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课堂实录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暮江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学习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感受诗人用浅白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的技巧,如“铺”“瑟瑟”“红”等字词的精准运用,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如“残阳”“铺”“可怜”等)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巧妙,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事物。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如“残阳”“铺”“可怜”等)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巧妙。
教学流程
一、拆题解字,趣品诗题
师:(板画:)同学们,猜猜我画的是什么。
生:(纷纷猜测)爪子?树?……
师:它矮矮小小的,如果我多画一些就可以连成一片——
生:草地。
师:对,看我继续画,(板画:)这是什么?
生:是太阳。
师:说太阳的,是懂我们中华文化的。当太阳落在草丛里就意味着——
生:到了傍晚。
师:是的,草和太阳就共同组成了这个字——莫。(板书:莫)“莫”字最初就表示“傍晚”,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字特别好用,开始给它加偏旁,还可以加什么?
生:加土字底,可以组词“坟墓”。
师:(板书:墓)还有吗?
生:加“巾”字,可以组词“幕布”。
师:(板书:幕)是的,还有吗?
生:还可以加“恭”的下面部分。
师:厉害,这个字你都认识!(板书:慕)下面这部分其实和“心”有关。我们知道,“心”字作偏旁,放在一个字的左边就是——
生:竖心旁。
师:“心”作为偏旁,放在一个字的下边就是——
生:心字底。
师:没错,“慕”字下面其实也是“心”的变形,所以“慕”和“心”有关。今天我们见到的是“莫”字下边加一个“日”就是——
生:暮。(师板书:暮)
师:(板书:江)暮江就是——
生:傍晚时候的江水。
师:(板书:吟。补齐诗题。)“吟”字是什么意思?
生:吟诵、吟唱。
师:没错,“吟”是一种诗歌体裁,是“吟诵”的意思。那“暮江吟”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江水……(生停顿思考)吟诵傍晚的江水。
师:很会动脑筋!顺着说很难说通,但是调整顺序就可以了。所以“暮江吟”就是——
生:(齐)吟诵傍晚的江水。
师:这是对诗题的一种解释。你还能想到哪些和“吟”有关的诗题?
生:《石灰吟》。
师:会背吗?(生背诵)
师:太棒了,这是我们高年级要学习的一首诗,你已经会背了。还有吗?
生:《游子吟》。
师:是呀,慈母——(生齐背全诗)
师:“吟”字加在诗题里,意味着诗是吟诵出来的。
二、咂摸感觉,初品诗味
师:这首诗我们提前预习了,会背的同学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的,找一名还不会背的同学,读给我们听。(生朗读全诗,流利准确。)
师:读得很准确。大家互相读给同桌听。(同桌间自由读)
师:好,我们一起来。女生读一句,男生读一句。(男女生合作读诗)
师:读得挺整齐,但是少了点感觉。读诗还是要动脑筋的。这次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女生合作读诗,每句句尾稍稍拖长。)
师:好多了!老师和大家一起读。我先读,你们再读,注意捕捉老师读诗的感觉。
师:一道残阳铺水中(节奏放慢,“阳”“铺”“中”稍延长,“一道”稍快。)
生:(齐)半江瑟瑟半江红。(模仿老师,节奏变慢。)
师:可怜九月初三夜。(声音放轻)
生:露似真珠月似弓。(模仿老师声音变轻)
师:真好,这就是动脑筋读诗!我们再次一起读,注意捕捉读诗的感觉。(生齐读,声音逐渐变轻。)
三、咬文嚼字,走进诗境
师:读得有一些感觉了!诗人傍晚在江边都看到了什么?拿起笔,圈出你找到的景物。(生自主圈画)
师:谁来说说?
生:诗人看到了残阳、江水、月亮、露珠、珍珠……
生:(纷纷疑惑)啊?
师:到底有没有看到珍珠?
生:没有,诗中是“似真珠”,看到的是像珍珠一样的露珠。
师:所以诗人欣赏风景,他看到了——
生:(齐)残阳、江水、月、露。
师:看前两行,读。(生齐读前两句)
师:前两句都跟太阳有关,为什么?
生:第一句说“残阳”。
师:“残阳”就是——
生:夕阳。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两句里,大诗人白居易居然用错了一个字!仔细读,找一找。
生:“铺”。
师:你能用“铺”字组一个词或者说一句话吗?
生:铺路。
师:大家都见过,工人把路铺得平平整整的。
生:妈妈把地毯铺到地上。
师:是的,开学典礼我们校门前也铺了红地毯。
生:我把床单铺到了床上。
师:是啊!这才是“铺”呀!而太阳光我们一般会说——
生:照、射、晒、洒……(师相机板书)
师:是呀,明明有这么多词可以用,白居易可是大诗人啊,他怎么就选了个“铺”呢?自己读,自己想。
生:因为阳光像红地毯,洒在江面就成了红色。(生纷纷摇头,表示不认同。)
师:阳光像地毯?你还想着开学典礼的红地毯呀。要知道,地毯也有其他颜色啊。去诗句里找,仔细读。
生:因为这时候太阳很低,像是落在水上,所以光也没那么刺眼,而“照”“射”都是说阳光很强烈。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这里说是“一道残阳”,就是夕阳。
师:是呀,太阳没那么高时,能“照”、能“射”吗?(生摇头)像我们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里说“千万缕阳光穿过树梢”,这才是“照射”呀!太阳距离没那么远,阳光柔柔的,要读出舒服、亲近的感觉。(生放轻声音,齐读前两句。)
师:当这斜阳铺在水面上,就会有两种颜色,有的地方是红色的,有的地方是——
生:瑟瑟。
师:“瑟瑟”是什么颜色?
