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及公转特征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球自转及公转特征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自转及公转特征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球的运动展开观测,并绘制了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2.不考虑自转速度的变化,6月29日21时,在中国的某个天文台观测大熊座恒星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做任何变动,则6月30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
A.21时 B.21时3分56秒 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示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日地距平比由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
C.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快 D.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5° C.30° D.66.5°
6.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任务。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8.“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关于地球在运动轨道中的位置和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B.甲、乙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C.丙、丁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丙、丁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纬度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点低
10.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2023年1月9日,中国H公司、吉布提共和国政府与D国际控股集团三方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约定在吉布提共和国的奥博克地区合作开发建设一座国际商业太空港。这意味着中国将拥有首个海外航天发射场。下图示意吉布提奥博克地区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1.与国内航天发射场相比,奥博克太空港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邻首都,设施完善 B.多晴天,能见度高
C.临海域,交通便利 D.发射时,初速度快
12.奥博克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接近( )
A.1600km/h B.1500km/h C.1440km/h D.1380km/h
11月某日,星空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某森林公园空旷地朝东、南、西、北分别连续曝光拍摄数小时,得到下列四幅恒星运动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甲、乙、丙、丁的拍摄方向分别为( )
A.西、东、南、北 B.南、东、北、西
C.东、西、南、北 D.南、北、东、西
14.此次星空拍摄,应( )
①携带防风保暖的衣具②选择照明良好的城郊
③靠近林木稀疏的野外④选择地势平坦的谷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
A.66.5° B.26.5° C.63.5° D.69.5°
16.若移动轨迹是③,与②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象 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D.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将是东北
如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18.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a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b公转轨道的(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20.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b中甲点时(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如图示意黑龙江某地拍摄的星轨,图中日晷为赤道式日晷(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有人指出该日晷存在明显错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星轨( )
A.表示恒星真实轨迹 B.亮度白天强夜晚弱
C.沿逆时针方向形成 D.曝光时间为24小时
22.该日晷的错误在于( )
A.晷针指向 B.晷针长度 C.晷盘倾角 D.晷盘大小
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下图示意使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鸦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则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23.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 )
A.顺时针旋转45° B.顺时针旋转90°
C.逆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90°
24.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 )
A.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B.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
C.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 D.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A B C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C C C A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A C B
1.A 2.D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甲、乙两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N”的位置可知,图甲正确,图乙错误,A正确,B错误;丙、丁两图为两极上空地球俯视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呈顺时针,丙、丁两图错误,C、D错误。故选A。
第2题,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即23时56分4秒,故再次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6月30日20时56分4秒,D正确。故选D。
3.D 4.A
由题意可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说明此时实际日地距离小于日地平均距离且二者差值最大,即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④处。第10题,由上题可知,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同理,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大值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日地距平比由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期间,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正确、D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不变,线速度与纬度和海拔有关,与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位置无关,B、C错误。
5.B 6.C
【解析】5.读图可知,P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Q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L和S代表的角度即为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5°,故选B。
6.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P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至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次年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7.D 8.A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发射场的纬度越低,卫星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越大。文昌纬度最低,故选D。
第8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在5月30日发射的。读图2可知,丁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可知,甲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丙太阳直射赤道,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5月30日介于甲3月21日至乙6月22日之间,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A。
9.B 10.D
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海拔。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主导因素是纬度,其次是海拔。读图可知,a点线速度明显小于c点,可知a点纬度较高,A错误;b点的海拔比c点高,但是线速度小,说明b点纬度比c点高,B正确;c点海拔高于d点,但线速度小于d点,可知c点纬度更高,C错误;图中可直接看出d点地势高于a点,D错误。故选B。
第6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海拔。同纬度地区,海拔不同,线速度不同,A错误;同一经线地区,纬度较高地区可能由于海拔高导致线速度大于纬度较低地区,B错误;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C错误;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故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D正确。故选D。
11.D 12.A
航天发射场的选址主要受地理纬度、气象条件、火箭航区及地区的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邻首都,人口密度大,并非优势,A错误;我国内陆地区的航天发射场都具备能见度高的自然条件,B错误;我国的文昌发射场也具备临海条件,这一条件并非奥博克地区独有,C错误;奥博克地区的地理纬度比我国国内航天发射场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火箭发射时初速度快,D正确。故选D。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且向两极减小,并受地势起伏的影响,但相对于地球半径而言,地势起伏的影响可忽略。赤道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约为1670km/h,南北纬30°附近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约为1447km/h.奥博克地区地处12°N附近,自转线速度小于赤道地区,大于30°N地区,并且与30°N相比,12°N更接近赤道,线速度与赤道地区更为接近,因此可推测出奥博克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接近1600km/h,A正确。故选A。
13.C 14.C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自转。从材料信息可知,拍摄地点位于北京,拍摄时间为11月。若出现丁图的同心圆恒星运动轨迹(圆心为北极星),只能是朝正北方向,因为地球是围绕地轴自转的,丁图的圆心为北极星,丁对应北;进而可推断丙是朝正南方拍摄所得;向北为大半圆,向南为小半圆,可以判断甲朝向东,乙朝向西。第16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实践力。11月的北京夜晚温度较低,需要携带防风保暖的衣具,①对;照明良好的城郊,其光源会干扰星空拍摄,②错;靠近林木稀疏的野外,植被的遮挡、干扰作用弱,利于星空拍摄,③对;地势平坦的谷地,会受到周围山地的阻挡,不利于拍摄,④错。
15.C 16.C
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纬线是26.5°,即黄赤交角是26.5°,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3.5°。第12题,若移动轨迹是③,则黄赤交角是20.5°,南、北回归线度数是20.5°,与②相比,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长城站本来就无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热带范围变小,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会向低纬移动,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变大,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C正确;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不变,仍是东南,D错误。
17.A 18.A
从图中看出P点表示地球在近日点附近。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第6题,11月11日地球在秋分日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
19.C 20.C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a中N点时,公转速度最慢,为7月初,地球位于图b公转轨道的丙点(远日点附近)附近,所以C正确。第4题,地球公转到甲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北京正值冬季;太阳黑子数不随季节变化;甲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地球自转速度和其他三点相同。
21.C 22.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图中星轨是朝向北极星(图片右上角)连续拍摄的周围恒星的视运动轨迹,并不是恒星真实运动轨迹,A错误;白天太阳光较强,其他恒星难以观测,应在夜晚光线暗时才能拍摄清晰的星轨,B错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假若地球静止,在北半球仰望北极星,拍摄的该图星轨应围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C正确;地球自转周期接近24小时,但图中星轨仅显示出绕北极星约90°夹角,因此曝光时间约6小时,D错误。第2题,赤道式日晷的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与晷面垂直,因此晷针应与地轴平行,即晷针顶部应指向北极星,图中晷针指向与北极星方位相反,因此,A项符合题意。晷针长度和晷盘大小变动不影响结果;晷针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晷盘倾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图中晷盘倾角大小合理,但朝上的晷面应该朝向正北。
23.C 24.B
北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地球上观看星星的位置会呈逆时针旋转,由题意可知,星晷定时主要朝向北极星,且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h,故3小时后,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逆时针旋转45°,故C正确。故选C。
第16题,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有关,不是因为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故A错误;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导致斗柄的位置相对北极星发生位移,导致斗柄的指向发生季节性变迁,故B正确;地球公转速度年变化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无关,故C错误;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不会导致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发生季节变迁,故D错误。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