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月度作业 2025.9(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A.摧枯拉朽,锐不可当;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B.鹤立鸡群,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衷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______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C.入木三分。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国耻,那D.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诘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当然,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让我们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锐不可当 ②dān精竭虑 (2)阅读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英勇善战”“鹤立鸡群”“殚精竭虑”“中华崛起”的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B.“为了那惊天一着”中“为了”“那”分别是“介词”“代词”。C.“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诘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该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D.“当然,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让我们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该句标点使用有误。(3)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相关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表达了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以及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B.《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吴均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C.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的新闻体裁是通讯,比如《一着惊海天》;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新闻体裁是新闻评论,比如《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D.《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三峡四季山水,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练、生动。3.古诗文默写。(9分)读诗文,就是领略山川之美。郦道元看三峡,颂山之连绵高耸,“两岸连山,① ”。“② ,隐天蔽日。”;③“ ,良多趣味。”是三峡秋意颇浓的清冷之美。陶弘景看到了“两岸石壁,④ ”的色彩之美。看到了“⑤ ,⑥ ”的俯仰之美。读诗文,也是体味古人情思。面对山川之美,陶弘景产生了隐逸山水之念,“自康乐以来,⑦ ”。面对凄寒的三峡秋景,郦道元借渔民 “⑧ ,⑨ ”的歌谣表现内心的悲凉。4.根据情境和要求,完成任务。(9分)(1)任务一: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如图)。请就标识中“长城”元素的象征意义及标识寓意阐述你的发现。(2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2025年5月13日)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2)任务二:在“追思抗战先烈”活动中,请你参照表格中示例,完成系列活动三的“名称”以及“内容与目的”。(3分)系列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与目的系列活动一:“光影留痕” 观看红色电影,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系列活动二:“书信追思” 品读红色家书,触摸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三:①“ ” ②(3)任务三:在“走近人工智能,尝试科学创新”活动中,校报记者前去采访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陈俊宇同学。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4分)校报记者:陈俊宇同学,① ?陈俊宇: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同学们,谢谢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校报记者:陈俊宇同学,② ?陈俊宇:我觉得创新实践首先要掌握科学知识,然后再动手实践,要特别重视在实践中获得的灵感。校报记者:感谢陈俊宇同学的分享,同时也预祝你再次取得好成绩。阅读鉴赏(58分)阅读名著名篇,完成5—7题。(11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点赞“红星”,品评人物形象。“红星”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焖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红星”2:他显然是中国人中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国记者 ,该书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 》。(3分)6.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4分)“红星”1: “红星”2:7.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的典型事例分析其形象特点。(不少于两点)(4分)(二)阅读古诗文,完成9—12题。(18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节选自《答谢中书书》)【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①,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②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敩③曳尾之龟④,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注释]①故事:办事的制度、例行的事。②冠盖:指使者。③敩:效法。④曳尾之龟:语出《庄子》,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丙】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南朝】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丁】白云泉【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8.请你参照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语境推断法 ①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字典查询法。A.<动>停止。 B.<动>住下。C.<动>阻止。 ② (只填字母)书问不绝 异课勾连法。如《三峡》:哀转久绝 ④武帝既早与之游 语境推断法。“诏许之”,根据句前“上表辞禄”,句后“止于句容之句曲山”,可推测为“答应”的意思。 ⑤9.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恩 礼 愈 笃 书 问 不 绝 冠 盖 相 望 屡 加 礼 聘。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划横线的句子。(4分)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②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11.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与白居易的《白云泉》中“白云”意象有何相似之处?