生:青绿色。
师:没错,见过这样景色的请举手。(一些学生高高举起手)
师:回忆一下你在哪里看到过,想着那样的景色再读。
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生齐读,声音放轻。)
师:(出示一幅水墨画)白居易是个绘画的高手。我们看,这幅画上只有两种颜色,红色和——
生:青色。
师:(出示白居易笔下带有色彩的诗句)大家看这些诗,简单的色彩,却有动人的美。读第一句。
生:(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火红的江花,青绿的江水,多美!再来读第二句。
生:(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就在杨柳绿阴中有那样一条白色的沙堤。再看第三句。
生:(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师:古人新酿的酒上面有一层淡绿色的泡沫,而烫酒用的小火炉是红泥烧制成的。白居易简直是个美术的天才!你看——那天,他站在江边,敏锐地发现了傍晚江边的美。我们一起读。(指前两句)
生:(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多美的境界!白居易只是欣赏了一小会儿吗?
生:不是,看了好久。因为后面他还看到了月亮。
师:看着看着,直看到月亮都上来了,齐读——
生:(齐)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大自然的美景,让白居易如此着迷。(板书:热爱、自然)
四、捕捉幽微,触摸诗情
师:可是面对如此美景,他却又说——(板书:可怜)
生:(齐)可怜。
师:糟了,怎么会“可怜”呢?这不是大煞风景吗?
生:不是的,因为这个“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师:什么东西可爱?
生:(纷纷说)九月初三夜。
师:这只是一个时间,有什么是可爱的?
生:可爱的是那晚的月亮和露珠。
师:那请你把那晚的月亮画在这里。(一生上讲台画出弯弯的月亮)
师:他画得对吗?
生:(纷纷评论)还可以。
师:还不错!为什么这么画?
生:因为诗里说那晚的月亮是“月似弓”,像弓一样弯弯的。
师:没错!那么,见过露水的同学举手。(很多学生举手)
师:是啊,露水、月亮都不算稀奇,诗人怎么说这些平常的事物“可怜”呢?(生陷入思考)
师:大诗人白居易说那晚是九月初三,而今天是九月初七。同学们要是今晚去看月亮,会发现月亮已经不那么细了。但是注意观察的同学会发现,前几天的月亮可是——
生:弯弯的、细细的。
师:是啊,那会儿的月亮那么弯,那么细,那么可爱。而现在,才过几天,就变样儿了。我们再想,像珍珠一样的露水,圆圆的、亮亮的,晶莹剔透,可是过一会儿就——
生:没有了。
师:是啊,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微小的、美好的事物,稍不留神就不见了。白居易觉得这些事物是那么——
生:(自由应答)可爱,可怜!
师:有人说是“可爱”,也有人说是“可怜”。那么,可不可以把“怜”改成“爱”?(生默默思考,疑惑地摇头。)
师:“可爱”和“可怜”,看来是有区别的。我们一起看,(出示三句含有“怜”的诗句)第一句,读——
生:(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大家课外背诵过这首《游园不值》。苍苔就是——
生:青苔。
师:见过青苔吗?
生:(纷纷点头)见过。
师:是啊,很常见,不稀奇。可是,诗人却猜测,一定是因为园主人太疼惜那些柔柔的、细细的苍苔,所以很久也没见有人来开门。再看这句,读——
生:(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师:诗人说他唯独喜欢生长在涧边的——
生:幽草。
师:就是那青青的,长在溪边无人在意的那么不起眼的小草啊!再读这句——
生:(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师:月亮圆圆的,月光柔柔的,这圆圆的、柔柔的月映照在梳妆台上,能停留很久吗?
生:不能。
师:我们发现,用上“怜”字,大多都是——
生:出现时间短的东西。
生:有些微小的东西。
生:很美的东西。
师:(板书:美好)是的,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可能是这样,她柔柔的、细细的、小小的,她转瞬即逝,如果不珍惜,转眼就不见了。就像那些细细的青苔、幽幽的小草、柔柔的月光,这些小小的美好都是那样的——
生:(齐)可怜!
师:大自然中那些壮阔的、雄伟的美,谁都会看到,(在“热爱”与“自然”中间补充板书“大”)而那些小小的美好啊,更要用心珍惜!(在“可怜”与“美好”中间补充板书“小”)来,让我们齐读全诗。
(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暮江吟》,前后两句的诵读感觉有区分,进步明显。)
师:愿大家带着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去珍惜身边那些小小的美好。
【板书设计】
暮江吟
傍晚 夕阳西沉 晚霞映江
夜晚 露珠晶莹 弯月如弓
(热爱大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