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焦耳定律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4 焦耳定律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4节 焦耳定律
知识点1 电流的热效应
1.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科研人员为运动员提供了带电源的智能控温加热手套,如图所示。下列与加热手套工作原理相同的用电器是( C )
A.电灯 B.电风扇
C.电饭锅 D.洗衣机
2.生活中,许多用电器接通电源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电流通过导体时 电 能转化为 内 能,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该效应最先由英国科学家 焦耳 研究发现。
知识点2 电热与电阻、电流的关系
3.小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的某种液体,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1)实验中液体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来反映的,这运用了 转换法 (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的物理思想。
(2)现有水和煤油两种液体可供选择,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利应该选用 煤油 (选填“水”或“煤油”)来做实验,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较大。
(3)实验中将两瓶中的电阻丝串联,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两根电阻丝的 电流和通电时间 相等。实验中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比乙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慢,这说明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 电阻 有关。
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两瓶煤油的质量要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闭合开关后,电阻丝发热,其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做功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电阻丝的内能;
(2)按图中方法进行实验时,观察到在相同的时间内,C瓶煤油比D瓶煤油的温度上升更多,这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 电流 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将图中R3换成阻值更 小 (选填“大”或“小”)的电阻。
5.下列 甲 装置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它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主要是因为: 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 。
  
知识点3 焦耳定律
6.若通过电阻为5 Ω的电阻R的电流为1 A,则通电1 min,R产生的热量为 300 J。
7.(2023·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是超市常用的塑料袋封口夹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5 V,电热丝R阻值为1 Ω。闭合开关S,电热丝温度升高,利用电流的 热 效应实现高温封口,3 s内产生的热量为 75 J。若使用时总把塑料袋烫坏,可以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热丝的阻值。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闭合开关S,则通电100 s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 10 J。
知识点4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9.下列家用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是( B )
A.电熨斗 B.微波炉
C.电饭锅 D.电烤箱
10.电流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B )
A.电视机两边有散热窗
B.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C.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电脑内置有小风扇
11.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端电压之比为3∶2。关于二者产生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两电阻产生热量相同
B.没有通电时间,无法比较产生热量多少
C.两电阻产生热量之比为2∶3
D.两电阻产生热量之比为3∶2
12.一台标有“5 V 2.5 W”的带有USB接口的小电风扇,线圈电阻为1 Ω,正常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是 150 J,产生的热量是 15 J。
13.(2024·重庆綦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小吴同学自制的调光小台灯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3 V,R是调节亮度的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灯L标有“2.5 V 0.5 W”字样。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2.5 Ω。灯L正常发光时,变阻器R工作10 min产生的热量为 60 J。
14.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只有半张扑克牌大小,工作时发热显著,常采用散热片与风扇组合冷却,某电脑CPU的功率为90 W,其中发热功率占8%,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是0.8 kg。若工作半小时,产生热量 12_960 J,这些热量可使散热器温度升高 41.5 ℃。[铜的比热容为0.39×103 J/(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5.(2024·山东枣庄滕州市一模)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是20 Ω。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P-R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当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 A,保持滑片在最右端不动,通电10 s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 4 J。
 
16.(2024·重庆沙坪坝区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灯泡L标有“6 V 3 W”的字样(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75 A。求:
(1)灯泡的电阻;
(2)通电10 s,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
(1)由P=可知,灯泡的电阻:RL===12 Ω;
(2)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的总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和电阻R两端的电压均为3 V,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0.25 A,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的电流:IR=I-IL′=0.75 A-0.25 A=0.5 A,
通电10 s,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Q=WR=UIRt=3 V×0.5 A×10 s=15 J。
17.(2025·重庆九龙坡区模拟)母亲节时,小涵同学送给妈妈一个电热杯。电热杯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功能,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加热元件,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为5 V,R1=5 Ω,R2=10 Ω。
(1)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中的电流;
(2)开关S1、S2均闭合,5 min电热杯产生的热量。
(1)由图知,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1=5 Ω接入电路,
电路中电流I1===1 A;
(2)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此时通过R1的电流仍为I1=1 A,通过R2的电流I2===0.5 A,
则干路电流I=I1+I2=1 A+0.5 A=1.5 A;
5 min电热杯产生的热量Q=W=UIt=5 V×1.5 A×5×60 s=2 250 J。第4节 焦耳定律
知识点1 电流的热效应
1.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科研人员为运动员提供了带电源的智能控温加热手套,如图所示。下列与加热手套工作原理相同的用电器是( )
A.电灯 B.电风扇
C.电饭锅 D.洗衣机
2.生活中,许多用电器接通电源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电流通过导体时 能转化为 能,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该效应最先由英国科学家 研究发现。
知识点2 电热与电阻、电流的关系
3.小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的某种液体,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1)实验中液体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运用了 (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的物理思想。
(2)现有水和煤油两种液体可供选择,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利应该选用 (选填“水”或“煤油”)来做实验,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3)实验中将两瓶中的电阻丝串联,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两根电阻丝的 相等。实验中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比乙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慢,这说明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 有关。
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两瓶煤油的质量要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闭合开关后,电阻丝发热,其内能增加,这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电阻丝的内能;
(2)按图中方法进行实验时,观察到在相同的时间内,C瓶煤油比D瓶煤油的温度上升更多,这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 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将图中R3换成阻值更 (选填“大”或“小”)的电阻。
5.下列 装置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它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主要是因为: 。
  
知识点3 焦耳定律
6.若通过电阻为5 Ω的电阻R的电流为1 A,则通电1 min,R产生的热量为 J。
7.(2023·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是超市常用的塑料袋封口夹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5 V,电热丝R阻值为1 Ω。闭合开关S,电热丝温度升高,利用电流的 效应实现高温封口,3 s内产生的热量为 J。若使用时总把塑料袋烫坏,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热丝的阻值。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闭合开关S,则通电100 s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 J。
知识点4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9.下列家用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是( )
A.电熨斗 B.微波炉
C.电饭锅 D.电烤箱
10.电流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电视机两边有散热窗
B.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C.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电脑内置有小风扇
11.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端电压之比为3∶2。关于二者产生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电阻产生热量相同
B.没有通电时间,无法比较产生热量多少
C.两电阻产生热量之比为2∶3
D.两电阻产生热量之比为3∶2
12.一台标有“5 V 2.5 W”的带有USB接口的小电风扇,线圈电阻为1 Ω,正常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是 J,产生的热量是 J。
13.(2024·重庆綦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小吴同学自制的调光小台灯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3 V,R是调节亮度的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灯L标有“2.5 V 0.5 W”字样。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当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灯L正常发光时,变阻器R工作10 min产生的热量为 J。
14.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只有半张扑克牌大小,工作时发热显著,常采用散热片与风扇组合冷却,某电脑CPU的功率为90 W,其中发热功率占8%,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是0.8 kg。若工作半小时,产生热量 _ J,这些热量可使散热器温度升高 ℃。[铜的比热容为0.39×103 J/(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5.(2024·山东枣庄滕州市一模)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是20 Ω。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P-R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当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保持滑片在最右端不动,通电10 s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 J。
 
16.(2024·重庆沙坪坝区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灯泡L标有“6 V 3 W”的字样(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75 A。求:
(1)灯泡的电阻;
(2)通电10 s,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
17.(2025·重庆九龙坡区模拟)母亲节时,小涵同学送给妈妈一个电热杯。电热杯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功能,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加热元件,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为5 V,R1=5 Ω,R2=10 Ω。
(1)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中的电流;
(2)开关S1、S2均闭合,5 min电热杯产生的热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