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检测卷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检测卷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检测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8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家用电器的物理量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 A
B.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5 A
C.两节新干电池的总电压约为3 V
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压约为380 V
2.目前,制造手机芯片的材料主要为( )
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3.小明在实验室里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此电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B.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C.若灯L1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灯L2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3 V
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5.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灯L1较暗,灯L2较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2的示数
B.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
C.电压表V1的示数大于电压表V2的示数
D.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过程中,灯突然熄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则故障不可能是( )
A.电流表接线松开 B.小灯泡L断路
C.滑动变阻器R断路 D.开关S接触不良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5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1.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6.6 V
B.灯L1两端的电压是3.4 V
C.把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则灯L1、L2都发光
D.把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灯L1、L2都发光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可以同时是电流表
B.如果甲、乙、丙是电压表,当开关S1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U丙>U乙
C.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则乙表的示数小于丙表的示数
D.如果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开关S1断开时形成串联电路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1分,共14分)
9.自制的盐水电池如图所示,当用电压表测该电池两端的电压时,锌片是该电池的 (选填“正”或“负”)极;该电压对人体来说 (选填“是”或“不是”)安全电压。
10.小明收集了很多材料和长度都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铅笔芯。如图所示,是他用身边的器材自制的简易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夹子A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应该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夹子A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他发现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他应该调换更 (选填“粗”或“细”)的铅笔芯来做实验。
11.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 V;滑动变阻器以图乙所示方式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粗导体的电阻 细导体的电阻,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 V,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若断开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6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 V,电源电压为10 V,则L1两端的电压是 V。断开开关时,电压表V1的示数 (选填“>”“<”或“=”)电压表V2的示数。
15.(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能发光,请在圆圈内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
(2)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①两灯并联;②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电流表选0~0.6 A测量范围);③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灯L2的电流且其滑片向左移动时,灯L2变亮。
三、实验探究题(第16题7分,第17题7分,第18题7分,共21分)
16.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 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2)小明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两灯就亮了,则小明在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 。
(3)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纠正后得到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 。
(4)实验结束前,小明发现L2熄灭了,但L1仍然发光,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L2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
17.某兴趣小组要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分别将a、b、c、d四根电阻丝接入电路,得到表格所示的数据。
   
导体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电流大小( )
a 0.5 0.4 锰铜合金 0.20
b 0.5 0.4 镍铬合金 0.16
c 0.5 0.2 镍铬合金 0.08
d 1.0 0.4 镍铬合金 0.04
(1)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间接比较导线电阻大小的;
(2)若分别将电阻丝a、b接入电路,这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阻丝a的阻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阻丝b的阻值。
(3)为了验证“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可将导体 (填导体编号)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
(4)分别选用编号为b、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 (选填“大”或“小”)。
(5)小明在实验中将导体d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比将导体d全部接入电路时的示数大,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这种做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1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不同位置,两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但亮度总是相同,且两电压表的示数总是相同。请指出小明实验中的不足是 。
(2)实验过程中,小明不慎将L1的玻璃外壳碰碎了,发现L1几乎不发光,但L2比以前更亮。小明想探究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灯丝的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明查看了玻璃外壳碰碎前记录的数据,发现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时,L1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20 V和0.20 A;玻璃外壳碰碎后,在图甲中将滑片移至中点,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0.4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电阻 (选填“变大”或“变小”)。
(3)为进一步探究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阻值变化特点,利用图甲电路对L1、L2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发现:L2的电阻 (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电阻。
灯泡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L1、L2 电流I/A 0.16 0.18 0.20 0.22 0.24 0.25
L1 电压U1/V 0.20 0.23 0.30 0.41 0.52 0.55
L2 电压U2/V 0.78 1.00 1.20 1.50 1.80 2.10
(4)实验中,小明对着L1吹气,发现L1电压变小、电流变大,说明吹气加快L1灯丝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其散热速度,从而使灯丝温度 ,电阻发生变化。由此推断,玻璃外壳可能起到 作用。
(5)细心的小明还发现,如图丙灯丝呈螺旋状,便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将灯丝设计成螺旋状?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写出一点即可)。
四、计算论述题(第19题5分,第20题8分,第21题8分,共21分)
19.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9 V,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通过L2的电流为2.5 A,则:
(1)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2)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问:
    
(1)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若灯泡L2的灯丝烧断,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21.如图甲所示电路,V1、V2是两个相同的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灯泡L1和L2都发光,这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相同,均如图乙所示。
  
