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 总分90分,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 总分90分,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章末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时间60min 满分9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
A.汽油和盐水 B.塑料和玻璃 C.人体和大地 D.黄铜和石墨
2.四个带电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B、C、D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B带负电,C带正电,D带负电
B.B带正电,C带负电,D 带正电
C.B带正电,C带正电,D带负电
D.B带负电,C带正电,D带正电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都闭合时,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分别是I1、I2和I3,若已知I1=0.2A,I2=0.3A,则I3应为(  )
A.0.5A B.0.3A C.0.2A D.0A
某自动售货机,它可通过手机扫码(闭合S1)或通过投币(闭合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符合上述情况的电路设计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5.下列物体、粒子的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夸克 中子 氧原子 水分子 B.氧原子 水分子 原子核 中子
C.细胞核 水分子 氧原子 中子 D.水分子 氧原子 细胞核 夸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出了新的电荷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吸引
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有大量自由电荷
7.如图是王老师上课做“静电章鱼”的实验场景,用毛皮分别摩擦尼龙丝和PVC管,然后把尼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PVC管放在下面,此时尼龙丝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宛如章鱼。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形成“静电章鱼”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尼龙丝和PVC管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C.尼龙丝间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尼龙丝能够带上电荷说明它是导体
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与毛皮擦后的硬塑料尺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吸引。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的强弱如表中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强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涤纶 硬塑料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 D.摩擦时硬塑料尺得到正电荷
9.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B.A中的自由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C.B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10.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的示数为2A,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流表的示数为1.4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过灯泡的电流是1A B.通过灯泡 的电流为 0.6A
C.通过干路的电流都为2A D.三个灯泡是并联的
二、填空及作图题(每空1分,共24分)
1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李明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2)李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李明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把测出的电流记录在下表中,并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就李明的操作,对他提两点建议:
① ;② .
A点电流IA /A B点电流IB /A C点电流IC /A
0.24 0.24 0.48
12.小明和小丽分别用电流表和小灯泡做实验,检验两个猜想:
(1)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不会减小;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过程:
(3)小明按照甲图连接电路,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帮他将电流表A1正确连入电路;(导线不许交叉)
(4)小丽也连接了电路,当她闭合S、S1,断开S2时,发现灯泡L1发光,A1表有示数,A2表示数为0,如果电路元件完好,她接线时发生了错误,该错误是 ;
(5)排除故障后,A1、A2表示数均如图丙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为 A;小丽分别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替换 L1,重复上述实验,发现每次两块电流表示数虽有变化但都相同,由此判断电流流过用电器 (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6)为检验猜想(2),小明 (填写开关的开闭情况),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并且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通过L1的电流 I1和干路电流I,多次实验后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I1/A I2/A I/A
1 0.30 0.22 0.50
2 0.22 0.28 0.50
3 0.24 0.22 0.47
4 0.28 0.30 0.58
小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请你分析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否合理及判断的依据是: 。
13.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时设计的电路图;
实验序号 A点电流 B点电流 C点电流
① 0.32 0.28 0.60
② 0.28 0.20 0.48
③ 0.26 0.18 0.44
(1)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两个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刚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 (只写表达式),但是细心的小明发现,记录数据的表格中存在不规范之处,你认为表格中的不规范之处是: ;
(3)改变灯泡规格,重新进行上述实验,测得A处电流IA=0.3A,观察到C处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B处电流大小为 A;
(4)为更方便地测出两支路的电流,小明找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接a时,电流表测量通过 (选填“L1”或“L2”)的电流;当开关S接b时,请判断电流表能否正常测量通过另一条支路的电流,并说明理由 。
14.如图所示,小覃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0.2 0.2 0.4
(1)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选择量程时,应先用 (选填“大”或“小”)量程进行试触;
(2)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小覃同学要测量通过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选填“a”或“b”)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4)该小组另一位同学测出一组A、B、C三处的电流,数据如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结论:①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各支路电流相等。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1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该电路连接,导线不能交叉。
16.将如图中的各器材用笔画代替导线连成电路,要求:L1灯和L2灯并联;开关S1只控制L1灯,开关S2控制L1灯和L2灯,并在方框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三、计算题(17题10分,18题10分,共20分)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25A,求:
(1)此时通过灯泡中的电流是多少安?
(2)当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中的电流是800mA,电流表A的示数是1.2A,此时灯泡和中的电流各是多少安?
(3)当只闭合开关和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多少安?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1)当闭合、和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电流表和的示数各为多少?
