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幸福186教联体七年级一、积累与应用(20分)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七年级学生举办了“自然界中的语文之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一4题。(6分)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A)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里还有把终年z心()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古人用他们的诗文雅兴,在大雪缤纷中让人喜出望外;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B)语文好比甘泉,灌溉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得到滋润:语文好比阳光,驱散我们内心的阴霾,使我们感到温暖:语文好比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使我们找到且标。(C)你只要用心品味,徜徉于语文的世界,也会发现它的神奇魅力。热爱语文吧,它将让你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如食美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粗犷骨髓2、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zhù蓄jue别3、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2分)A、文中A处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夏季暴雨中万物勃勃的生命力。B、小文认为要想读出语文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要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文中B处画横线的句子。C、文中加点的“落叶”“断肠人”是名词,“植入”“表达”是动词。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内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B.《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不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D.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不只是表现母爱,更有儿子的悔恨和愧疚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感悟。6、请你根据语境,写出相对应的诗词名句。(8分)我们在阅读古诗时不仅可以领略到优美的诗境,更可以与诗人一起尝尽人生百味,读《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一起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江月秋景;读《观沧海》陪曹操登上碣石,欣赏“水何澹澹,(2)”的山水动静之景;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诗人借明月向友人寄相思的牵挂:“(3)(4)读《天净沙·秋思》,感慨马致远“(5)(6)”的游子之悲;读《论语十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