请你做简要分析。(4分)12.结合《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和【甲】【乙】两文,说说陶弘景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三)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13—15题。(10分)【材料一】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对月亮抱有浓厚的感情。人类首先测出绝对距离的那个天体正是月亮。如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迄今为止,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在距离地球384400千米的月球上安放科学仪器,进行科学者考察,取回月岩样品,从而获得了大量有关月球的全新消息。中国也在2004年开始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无人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它利用所搭裁的科学仪器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进行多方位的探测,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探月,因为更新了探测设备并降低了绕月飞行的轨道高度,所以它的探测精度较前又有了提高。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携带了一辆可在月面上行驶的“玉兔号”月球车。“嫦娥三号”创造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并且拍摄了人类获得的最清晰的月面照片,它获得的大量科学数据,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但因“嫦娥三号”已圆满完成任务,“嫦娥四号”便可另作他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它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 (节选自《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有删减)【材料二】嫦娥五号“挖土”归来!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12月17日凌晨, 。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抵达内蒙古四子王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飞控现场旋即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宣布:“探月工程嫦娥5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而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标志着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能够从月球返回的一个先进国家的行列,也将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坚实基础。【材料三】月壤能种菜吗?答案是不能。与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但通过研究月壤,能进一步了解月球状态、物质含量、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新的信息,对研究太阳系有特殊的价值。此次嫦娥五号的采样点选择了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这是全新的采样区域,全新的样品研究,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应该能作出很多科研贡献。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研究月球样品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氦-3,氦-3是世界公认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据计算,100吨氦-3所能创造的能源,相当于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总量。氦-3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极少,全球已知且容易取用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早期探测结果表明,月球浅层的氮-3含量多达上百万吨,足够解决人类的能源之忧。 (《科技日报》有删改)13.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是新闻的电头,即交代消息来源,一般用来说明新闻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B.“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任务都是利用所搭载的科学仪器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进行多方位的探测,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C.“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在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D.与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因而不能用来种菜。14.阅读【材料二】的新闻内容,在【材料二】的横线上补充一句“导语”。(3分)15.读完三则材料,有人认为国家每年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来探月,没有什么意义,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要说说理由。(4分)(三)阅读文学类文本,回答14—17题。(19分)寒霜枝头柿子红①时至岁末,岁月微凉。薄雾中,黧黑枯瘦的枝头挂着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沉甸甸地压弯了纤细的树枝。一只停歌在枝头的寒鸦振翅远飞,柿子随之上下颤动。②阿婆的院子里有一株柿子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种下的,自我记事起,它就在那里。弯弯扭扭的枝丫几乎遮住了三分之一个院子,尤其是在秋去冬来之时,万物休,树叶落尽,黑黢黢的枝丫上密密麻麻挂满了被霜打红的柿子。③阿婆一生寒苦,出生在崇山峻岭里的一个小村落,家中姊妹众多,为了分担家庭重担,护弟弟妹妹们读书,她不得不休学在家,如花青春湮漫在一寸又一寸的田间地头。阿婆熬过漫长的饥荒岁月,挨过沉重的农耕生活。婚后,和阿公养育了一众儿女。无论生活如何艰苦,阿婆都维持着最大的体面,干净、整洁、勤劳、坚忍、乐观。生活终于到了平顺的时候,但儿女们就像鸟儿一般飞出了山坳坳,留阿婆孤零霉地守在那片故土上,那几间老房里,那一棵老柿子树旁。④小时候,每当柿子成熟时,阿婆就会带着我,拿着长长的竹竿在柿子树下敲柿子,“咚”!掉下一个,砸在泥地上,出现一个浅浅的小窝。我飞快地跑过去,用衣角擦擦泥,放进小竹篮里。阿婆笑盈盈地看着我,眼角的皱纹逐渐延伸,笑意像涟漪般在脸上一层层晕开。“慢点跑啊,慢点。”几个回合,小竹篮就满了。山间、屋前、树下都荡漾着欢乐的气氛。新摘的柿子不能吃,太涩。阿婆是搅柿子的能手,她搬出坛子,把硬柿子洗净,放入坛中。再加入盐水,压好坛盖,几天后,柿子就会变软。咬一口,柿子的甜,舞蹈在味蕾上,刻在记忆里,历久弥新。⑤彼时,阿公还在世时。两位老人在山中相互依偎,守护彼此。又是一年秋意浓,寒霜枝头柿子红。电话中,阿公对我说:“阿婆怕鸟偷柿子吃,经常拿着竹竿在树下照看哩。”老人们总盼着儿孙们放假能回老家,能吃上几个新鲜的柿子。山中岁月长,长不过绵长的牵挂,霜降露水重,重不过深沉的惦念。柿子树下那个苦苦等待的佝偻的身躯,在夕阳下被时光拉得老长老长。⑥霜起柿子红,柿柿如意,事事如意,只是世上事,焉能事事如意?柿子依旧年年红,可再也不见树下阿婆。⑦又是一年寒秋,院子里的柿子树上又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阿婆因为心梗毫无预兆地在那张木床上永远地睡去。面容安详、平和得宛如婴孩,辛劳、寒苦的一生由此终结。门前,瑟瑟山风吹落百叶,枝头柿子亦如鲜红的嘴唇,述说又一个生命萎落的故事。想起阿婆生前说,“地上走一个人,天上就多了一颗星星。人离去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枝头的柿子也像是一盏益次第点亮的灯笼,为阿婆照亮了西去的路。⑧柿子依旧年年红,阿婆却不在了,故乡也就远了。而今,拿起一枚超市里购得的柿子,透过阳光,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包裹的汁水和埋藏在果肉中的一条条纹路。