(2)当和闭合、断开时,电流表和的示数分别为0.9A和0.3A,求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3)若将、和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19.物理兴趣小组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1)他们先用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①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填“干路”或“灯泡”)的电流。小明要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应先 ,再将图甲中导线 a的一端移动到 上;
②分析下表可初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
干路电流 所在的支路电流 所在的支路电流
③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他们还应该再用 (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另一组同学用图乙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闭合开关S时,发现灯泡比更亮,由此做出猜想: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与灯泡离电源正极的远近有关。
①小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乙A、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均如图丙所示,为 A,说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②小红未测量电流,只对图乙电路进行了改动,也证明了刚才的猜想是错误的,请你猜测她的做法(写出一种即可): 。
20.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的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
(2)小明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2发光,但灯泡L1不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泡L1 (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之后,他测出了L1支路上的电流I1=1.2A,然后他把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分别测量出L2支路上的电流I2、干路电流I,两次测得的结果都如图丙所示;,则I2= A;I= A;由此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关系式);
(4)上述实验结论的得出存在的问题是 ;
(5)小明听取了其他同学的意见之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L1支路的电流I1/A L2支路的电流I2/A 干路的电流I/A
1 0.3 0.4 0.7
2 0.2 0.4 3
3 0.1 0.2 0.3
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中存在问题的数据 ,造成该数据错误的原因应该是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十五章 章末检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C D C C C B
1.B
【详解】通常情况下,盐水、人体、大地、黄铜和石墨都是导体,只有汽油、塑料和玻璃是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导体与绝缘体的分类
2.A
【详解】四个带电小球,A带负电,A、B相互排斥,由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知,B带负电;B、C相互吸引,则C带正电;C、D相互吸引,则D带负电。
故选A。
3.B
【详解】分析电路图知: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A2和A3都测量通过右面灯泡L2的电流,电流表A1测量通过左面灯泡L1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与A3的示数相等,即
I3=I2=0.3A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由题意可知,通过手机扫码使开关S1闭合或通过投币使开关S2闭合都能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开关S1和开关S2应并联共同控制电动机;由题知,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则灯泡与电动机并联能独立工作,且只由光控开关S3控制,综上结合选项可知,只有C图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夸克、中子、氧原子、水分子中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氧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氧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氧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物理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子带负电,故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和绝缘体没有严格的界线,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摩擦形成“静电章鱼”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只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故A错误;
B.尼龙丝和PVC管带同种电荷,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尼龙丝间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形状宛如章鱼,故C正确;
D.尼龙丝能够带上电荷,但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由表格可知,硬塑料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于毛皮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故毛皮和硬塑料尺相互摩擦,毛皮失去电子,毛皮带正电,硬塑料尺得到电子,硬塑料带负电,然后将该硬塑料尺靠近轻质小球,发现它们相互吸引,由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颗粒物,且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C
【详解】图中,验电器A和B是相同的两个验电器,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当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时,验电器B中的自由电子将移动到验电器A中,与验电器A中的正电荷相互中和,则验电器A所带的正电荷的电荷量在减小,验电器B由于失去自由电子,则B也会带正电,且电荷量在增加,所以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验电器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验电器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由图得,L1、L2、L3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的示数为2A,通过干路的电流都为2A;电流表A1测量L2、L3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L1、L2的总电流,通过灯泡 的电流为
流过灯泡的电流是
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1. 断开开关 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 0.24 应使用规格不同的灯泡做实验 应多次实验
【详解】(1)[1]在连接电路时,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将开关断开;
(2)[2]闭合开关,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3]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3)①[4]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②[5]仅根据一次测量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结论不可靠,应该多次实验.
