值RC相比R (选填“>”“<”或“=”)RC。7.(2023·重庆沙坪坝区期中)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2倍时,它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温度无论如何变化,它的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8.(2024·重庆江北区校级期中)小巴同学在物理课堂上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已知a、b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但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将镍铬合金丝换成导电性能更好的铜丝进行试验,效果更好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9.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A.超导材料B.半导体材料C.磁性材料D.绝缘材料10.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 )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11.(2023·重庆长寿区校级一模)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粗导体的电阻 细导体的电阻,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2023·四川成都新都区期末)善于动手动脑的小严取口香糖锡纸,剪成如图甲所示形状,其中AB和CD段等长。根据所学知识他判断RAB (选填“>”“=”或“<”)RCD;他戴好防护手套,将锡纸条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如图乙所示,发现锡纸条很快开始冒烟、着火。这是因为锡纸电阻较小,电路发生 (选填“断路”或“短路”)现象。 13.白炽灯用久之后,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的电阻 。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将其搭接上,通电后比原来变亮了,这是由于灯丝电阻的材料不变,长度变短,电阻 ,电压不变,通过的电流 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2023·重庆渝北区期中)一个长度为L的导线,电阻为R,把这根导线均匀拉长为2L,电阻变成 ;再把这根拉长的电阻对折,接在电路中,电阻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3 电阻 - 学生版.docx 16.3 电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