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国际联盟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国际联盟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月度作业参考答案 2025.9
1.润 映 niàng ch n
2.“篷”改为“蓬” “壤”改为“嚷”
3.河畔春水 天空春声
4.略
5.C 元代
6.C
7.①栏目二示例:小荷尖尖角 ②栏目四示例:雪花那个飘
8.尊敬的家长:您好!班级定于本周五下午举办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阅读交流活动,需推迟15分钟放学,请妥善安排接孩子时间。谢谢。
9.末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荒凉大漠的无际无涯的特点,渲染了景色的苍凉、悲壮,烘托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任意三点即可)
10.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
11. ①遇到 ②惊恐,害怕 ③逃走,离开 ④到
12. 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与蟒争/竟曳兄出
13. (弟弟)看到哥哥被蛇咬,于是愤怒地拿出砍柴的斧头砍蟒蛇的头。
14. 弟弟非常勇敢,砍了蛇头后又把哥哥从蛇口中拽出来。
15.《猫·狗·鼠》。十。
16.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17.对“正人君子们”辛辣地嘲骂,强烈的愤慨之情。
18.B
19.①早餐可以喝牛奶或豆浆,蛋类鱼类肉类,搭配些蔬菜水果再加上一些坚果。
②豆浆和牛奶少放糖,蛋类鱼类肉类和蔬菜的烹调,少油少盐。
20.磨浆 煮浆 滤渣 加入凝固剂(点卤)
21. ①瓜脸女子承诺如果鱼汤味道一般算自己请客;②感到意外;③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④恍然大悟。
22. ①诚实友善。如跟陈八碗坦言自己的家境、打工缘由及鱼头汤鲜美的奥秘;体惜老板困境,毅然点菜上饭,让老板开张;笑脸待人,嘴巴爽甜。②勤快能干。初到小店,即主动帮助老板洗菜、切菜、端菜;见店子生意萧条,便热情推荐“鱼头汤”,暗地加入秘方,使店子生意日益兴隆。③知恩图报。老板给她加工钱,她说老板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儿子刚进北京读书,便特地上门答谢店老板几年前的帮助;“一汤陈”重新开业。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很高的工钱。④能说会道。她招待顾客时嘴巴爽甜,热情推荐“鱼头汤”。 (答出2点即可)
23. 属于动作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不仅感谢女人给他老板的自信,还特意在他店里消费的图报心理。
24. ①本文讲述了市场竞争中“一汤陈”兴衰重振的故事,标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②以“一汤陈”贯穿全文,是本文的线索;③简短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④突出鱼头汤的招牌效应;⑤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希望能传递历史传承,不忘传统技艺。(答出4点即可)七年级语文月度作业 2025.9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小语在春日踏青后,写下一段描写春天的文段与同学们分享,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练习。(8分)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rùn 的气息,冬蛰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抖擞,展现出一派篷勃盎然的生机。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相yìng生辉。春在天空,鸟声应和,婉转悦耳,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春在果园,红杏流火, 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壤,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如此美景,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醇美。令人陶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湿rùn( ) 相yìng生辉( ) 酝酿( ) 醇美(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改为 改为
语段依次描绘了田畴春意、 、 、果园春色四幅图景。(4分)
4.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9分)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①________________”(《春》),捧起书,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世界,品读描写景物的佳句,体味悠悠诗情。曹操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王湾船行江中,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对偶精妙,情绪饱满;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用“④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达天涯游子的孤独惆怅;李白在诗中用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与慰藉。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D.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观沧海》等。
七年级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一项是(3分)( )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炽热的情感。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人生几十年,让我们以满腔热忱投入到阅读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称的中华儿女。
①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②郭沫诺的“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③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
7.班级要举行“文学与四季”手抄报评比活动。张磊同学编辑的手抄报名为“四季沐歌”,围绕四季他准备设计四个栏目,请仿照已经拟好的栏目名称,帮助他补充好另外两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
栏目一:青青河边草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栏目三:八月桂花香 栏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手抄报评比,班主任决定在本周五下午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阅读交流活动,需推迟15分钟放学。请你帮助班主任老师拟一条手机短信,群发到班级群告知家长。(3分)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古诗阅读(5分)
碛中作①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②,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①这首诗是岑参赴安西途中经过大沙漠时所作。碛(qì):沙漠。②天:形容极西的地方。
9.本诗末句以景结情,请赏析其妙处。(3分)