(1)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若将灯泡L1和L2改接为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和L2都发光,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 A,流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 A,求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及L1两端的电压。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检测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8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家用电器的物理量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C )
A.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 A
B.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5 A
C.两节新干电池的总电压约为3 V
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压约为380 V
2.目前,制造手机芯片的材料主要为( C )
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3.小明在实验室里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此电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B.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C.若灯L1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灯L2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3 V
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5.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灯L1较暗,灯L2较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压表V1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2的示数
B.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
C.电压表V1的示数大于电压表V2的示数
D.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过程中,灯突然熄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则故障不可能是( B )
A.电流表接线松开 B.小灯泡L断路
C.滑动变阻器R断路 D.开关S接触不良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5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1.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源电压是6.6 V
B.灯L1两端的电压是3.4 V
C.把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则灯L1、L2都发光
D.把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灯L1、L2都发光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可以同时是电流表
B.如果甲、乙、丙是电压表,当开关S1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U丙>U乙
C.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则乙表的示数小于丙表的示数
D.如果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开关S1断开时形成串联电路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1分,共14分)
9.自制的盐水电池如图所示,当用电压表测该电池两端的电压时,锌片是该电池的 负 (选填“正”或“负”)极;该电压对人体来说 是 (选填“是”或“不是”)安全电压。
10.小明收集了很多材料和长度都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铅笔芯。如图所示,是他用身边的器材自制的简易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夹子A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应该 变亮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夹子A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他发现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他应该调换更 细 (选填“粗”或“细”)的铅笔芯来做实验。
11.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 2.3 V;滑动变阻器以图乙所示方式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中粗导体的电阻 小于 细导体的电阻,通过粗导体的电流 等于 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 V,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2 V;若断开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6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 V,电源电压为10 V,则L1两端的电压是 1 V。断开开关时,电压表V1的示数 = (选填“>”“<”或“=”)电压表V2的示数。
15.(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能发光,请在圆圈内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
(2)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①两灯并联;②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电流表选0~0.6 A测量范围);③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灯L2的电流且其滑片向左移动时,灯L2变亮。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第16题7分,第17题7分,第18题7分,共21分)
16.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 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如图所示:
(2)小明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两灯就亮了,则小明在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
(3)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2.6 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未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纠正后得到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
(4)实验结束前,小明发现L2熄灭了,但L1仍然发光,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L2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L2断路 。
17.某兴趣小组要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分别将a、b、c、d四根电阻丝接入电路,得到表格所示的数据。
   
导体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电流大小(A)
a 0.5 0.4 锰铜合金 0.20
b 0.5 0.4 镍铬合金 0.16
c 0.5 0.2 镍铬合金 0.08
d 1.0 0.4 镍铬合金 0.04
(1)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电流表示数 间接比较导线电阻大小的;
(2)若分别将电阻丝a、b接入电路,这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材料 的关系;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阻丝a的阻值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阻丝b的阻值。
(3)为了验证“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可将导体 b、d (填导体编号)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
(4)分别选用编号为b、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 小 (选填“大”或“小”)。
(5)小明在实验中将导体d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比将导体d全部接入电路时的示数大,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这种做法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电阻丝的长度不变 。
1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不同位置,两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但亮度总是相同,且两电压表的示数总是相同。请指出小明实验中的不足是 选择了规格相同的两个灯泡 。
(2)实验过程中,小明不慎将L1的玻璃外壳碰碎了,发现L1几乎不发光,但L2比以前更亮。小明想探究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灯丝的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明查看了玻璃外壳碰碎前记录的数据,发现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时,L1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20 V和0.20 A;玻璃外壳碰碎后,在图甲中将滑片移至中点,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0.4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0.22 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电阻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
(3)为进一步探究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阻值变化特点,利用图甲电路对L1、L2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发现:L2的电阻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外壳破碎后L1的电阻。
灯泡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L1、L2 电流I/A 0.16 0.18 0.20 0.22 0.24 0.25
L1 电压U1/V 0.20 0.23 0.30 0.41 0.52 0.55
L2 电压U2/V 0.78 1.00 1.20 1.50 1.80 2.10
(4)实验中,小明对着L1吹气,发现L1电压变小、电流变大,说明吹气加快L1灯丝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其散热速度,从而使灯丝温度 降低 ,电阻发生变化。由此推断,玻璃外壳可能起到 隔热保温 作用。
(5)细心的小明还发现,如图丙灯丝呈螺旋状,便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将灯丝设计成螺旋状?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增大灯丝的长度 (写出一点即可)。
四、计算论述题(第19题5分,第20题8分,第21题8分,共21分)
19.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9 V,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通过L2的电流为2.5 A,则:
(1)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2)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可知: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即I1=I2=2.5 A;
(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V1测量L1两端的电压,V2测量L2两端的电压,
故L1两端的电压为6 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L2两端的电压
U2=U-U1=9 V-6 V=3 V。
2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问:
    
(1)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若灯泡L2的灯丝烧断,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1)由题图甲可知,两灯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两灯两端的电压
U1=U2=U=4.5 V;
(2)题图甲中,A1测干路电流,A2测L2支路的电流,
由题图乙和丙知,A1使用0~3 A测量范围,示数为0.7 A,即干路电流为0.7 A,
A2使用0~0.6 A测量范围,示数为0.38 A,即通过L2的电流为0.38 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L1的电流
I1=I-I2=0.7 A-0.38 A=0.32 A;
(3)若灯泡L2的灯丝烧断,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0,只有L1接入电路中,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此时电流表A1测通过L1的电流,其示数为0.32 A。
21.如图甲所示电路,V1、V2是两个相同的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灯泡L1和L2都发光,这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相同,均如图乙所示。
    
(1)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若将灯泡L1和L2改接为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和L2都发光,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 A,流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 A,求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及L1两端的电压。
(1)由题图甲可知,灯泡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
两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由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则电压表V1的示数大于电压表V2的示数,
由题图乙可知,电压表V1的测量范围为0~15 V,分度值是0.5 V,示数为6 V,即电源电压为U=6 V,
电压表V2的测量范围是0~3 V,分度值是0.1 V,示数是1.2 V,即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1.2 V,
所以灯泡L2两端的电压
U2=U-U1=6 V-1.2 V=4.8 V;
(2)由题图丙可知,灯泡L1与L2并联,电流表A1测流过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已知电流表A2的示数为I=0.8 A,流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0.5 A,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流过L1的电流,即电流表A1的示数I1=I-I2=0.8 A-0.5 A=0.3 A;
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灯L1两端的电压为U1=U=6 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