12. 电流表A2被短接 0.3 不会 闭合S、S2,断开S1 结论合理,因为表中数据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详解】(3)[1]电流表在使用时,电流由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与被测电路串联,因此电流表A1正确连入电路,如下图所示:
(4)[2]由题意知,当她闭合S、S1,断开S2时,发现灯泡L1发光,A1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不可能发生断路,A2表在干路上,且示数为0,说明电流表A2被短接。
(5)[3]由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在L1所在支路,测量该支路电流,电流表A2在干路,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A2的示数大于A1的示数,因此电流表A1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电流表A2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5A,所以通过L1的电流为0.3A。
[4]由题意知,分别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替换L1,重复上述实验,发现每次两块电流表示数虽有变化但都相同,说明流经L2的电流始终不变,所以电流流过用电器不会减小。
(6)[5][6]由图可知,要想测量过灯泡L2的电流I2,应闭合S、S2,断开S1,此时电路中只有L2工作。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误差范围内,干路电流总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此结论是合理的。
13.(1)不同
(2) 表格中数据没有单位
(3)0.5
(4) L2 不能,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详解】(1)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2)[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1组数据可知
第2组数据可知
第3组数据可知
由此可得出结论
[2]细心的小明发现,物理量需要带单位,才有意义,故记录数据的表格中存在不规范之处为表格中数据没有单位。
(3)测得A处电流IA=0.3A,观察到C处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C处电流测量干路电流大于0.3A,故电流表乙选择大量程,分度值为0.1A,故乙处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B处电流大小为
(4)[1]电流表与L2在同一条支路上,故电流表测量灯泡L2的电流。
[2]开关接b时,电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无法测量出电流。
14.(1)大
(2)C
(3) a 0.3
(4)不相同
【详解】(1)电流表选用大量程时可以测量的电流的最大值大于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时可以测量的电流的最大值,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选择量程时,应先用大量程进行试触。
(2)图甲中C在干路上,A、B点分别在支路上;图乙中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则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
(3)[1]小覃同学要测量通过的电流,应将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则只需将图乙中导线a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2]图丙中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4)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不能使用相同规格灯泡进行实验,应该选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15.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K,再分别经过灯泡L1和L2两条支路,最后流入负极,其中K1控制L1,K2控制L2,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16.
【详解】L1灯和L2灯并联,且开关S1只控制L1灯,开关S2控制L1灯和L2灯,说明电路有两条路径,分别流经L1灯和L2灯,并且开关S1和L1灯串联,开关S2在干路上,连接实物图及对应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17.(1)0.25;(2)0,0.4;(3)0.65
【详解】解:(1)只闭合S1时,灯泡L1和L3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此时通过灯泡L3中的电流为0.25A。
(2)当S1、S2、S3都闭合时,灯泡L1被短路,通过L1的电流为0。此时灯泡L2和灯泡L3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则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通过L2的电流为
(3)当只闭合S1和S2时,灯泡L1和L3串联后,再与灯泡L2并联,则此时通过L1支路的电流为0.25A,通过L2支路的电流为0.4A,故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答:(1)此时通过灯泡中的电流是0.24安;
(2)灯泡的电流为0A,灯泡中的电流是0.4安;
(3)当只闭合开关和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65安。
18.(1)的示数为0.4A,的示数为0
(2)的示数为0.6A
(3)电源短路,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
【详解】(1)当闭合、和断开时,两灯与两电流表A1、A2串联,电流表A3开路示数为0,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知,电流表A2的示数也为0.4A。
(2)当和闭合、断开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3测干路电流示数为0.9A,电流表A1测灯泡L1所在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灯泡L2所在支路电流,示数为0.3A,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流表A1示数为
(3)当S1、S2和S3同时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直接回到电源负极,故发生电源短路,电源将被烧坏,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
19.(1) 干路 断开开关 电流表负接线柱 各支路电流之和 不同
(2) 都相等 交换两灯的位置,发现灯的亮度不变
【详解】(1)①[1][2][3]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的电流。小明要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流表与这个灯串联,应先断开开关,再将图甲中导线a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负接线柱上。
②[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可初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③[5]由归纳法的要求,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他们还应该再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①[1][2]小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乙A、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均如图丙所示,分度值为,示数为 ,说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都相等。
②[3]证明“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与灯泡离电源正极的远近有关”是错误的,她的做法:交换两灯的位置,发现灯的亮度不变。
20.(1)
(2)断路
(3) 0.3 1.5
(4)利用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5) 第2次实验中干电路的电流3A 读电流表时将“0.6A”量程看成了“3A”
【详解】(1)由甲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干路测干路电流,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2)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2发光,说明干路和L2所在支路是通路,但灯泡L1不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泡L1断路。
(3)[1][2][3]由于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所以干路电流接0~3A的大量程,分度值为0.1A,指针所在位置的示数为1.5A,即I=1.5A;支路电流接0~0.6A的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指针所在位置的示数为0.3A,即I2=0.3A;由于I1=1.2A,由此可得出关系式:。
(4)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该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5)[1][2]由表格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数据不满足关系式,所以第2次实验中干电路的电流3A有问题;造成该数据错误的原因应该是读电流表时将“0.6A”量程看成了“3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