10.全诗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噫!农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
(选自《聊斋志异》,有改动)
11.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遇到巨蟒( ) (2)弟初骇欲奔 ( )
(3)蟒亦负痛去 ( ) (4)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 )
12. 用“/ ”给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断句(标两处)。(2分)
弟 急 极 无 计 乃 两 手 持 兄 足 与 蟒 争 竟 曳 兄 出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
译文
14. 结合选段内容,分析“弟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

(三)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5.这段文字选自 (文章名)。《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集,共 篇。(4分)
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7.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围绕“健康生活”这一主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大豆及其制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E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等发病风险,还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
材料二
11~13岁学龄儿童能量需要水平
第一层谷薯类食物 每天摄入谷类225~25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30~70g;每天摄入薯类25~50g。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食物 每天蔬菜摄入量400~450g,水果200~300g。
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 每天摄入畜禽肉50g,水产品50g,蛋类40~50g。
第四层奶类、大豆和坚果 每天应至少摄入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及奶制品。每周摄入大豆105g,其他豆制品摄入量需按蛋白质含量与大豆进行折算。每周摄入坚果50~70g。
第五层烹调油和盐 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g,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g。
材料三
筛选清洗后的大豆,用水浸泡几个小时,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将浸泡后的大豆加水研磨成豆浆。将磨成的生豆浆煮成熟豆浆。用纱布或专用设备进行过滤,去除豆渣。也可以在磨浆后先进行过滤,再将生豆浆煮熟。先煮熟再过滤被称为熟浆工艺,先过滤再煮熟被称为生浆工艺。有研究人员曾以多个大豆品种为原料,分别采用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制作豆腐,结果表明,熟浆工艺能更好地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而且豆腐的出品率及品质特性也比生浆工艺要好。将凝固剂缓慢加到煮好的豆浆中,边加边搅拌,豆浆会慢慢凝结成豆腐花。将豆腐花放入铺好纱布的豆腐模具中,把纱布裹好,上面放上重物或使用其他方式加压,压出里面的水,豆腐就压制成型了。
18.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豆及其制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摄入。
B.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多样化饮食主要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 动物性食物、以及奶类、大豆和坚果等四类食物。
C.学龄儿童每天仅需摄入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及奶制品,每周摄入大豆或其他豆制品105g,每周摄入坚果50~70g即可。
D.实验表明,无论用哪个大豆品种作为原料,无论采用哪种工艺对豆腐的 营养成分、出品率及其品质特性都没有影响。
19.班级同学想要自己搭配一下早餐,请根据材料给他两点建议。(4分)

20.班级同学对如何制作豆腐产生了兴趣,根据材料三,请你写出豆腐制作的操作步骤。(4分)
浸泡→( )→( )→( )→( )→入模压重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莱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加点。”“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王琼华,有删改)
21. 细读文章第⑦— 段,填写下表。(4分)
相关情节 陈八碗的心理
① 吃了一惊
客人们喝鱼头汤连声叫好 ②
③ 莫名其妙
瓜脸女子说出鱼头汤好喝的原因 ④
22. 结合选文说说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4分)

23.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说,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

24.小说标题“一汤陈”有什么作用?(4分)

三、作文(60+3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本《山海经》,解除了迅哥对长妈妈的误会;一片菊花寄托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物虽微,事虽小,真意在其中。那什么触动了你?为什么触动了你?你从中懂得了些什么?
请以“触动心弦的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