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电阻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3 电阻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知识点1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1.(2024·重庆月考)如图是小明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乙
(1)为了测量准确,检查发现连接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中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如图所示:
(2)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R= 。
(3)闭合开关前,小明把滑片移到阻值 最大 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未知电阻 短路 。
(4)小明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表示数U/V 0.6 1.2 1.8
电流表示数I/A 0.12 0.24 0.36 0.48
其中第四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4 V,分析数据可得:Rx= 5 Ω。
(5)在此实验中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是通过调节 滑动变阻器 来实现的。以上实验器材还可以用来探究 电流与电压 (选填“电流与电阻”或“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6)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下面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B )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测量物体的长度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知识点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2.(2023·重庆中考A卷)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会选用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
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连接好电路,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约为3 V,其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断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2 V,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 左 端滑动。
(4)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8.3 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实验中发现灯泡越亮,温度越高,结合数据可知: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 大 。
次数 1 2 3 4
U/V 1 2 2.5 2.8
I/A 0.18 0.28 0.30 0.31
(5)小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力捏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处,灯泡发光明显变亮。请结合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用力捏滑片相当于增加了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
3.(2024·重庆渝中区月考)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用到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低于3 V且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各1只、待测电阻(约为5 Ω)、导线若干、开关1个。

  乙
(1)连接完电路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不妥之处是 连接时开关未断开 ;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C ;
A.电流表未调零
B.电阻R短路
C.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
(3)排除故障,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
(4)排除故障,闭合开关,某次测量时两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阻值为 5.5 Ω。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适当增大电阻R两端的电压,并进行了多次测量计算出了待测电阻,其目的是: A (填序号);

A.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寻求普遍规律,避免实验偶然性
(5)利用本实验器材还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B (填序号);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6)同学们积极动脑设计了很多测电阻的电路。其中小蜀设计的电路如图丁所示,电源电压一定但未知,接入如图戊所示的电压表,用0~3 V测量范围,在MN之间接入待测电阻,就可以在电压表表盘上直接读出待测电阻值,小蜀已经将部分待测电阻值标在了对应的电压表刻度线的上方(如图戊),由电表表盘数据可知: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30 Ω。

  戊
4.(2024·重庆九龙坡区模拟)小明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待测小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电压为3 V。

  乙
(1)如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接近为 3 V,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L1不亮,经检查是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甲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2.1 V,要测量小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将所得数据及发光情况填入表格中,由表格可知小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8.3 Ω(保留一位小数)。在交流讨论过程中,老师发现小明的实验数据中有一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你认为是第 3 次,判断的理由是 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灯泡发光情况
1 2.0 0.26 比正常发光暗
2 2.5 0.30 正常发光
3 2.8 0.50 比正常发光亮
(4)小明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灯泡换成5 Ω、10 Ω、20 Ω、25 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由于电压表的刻度模糊不清,当他用20 Ω电阻替换10 Ω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指针指向同一刻度位置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 A,则定值电阻两端保持不变的电压是 2 V。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知识点1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1.(2024·重庆月考)如图是小明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乙
(1)为了测量准确,检查发现连接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中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3)闭合开关前,小明把滑片移到阻值 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未知电阻 。
(4)小明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表示数U/V 0.6 1.2 1.8
电流表示数I/A 0.12 0.24 0.36 0.48
其中第四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分析数据可得:Rx= Ω。
(5)在此实验中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以上实验器材还可以用来探究 (选填“电流与电阻”或“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6)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下面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测量物体的长度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知识点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2.(2023·重庆中考A卷)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会选用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连接好电路,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约为3 V,其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 端滑动。
(4)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实验中发现灯泡越亮,温度越高,结合数据可知: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 。
次数 1 2 3 4
U/V 1 2 2.5 2.8
I/A 0.18 0.28 0.30 0.31
(5)小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力捏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处,灯泡发光明显变亮。请结合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3.(2024·重庆渝中区月考)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用到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低于3 V且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各1只、待测电阻(约为5 Ω)、导线若干、开关1个。

  乙
(1)连接完电路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不妥之处是 ;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未调零
B.电阻R短路
C.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
(3)排除故障,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闭合开关,某次测量时两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阻值为 Ω。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适当增大电阻R两端的电压,并进行了多次测量计算出了待测电阻,其目的是: (填序号);

A.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寻求普遍规律,避免实验偶然性
(5)利用本实验器材还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填序号);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6)同学们积极动脑设计了很多测电阻的电路。其中小蜀设计的电路如图丁所示,电源电压一定但未知,接入如图戊所示的电压表,用0~3 V测量范围,在MN之间接入待测电阻,就可以在电压表表盘上直接读出待测电阻值,小蜀已经将部分待测电阻值标在了对应的电压表刻度线的上方(如图戊),由电表表盘数据可知: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Ω。

  戊
4.(2024·重庆九龙坡区模拟)小明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待测小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电压为3 V。

  乙
(1)如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接近为 V,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L1不亮,经检查是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甲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要测量小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将所得数据及发光情况填入表格中,由表格可知小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保留一位小数)。在交流讨论过程中,老师发现小明的实验数据中有一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你认为是第 次,判断的理由是 ;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灯泡发光情况
1 2.0 0.26 比正常发光暗
2 2.5 0.30 正常发光
3 2.8 0.50 比正常发光亮
(4)小明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灯泡换成5 Ω、10 Ω、20 Ω、25 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由于电压表的刻度模糊不清,当他用20 Ω电阻替换10 Ω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指针指向同一刻度位置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 A,则定值电阻两端保持不变的电压是 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