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位置与疆域 两课时 课件(共56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粤教·粤人版八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位置与疆域 两课时 课件(共56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粤教·粤人版八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望岳(节选)
杜甫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巍峨的泰山,让人觉得白云就在胸前飘荡,飞鸟在眼前如箭一般穿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泰山的雄姿和气势刻画得淋漓尽致,尽显祖国大地的广阔。
第一单元 屹立世界的中国
第一节 位置与疆域
第1课时 位置优越 疆域辽阔
1.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课前|知识梳理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一、位置优越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1]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2]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3]中纬度,属于[4]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光热条件较好。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5]亚欧大陆的东部、[6]太平洋的西岸,既有纵深广阔的内陆,又濒临大片的海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北温
亚欧
太平
二、疆域辽阔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我国疆域的四端点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7]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8]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陆地大国
(1)陆地领土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10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是世界陆上国界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960万

3.海洋大国
(1)海域面积: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11]300万平方千米。
(2)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别是: [12]渤海、黄海、东海、 [13]南海。
(3)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是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4)内海:渤海和[14]琼州海峡。
(5)主要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1.1万余个岛屿。 [15]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1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300万
渤海
南海
琼州
台湾
钓鱼
4.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大,夏季的湿润气流带来丰沛降水,加上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17]农业生产。
(2)我国海陆兼备,海运发达,陆上交通便利,既有利于同陆上邻国的联系和海外各国的交往,又有利于发展[18]海洋事业。
农业生产
海洋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构建空间地图]
读图,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
海洋:A.[1]印度洋;B.[2]太平洋;C.[3]南海;
D.[4]东海;E.[5]渤海;F.[6]黄海;
G.[7]日本海;H.[8]孟加拉湾。
海峡:I.[9]台湾海峡;J.[10]琼州海峡。
印度
太平




日本
孟加拉
台湾
琼州
岛屿:K.[11]海南岛;L.[12]台湾岛。
河流:M.[13]黄河;N.[14]长江。
国家:①[15]俄罗斯;②[16]哈萨克斯坦;③[17]印度;
④[18] 越南;⑤[19]菲律宾;⑥[20]朝鲜;⑦[21]韩国。
海南
台湾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印度
越南
菲律宾
朝鲜
韩国
[点拨重点难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疆域辽阔的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度大的优越性。
(2)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位置优越
 (2025年广东广州期末)2024年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了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右图为我国疆域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高纬度地区
B.小部分领土在北寒带
C.东北部濒临东海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D
2.下列示意图能大概表示我国半球位置的是( )
B
知识点二 疆域辽阔
  (2025年河南郑州期末)我国疆域辽阔(如右图),自然环境多样。据此完成第3~5题。
3.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C.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D.与日本隔南海相望
D
4.当哈尔滨晨光微露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东西经度差异大 B.南北纬度差异大
C.海岸线曲折漫长 D.海拔高低悬殊
A
5.与我国最北端陆上相邻的国家是( )
A.蒙古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朝鲜
B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基础练]
  [综合思维](2025年河南南阳期中)下表为我国疆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读表,完成第1~2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39°N,73°E)附近
1.④端点是我国疆域的(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南端 D.最北端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大部分地区位于西半球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太平洋东岸
B
A
 (2025年贵州黔东南州月考)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形式,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有版图意识。右图为我国疆域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B.我国疆域的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C.蒙古、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
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四面环海,开展海上贸易的潜力巨大
B.东部地区受到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和进行海外贸易
D.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
[培优练]
 (2025年河南郑州期末)中国版图“寸土必争”。2024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公布了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领海基线是一国确定其领海范围的重要依据)。如图为黄岩岛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黄岩岛所在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D
6.此次中国政府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表明了我国( )
A.陆地领土面积发生变化
B.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增加
C.改善南海生态环境的决心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
D
7.(2024年吉林延边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纪录片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材料二 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石油地质储量在230亿~300亿吨,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材料三 如图为中国海域示意图。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 平方千米。
(2)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岛(图中A处)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
960万
300万
渤海
黄海
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台湾岛
(4)南海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图示和材料,简述南海的重要性。
①南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等自然资源;②是海上交通要道;③战略位置重要。
第一单元 屹立世界的中国
第一节 位置与疆域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课前|知识梳理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三级行政区划:我国实行[1]省 (自治区、直辖市)、[2]县 (自治县、市)、[3]乡(民族乡、镇)三级行政区划。目前,我国共有[4]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5 个自治区、[6]4 个直辖市和[7]2 个特别行政区。各级行政区域政府所在地称为行政中心。
2.首都:[8]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34
5
4
2
北京
3.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黑龙江省 黑 [9]哈尔滨 山西省 [10]晋 太原 湖北省 [11]鄂 武汉
吉林省 吉 长春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湖南省 湘 长沙
辽宁省 [12]辽 沈阳 甘肃省 [13]甘陇 兰州 江西省 [14]赣 南昌
河北省 [15]冀 石家庄 青海省 青 [16]西宁 安徽省 皖 合肥
河南省 豫 郑州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江苏省 苏 [17]南京
哈尔滨



