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件 地球上的水-湖泊(共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件 地球上的水-湖泊(共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微专题3
湖泊
湖泊: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水体更新缓慢的水体
湖盆:地表上的形似盆状汇集水体的相对封闭的洼地。
湖盆可分为构造湖盆、冰川湖盆、火山口湖盆、堰塞湖盆、水成湖盆、风成湖盆、陨石湖盆
湖岸: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常年稳定湖水位与湖岸的交线称为湖岸线。反映历史上湖面某一相对稳定时期的湖岸线即为古湖岸线。湖岸线可以看作等高线或等深线,密陡疏缓,湖岸线数值反映湖底地势高低。
基本概念
导致湖面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构造运动——湖区周围地壳上升,湖面降低,岸线下移;
②气候变化——气候变湿,入湖水量大于湖水蒸发量,湖面扩大,岸线上移,反之气候变干,岸线下移。
湖泊
风成湖
湖泊
堰塞湖
湖泊
河成湖
湖泊
海成湖
湖泊
火口湖
湖泊
冰蚀湖
湖泊的类型
冬日的精美翡翠然乌湖是西藏东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然乌湖属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所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发育形成于巨大的冰川谷地,湖体狭长,由上湖、中湖、下湖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湖体狭长,呈串珠状分布湖区两岸有大量的冰残丘分布。
然乌湖呈串珠状
河谷狭长;山体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多段河道,河水汇聚形成串珠状堰塞湖。
湖泊形成过程
湖盆形成过程
积水过程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补给类型
降水、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湖泊的成因
原理
湖盆的成因
装水洼地
积水成湖
补给
考虑内外力两个方面
内力作用
构造湖
构造运动从而造成岩层的断裂,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洼地,使得水分汇聚,形成的湖泊,湖水较深,湖岸陡峭
火山口湖
火山口湖是火山口坍塌下陷,积水成湖
外力作用
河成湖
湖盆由河流侵蚀与沉积而成;河漫滩的低洼处可积水成湖;
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
海成湖
澙湖:沙坝隔开大海
溶蚀湖(喀斯特湖)
石灰岩被流水不断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洼地,积水成湖
风成湖
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地下水水位),四周沙丘汇集洼地而成
冰成湖
冰川在重力作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对地表产生了侵蚀作用,形成了相对低洼的区域,后积水成湖
热融湖形成示意
冬日的精美翡翠然乌湖是西藏东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然乌湖属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所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发育形成于巨大的冰川谷地,湖体狭长,由上湖、中湖、下湖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湖体狭长,呈串珠状分布湖区两岸有大量的冰残丘分布。
淡水湖or咸水湖
淡水湖
特 征 举 例 主要分布区
淡水湖 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盐分少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北美五大湖、贝加尔湖等 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地区)
如我国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咸水湖 为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因蒸发盛,盐度较大。 青海湖、纳木错、里海、死海等 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按盐度来分
不同季节的然乌湖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夏秋季节,然乌湖水色浑浊,水面开阔;冬春季节,水色碧绿,湖面如翡翠般静美。
颜色为何不同?
湖泊水文特征
(1)湖泊水量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量与蒸发量→取决于气候。
(2)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方式。
(3)有无结冰期→取决于温度(纬度、海拔):
若材料有提供冰期长短、冰层厚度,则答结冰期长短与冰层厚薄。若无,则只答“无结冰期”。 
(4)补给水源→以什么为主要补给水源。
(5)淡、咸性质:盐度低→为淡水湖;盐度高→为咸水湖,继续答盐度高低。
(6)含沙量→取决于植被。
(7)水质优劣→根据材料推断。
(8)风浪大小→看是受盛行风影响还是受气压带、风带控制,看温差大小。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陶波湖是新西兰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北岛中部2.65万年龄的火山高原上,面积616km2湖面海拔356米,水深186米,为植被茂密的群山环绕。怀卡托河上游由南面注入,湖水由湖东北经怀卡托河流出。湖水覆盖几座火山口。在陶波湖的沿岸大小浮石众多,其中,东南岸的浮石滩规模最大。陶波湖自有人类定居湖畔以来,至今一直保持着优良的水质。下图示意新西兰北岛陶波湖位置及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从内力作用的角度,描述陶波湖的形成演化过程。
新西兰北岛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火山频繁;2.65万年前超级火山喷发,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火山口;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在重力坍塌后水流汇集形成陶波湖。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2024·山东卷)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3.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
C
D
淡水湖or咸水湖
6. 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
A. 淡水湖、下渗 B. 淡水湖、蒸发
C. 咸水湖,下渗 D. 咸水湖、蒸发
7. 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A. 狭长湖盆 B. 断流河道 C. 古冰川槽谷 D. 泥石流通道
8. 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 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 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 褶皱隆起 D. 褶皱凹陷
【2024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B
A
6. 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相对干旱 B. 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 沿岸流影响大 D. 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7. 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 由海向湖
B. 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 由湖向海
D. 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2024山东卷】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A
A
潟湖
潟湖
变咸
变淡
湖泊的咸淡变化
(1)变咸——水变少、盐增多
“水变少”——淡水补给量少(降水少、径流汇入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气候变暖、风力强劲)。
“盐变多”——盐分不断累积(海水渗入)。
(2)变淡——水变多、盐减少
“水变多”——淡水补给量多(降水多、径流汇入多)。
“盐变少”——沿海地区,古海洋遗迹湖(如西湖):由于沙坝、沙洲、沙岛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坝的建设,导致湖泊与海洋分离,盐分来源减少。
潟湖
在地壳稳定,不靠考虑人类活动的情况下,湖泊环境会如何演变?