顺着果肉中的纹路,似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回到了那一段段往日岁月,见到站在柿子树下微笑的阿婆。(选自2022年11月28日《齐鲁晚报》,有删改)1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4分)(1)小时候,阿婆带我敲柿子,给我们揽柿子吃。(2)(3)又一年寒秋,阿婆离世,柿子照亮阿婆西去的路。(4)1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阿婆笑盈盈地看着我,眼角的皱纹逐渐延伸,笑意像涟漪般在脸上一层层晕开。(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咬一口,柿子的甜,舞蹈在味蕾上,刻在记忆里,历久弥新。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顺着果肉中的纹路,似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回到了那一段段往日岁月,见到站在柿子树下微笑的阿婆”的理解。(4分)19.有人认为,第③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20.作文每逢节日来临,无论是学校的艺术节,还是传统的春节,又或是举国同庆的国庆节,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而每一个节日又都有属于它的美好味道,令人回味无穷。请以“节日里的甜”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请认真书写参考答案1.(1) dāng 殚 (2)B (3)C2. A3.略4.(9分)(1)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2)①示例:歌声缅怀 ②传唱红色歌曲,感受革命英烈的爱国精神(3)①此次大赛获奖,你想向同学们说些什么(或:此次大赛获奖,你有什么话要向同学们说吗)②示例:你觉得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开展创新实践呢?5. 美 埃德加 斯诺 西行漫记6.毛泽东 周恩来7.(任答两点即可)示例:毛泽东:①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南京悬赏20万买他的人头,而他却时常在大街上和农民聊天、身边最多有一位警卫员。②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他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③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毛泽东从小喜欢读书,熟读《三国》《水浒传》《西游记》,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后退学,给自己拟定了自修计划,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并且由始至终都认真执行着,每次他都是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到闭了门才出来。④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表现在每天工作十三四小时,然而生命时刻充满活力,身体仿佛如铁打的一般。这一切都与他小时候干过农活,在师范读书期间和好友故意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中去游泳等有关。周恩来:①温和文雅,平易近人: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与他同行。②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地用英语接待他,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看出他细心热情,考虑周到。③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周恩来和上海的工人领袖一起组织了五万名工人纠察队,从军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8.(4分)交相 B 断、停 已经9.(3分)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10.(4分)①早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和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竞相跳出水面。②等到长大成人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11.(4分)《诏问》一诗创作于诗人归隐之后,自由自在的“白云”比喻归隐后无拘无束的生活,洁白的“白云”是高洁品格的象征。白居易的《白云泉》中,舒卷自如、从容自得的白云比喻诗人闲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坦荡、淡泊的情怀,与《诏问》 一诗中的“白云”意象内涵相似。12.(3分)(结合内容答出三个不同方面)①情趣高雅:陶弘景能欣赏到山川之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尽享隐居生活的美好②才干:陶弘景自幼好学,学识渊博,曾为诸王伴读,每逢国家有大事,武帝均会书信讨教咨询。 ③淡泊名利:陶弘景上书请求辞去官职,隐居山中。 ④机智聪慧:陶弘景画了两头牛婉拒武帝的邀请。参考译文:乙:陶弘景字通明,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四五岁时常常用芦荻作为笔,在画土灰中学习书法。等到长大,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不到二十岁,他就被封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他便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于是他在山的中部建造了一处住宅,自号“华阳陶隐居”。他游历遍访各座名山,寻求仙药。本性喜爱山水,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二听到松涛响,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他对弟子说道;“我见到权贵之家,华屋大厦,虽然见识过华贵之欢愉,却没有向往之心。远望高高的山,俯瞰广阔的湖,(虽然)知道这难以容身居住,但却常常想要接近它们。梁武帝早年已经和他有交情,等到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经常派使者前去探望他,多次给他送去礼物。但他并不出仕,只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放养在水草之间,另一头牛戴着金笼头,有人手拿绳子牵着,用棍棒驱赶它。梁武帝笑着说道:“这个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做的,想要学在烂泥里摇尾巴的龟,怎么会有被我招进宫任职的道理?”每当国家有凶吉征讨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来向他咨询的,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13.(2分)C14.(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15.(4分)示例:我们民族一直对月亮有着浓厚的感情与向往。探月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先进国家的行列,也将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坚实基础。探月工程的实施,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月球,进而研究太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月球上的一些资源,还可能帮助我们解决目前的能源危机。总而言之,探月工程,对于国家,对于民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6.(4分)彼时,阿婆照看柿子,盼望儿孙回家吃柿子。 而今,超市购买柿子,似乎回到故乡,再见阿婆。17.(1)(3分)①运用神态描写,②通过描写阿婆看我时笑盈盈的样子,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外婆的慈祥和蔼,③表现了外婆对我的关爱。(2)(3分)①拟人,②指柿子的甜味在我的味蕾上舞动,③表现了柿子的香甜美味,让我印象深刻。18.(4分)拿起柿子,我想起了故乡、童年的时光还有疼爱我的阿婆。移情于物,表达了我对故乡、童年时光特别是外婆的怀念之情。总结全文,深化主旨。19.(5分)不同意。第③段是插叙,交代了阿婆寒苦的一生,却始终维持着最大的体面,干净、整洁、勤劳、坚忍、乐观,使阿婆的形象更加丰满,为下文叙写阿婆的故事做铺垫,表达我对阿婆的敬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主题更加突出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