甘或陇


西宁
南京
北京市 京 [18]北京 贵州省 [19]贵黔 贵阳 上海市 [20]沪 上海
天津市 津 天津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浙江省 浙 [21]杭州
山东省 [22]鲁 济南 重庆市 [23]渝 重庆 福建省 闽 福州
内蒙古 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24]乌齐 广东省 [25]粤 广州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宁 银川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桂 南宁 海南省 琼 [26]海口
西藏 自治区 藏 [27]拉萨 香港特别 行政区 [28]港 香港 台湾省 台 台北
澳门特别 行政区 [29]澳 澳门
北京
贵或黔

杭州


乌鲁
木齐

海口
拉萨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点拨重点难点]
 巧记我国省级行政区
(1)根据轮廓特征辨析并识记省级行政区。
例如,云南省的轮廓像开屏的孔雀,广东省的轮廓像大象头,陕西省的轮廓像跪着的秦俑,黑龙江省的轮廓像美丽的天鹅,台湾省的轮廓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如右图)
(2)可用“线”(河流、交通线、海岸线等)串面(各省市区)的办法来加强记忆。
例如,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哪些省级行政区,沿海岸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沿陆上国界线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等等。
(3)熟悉汽车牌照、传统戏曲与省级行政区简称的关系。
例如,冀A·×××××,其中冀是河北省的简称;京剧即北京市的传统剧种。
(4)分片区记忆。
在阅读地图时,可把我国分成东北、西北、西南等几大方位,看其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分片区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如北部内蒙古、东北三省、西北三省二区、西南三省一市一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南部沿海四省三区等。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 行政区划
  [地理实践力](2024年河南安阳期中)小禹同学酷爱地理,生活中他一直热衷于寻找身边的地理现象。下面是他拍摄的一些照片。据此完成第1~4题。
1.图甲中轿车车牌的注册地是( )
A.贵州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2.图乙中饭店的主打菜系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称,其中饭店名字中“渝”所代表的城市是( )
A.西宁市 B.沈阳市
C.重庆市 D.合肥市
B
C
3.图丙中的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从名称上看,该剧种发展兴盛于( )
A.北京市 B.南京市
C.天津市 D.石家庄市
A
4.图丁中的“兰州”是    省(区)的行政中心( )
C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基础练]
  (2025年广东潮州月考)2025年我国某春节联欢晚会设北京主会场和重庆、湖北武汉、西藏拉萨、江苏无锡四个分会场。下图为该晚会其中一个转播画面。据此完成第1~2题。
1.四大会场中,属于直辖市的是( )
A.武汉 B.无锡
C.拉萨 D.重庆
D
2.图中所示会场位于( )
A.北京 B.重庆
C.武汉 D.拉萨
D
  (2025年吉林松原月考)“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下图为我国部分地方较为流行的戏曲曲种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下列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湘剧—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
B
4.图中,晋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济南 B.西宁
C.西安 D.太原
D
[培优练]
  [区域认知](2024年江西抚州期末)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山脉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省级行政区轮廓、省级行政中心和简称匹配正确的是( )
A.①—太原—秦 B.②—哈尔滨—黑
C.③—广州—广 D.④—南昌—赣
B
6.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中的“岭”是指( )
A.①—秦岭 B.②—小兴安岭
C.③—南岭 D.④—雪峰山
C
7.(2024年河北唐山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受环境、饮食习惯等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流派。八大菜系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地域性特色菜肴。八大菜系的说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这八大菜系。
材料二 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自然环境对我国地方特色饮食的影响”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活动中,同学们探究学习了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他们发现川菜以麻辣为特色,主要调味品有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代表菜品麻婆豆腐。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1)我国八大菜系分布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最北端的省级行政区是
山东省。
(2)在广州能品尝到最地道的菜系是粤菜,在长沙能品尝到最地道的菜系是湘菜。
(3)台湾省同胞想品尝我国八大菜系,穿过台湾海峡可就近品尝的地道菜系是闽菜。
山东省
粤菜
湘菜
闽菜
(4)读图,请根据八大菜系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在下表中填写对应的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菜系名称 苏菜 鲁菜 粤菜 川菜 湘菜 闽菜 徽菜 浙菜
省级行政中心
南京
济南
广州
成都
长沙
福州
合肥
杭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