湖泊面积缩小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类别 咸水湖 淡水湖
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 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 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影响 对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 对周边: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供水等能力降低;灌溉引发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对策 统筹上、中、下游生产及生活用水,控制人口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中上游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疏通清淤
咸海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咸水湖,湖水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1987年咸海分裂为南咸海和北咸海。下图为1990—2015年南咸海水量平衡变化图。据此完成4~6题。
4.咸海分裂为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水量亏损 B.湖泊水量盈余 C.湖区降水量减少 D.湖盆沉积物增多
5.据地下水变化量推测,1990—2015年南咸海区域地下水位(  )
A.持续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持续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6.1990年以来,南咸海蒸散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入湖径流量减少
B.湖泊水域面积减小
C.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D.流域内降雨量增加
A
B
B
1.(2024·浙江6月选考)麦兹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年6月,湖泊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并于7月中旬发生溃决。6-7月期间,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过程的曲线是( )
B
A
B
C
D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2024·浙江6月选考)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5.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C
D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湖泊的功能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调节气候
调节径流
蓄洪防旱
湖泊的效益或价值
提供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航运、发展旅游、科考价值
美化环境
净化污染物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调蓄洪水,削峰补枯,滞缓下游河段的洪峰发生的时间,起到防洪作用
社会效益
为人类提供休闲、教育和科研场所
【2023·全国新课标卷】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高;
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下降(低)。
【2023·全国新课标卷】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浮游生物量大(或浮游生物繁殖过程排泄有机物多);降水量大,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
【2023·全国新课标卷】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3)秋季湖水更新慢,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
【2023·全国新课标卷】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
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
【2023·全国新课标卷】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防洪压力大,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续时间长。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污染来源多
水体更新弱,自净能力差
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产养殖使水体富营养化;航运排放的油污和生活垃圾
湖泊水量少,水体流动性差
入湖径流数量、流向、流域面积
湖泊污染成因
生物多样性减少
湖泊的封闭程度和湖水特征等
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
流域较封闭
影响
跨流域调水,增加湖泊的水量
影响生产生活
净化污水、达标排放
控制水产养殖规模
加强监管,宣传教育
清理湖底淤泥,打捞湖泊垃圾
对策
湖泊
与自然要素关系
地貌:湖岸、湖底坡度;地质构造
气候:湖陆风;大湖效应;气候影响水量、盐度等
生物:湿地生态系统
与人文要素关系
城市:景观、供水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农业: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减轻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工业:提供水源、盐类等资源,提供运输条件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以“湖泊为载体”地理常见考查角度
(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
思维线索: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
思维线索: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
(3)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
思维线索: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②夏凉爽:夏季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以“湖泊为载体”地理常见考查角度
(4)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思维线索: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5)湖岸线变迁———分析堆积地貌
(6)湖泊成因———从内力、外力角度分析
(7)湖泊(水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
(8)湖泊水文特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
(2024·广东珠江模拟)湖水透明度是指湖水的透光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浮游生物量、泥沙含量、水体运动、入射光线等。下图示意2016~2019年鄱阳湖湖水透明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在鄱阳湖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该湖泊处于( )
A.枯水期 B.丰水期 C.平水期 D.不能确定
2.冬季鄱阳湖湖水透明度低的原因是( )
A.风速大,湖水运动强
B.气温低,浮游生物量大
C.植被少,入湖泥沙多
D.晴天多,光线入射角大
B
A
(2024·辽宁大连模拟)凡湖是土耳其最大的湖泊,面积3 713 km2,湖面海拔1 648 m。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内姆鲁特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塞了河道,凡湖由外流湖逐渐演变为内陆咸水湖,冬季湖泊南半部不封冻。1960~2015年,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但总体水位上升。下图为“凡湖及其周边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按成因分类,凡湖属于( )
A.堰塞湖 B.火山口湖 C.冰川湖 D.构造湖
4.与北部湖区相比,南部湖区冬季不易
结冰的原因是( )
①南部湖区面积大,湖水较深 
②南部湖区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③湖区南部山地多,阻挡冷空气 
④南部湖区靠近火山,地热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B
(2024·辽宁大连模拟)凡湖是土耳其最大的湖泊,面积3 713 km2,湖面海拔1 648 m。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内姆鲁特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塞了河道,凡湖由外流湖逐渐演变为内陆咸水湖,冬季湖泊南半部不封冻。1960~2015年,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但总体水位上升。下图为“凡湖及其周边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5.推测凡湖总体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实际蒸发量小
B.地表径流流出少
C.地下水补给多
D.湖水渗漏损失小
C
6.青海湖是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距今20万~200万年前,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右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断层陷落改变了区域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形成的影响。(4分)
答案 断层陷落,形成湖盆;断层陷落,导致周围地区径流汇入湖盆形成湖泊。
6.青海湖是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距今20万~200万年前,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右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青海湖成湖初期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 气候温和多雨,降水丰富;入湖河流带来淡水补给;湖水补给大于蒸发;湖水通过倒淌河流入黄河,入湖河流带来的盐分被排出。
6.青海湖是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距今20万~200万年前,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周围山地强烈隆起和气候变化,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右图示意青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3)分析周围山地隆起和气候变化后青海湖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答案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山地隆起,堵塞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气候变干,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依据近年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推测未来青海湖湖水面积的变化。(2分)
答案 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