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 轴对称及其性质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1 轴对称及其性质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1.1 轴对称及其性质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如图,由5个“○”和3个“□”组成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该直线是( )
A. B. C. D.
3.如图,与关于直线对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直线与垂直 B.
C. D.
4.如图,将长方形沿翻折,使点C、D分别落在点H和边上的点G处,若,则( )
A. B. C. D.
5.如图,和关于直线l对称,直线l与相交于点O,若,,,则五边形的周长为( )
A. B. C. D.
6.如图,将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折叠,使得点B恰好落到纸片边缘上的点处,折痕为,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1)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
(2)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角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3)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关于直线对称,
(4)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它们的对应点一定位于对称轴的两侧.
8.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沿图中虚线剪开后,能拼成下列四个图形,则其中不能看成是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 .(填序号)
9.如图,已知点M是内一点,分别作出点M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分别交于点D,交于点E,若,则的周长为 .
10.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几何中可以得到新的解读,如图将纸片沿折叠,使点A落在点处,交于点P,若且,则的度数为 °.
1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点A落在边上的点处,点B落在点处,与交于点G,若,则的度数为 .
12.如图,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则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3.如图,与关于直线对称,且,.

(1)若点B到直线l的距离为4,则B,E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
(2)求的度数
14.如图,在四边形中,, E为边上一点,将四边形沿折叠(为折痕),使点B与点F重合,平分交于点M,过点M作交于点N.
(1)试说明.
(2)若,求的度数.
15.如图,在中,点B与点C关于直线对称,直线分别与边相交于点D,E,连接若的周长为18,的周长为32,求的长.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C B B
1.B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作答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由5个“○”和3个“□”组成的图形仅关于对称.
故选:C.
3.C
【分析】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解:∵与关于直线对称,
∴△ABC≌△DEF,直线与垂直
∴,,
∴选项A,B,D正确,
而,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4.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
∴.
又∵长方形,
∴,
∴.
故选:C.
5.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直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再用周长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正确得出对应线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解:和关于直线l对称,直线l与相交于点O,
,,.
,,,
,,.
五边形的周长为:.
故选:.
6.B
【分析】根据得到,根据折叠的性质,得,结合,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阶梯的关键.
【详解】解:∵,
∴,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
∵,
∴.
故选:B.
7.1
【分析】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对应线段的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据此对各说法依次分析即可.
【详解】解:(1)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故原说法正确;
(2)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故原说法错误;
(3)对应点的连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且到直线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关于直线对称,故原说法错误;
(4)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它们的对应点不一定位于对称轴的两侧,故原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的只有1个.
故答案为:1.
8.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③④都可以沿一条竖直线翻折,使左右重合,所以都可以看出轴对称变换,
而②不是轴对称变换,
故答案为:②.
9.10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根据对称轴的意义,可以求出,,,可以求出的周长.
【详解】解:∵点M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
∴的周长,
故答案为:10.
10.95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出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的度数,进而得出的度数.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求出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图形折叠的性质可知,,
∵,
∴,
∵,
∴,
∵,
∴,

∴,
∴.
故答案为:95.
1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折叠得到,,再根据,可得.
【详解】解:∵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点A落在边上的点处,点B落在点处,
∴,,
∵,
∴,
∴,
故答案为:.
1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连接,标注交点,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共线,,,,,再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连接,标注交点,
∵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共线,,,,,
∴,
故答案为:
13.(1)8
(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熟知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4,据此得出结论;
(2)根据与关于直线对称,且可知,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与关于直线对称,点到直线的距离为4,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4,
,两点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8;
(2)解:与关于直线对称,且,,


14.(1)见解析
(2)
【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又由可得,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
(2)由,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详解】(1)解:由折叠知.
∵平分,
∴.
∵.
∴,
∴,
∵,
∴,
∴,
∴.
(2)解:∵,,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7
【分析】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据此可得,再利用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可得BC的长,进而得出CE的长.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掌握其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点B与点C关于直线对称,直线分别与边相交于点D,E,


∵的周长为18,的周长为32,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