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章末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2.已知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I1∶I2=3∶2 U1∶U2=1∶1B.I1∶I2=3∶2 U1∶U2=3∶2C.I1∶I2=2∶3 U1∶U2=1∶1D.I1∶I2=1∶1 U1∶U2=2∶3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A.R1>R2 B.R1<R2C.R1=R2 D.无法确定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B.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 V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2 AD.将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A2的示数为0.3 A,电阻R2的阻值为1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 AB.电源电压为5 VC.电阻R1的阻值为15 ΩD.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示数变大6.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辆越重,R连入电路的阻值越大B.称重表其实是一个电压表C.电路中的R1可以去掉D.车辆越重,称重表的示数越大7.如图甲所示,R2为电阻箱,调节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变化,如图乙是电阻箱阻值R2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的图像,则定值电阻R1与电源电压U的大小分别为( )甲 乙A.5 Ω 30 V B.5 Ω 2.5 VC.10 Ω 20 V D.10 Ω 10 V8.如图所示, V1和 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 V和15 V两个测量范围。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灯L1和灯L2的电阻之比为( )A.1∶4 B.4∶1C.1∶5 D.5∶1二、填空题9.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概括为数学表达式: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10.一个灯泡的电阻是20 Ω,正常工作的电压是8 V,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现在把它接到电压是9 V的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工作,需要给它 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且保持不变,R1=30 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 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V,R2的电阻为 Ω。三、实验探究题12.物理课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 V的电源、“3.8 V 0.4 A”的小灯泡若干、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标有“20 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甲 乙丙 丁(1)小奇同学用小灯泡作为待测导体,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他一定是将导线接在了如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或“B”)接线柱上了。(2)小善同学,按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次测量被测电阻Rx= _ 。(3)小轩同学,按照如图乙所示电路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哲轩选择的待测导体是 (选填“定值电阻”或“小灯泡”)。实验次数 1 2 3 4电压/V 0.5 1 1.5 2电流A 0.1 0.18 0.28 0.4电阻/Ω 5 5.6 5.4 5(4)小悦同学的电流表坏了无法读数,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大小(R0阻值已知)。下面是她的实验过程,请你帮她完成实验。①闭合开关S和S2,断开S1,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②闭合开关S和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 (用R0、U1、U2表示)。四、计算题13.(2024·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 V,R1=20 Ω,R2=30 Ω,电压表测量范围0~15 V,电流表测量范围0~0.6 A。只闭合S1,电压表示数6 V。求:(1)R1两端的电压;(2)电阻R3的阻值;(3)再闭合S2、S3,电流表的示数。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章末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2.已知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 )A.I1∶I2=3∶2 U1∶U2=1∶1B.I1∶I2=3∶2 U1∶U2=3∶2C.I1∶I2=2∶3 U1∶U2=1∶1D.I1∶I2=1∶1 U1∶U2=2∶3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A )A.R1>R2 B.R1<R2C.R1=R2 D.无法确定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B.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 V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2 AD.将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A2的示数为0.3 A,电阻R2的阻值为1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 AB.电源电压为5 VC.电阻R1的阻值为15 ΩD.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示数变大6.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车辆越重,R连入电路的阻值越大B.称重表其实是一个电压表C.电路中的R1可以去掉D.车辆越重,称重表的示数越大7.如图甲所示,R2为电阻箱,调节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变化,如图乙是电阻箱阻值R2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的图像,则定值电阻R1与电源电压U的大小分别为( B )甲 乙A.5 Ω 30 V B.5 Ω 2.5 VC.10 Ω 20 V D.10 Ω 10 V8.如图所示, V1和 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 V和15 V两个测量范围。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灯L1和灯L2的电阻之比为( A )A.1∶4 B.4∶1C.1∶5 D.5∶1二、填空题9.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概括为数学表达式: I=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电阻 的单位。10.一个灯泡的电阻是20 Ω,正常工作的电压是8 V,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4 A。现在把它接到电压是9 V的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工作,需要给它 串 联一个阻值为 2.5 Ω的电阻。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且保持不变,R1=30 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 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3 V,R2的电阻为 15 Ω。三、实验探究题12.物理课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 V的电源、“3.8 V 0.4 A”的小灯泡若干、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标有“20 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甲 乙丙 丁(1)小奇同学用小灯泡作为待测导体,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他一定是将导线接在了如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 A (选填“A”或“B”)接线柱上了。(2)小善同学,按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次测量被测电阻Rx= 8_Ω 。(3)小轩同学,按照如图乙所示电路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哲轩选择的待测导体是 定值电阻 (选填“定值电阻”或“小灯泡”)。实验次数 1 2 3 4电压/V 0.5 1 1.5 2电流A 0.1 0.18 0.28 0.4电阻/Ω 5 5.6 5.4 5(4)小悦同学的电流表坏了无法读数,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大小(R0阻值已知)。下面是她的实验过程,请你帮她完成实验。①闭合开关S和S2,断开S1,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②闭合开关S和S1,断开S2,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 (用R0、U1、U2表示)。四、计算题13.(2024·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 V,R1=20 Ω,R2=30 Ω,电压表测量范围0~15 V,电流表测量范围0~0.6 A。只闭合S1,电压表示数6 V。求:(1)R1两端的电压;(2)电阻R3的阻值;(3)再闭合S2、S3,电流表的示数。(1)由图可知,只闭合S1时,R1和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3两端的电压;已知电压表示数为6 V,即R3两端的电压为U3=6 V,已知电源电压U=9 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为:U1=U-U3=9 V-6 V=3 V;(2)由(1),知当只闭合S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I1===0.15 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由I=可知R3的阻值为:R3===40 Ω;(3)再闭合S2、S3,R1被短路,R2和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I2===0.3 A,通过R3的电流为:I3===0.225 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的电流为:I′=I2+I3=0.3 A+0.225 A=0.525 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525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章末练习 - 学生版.docx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章末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