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语文月考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语文月考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宁八中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年级9月份月考试题
动原理、劳动价值观和涉及劳动实践过程的准备性知识。劳动中的知识是指学生在不同类型劳动活动的具身
体验中整合劳动理论知识、劳动过程和技能而产生的经验性知识。劳动后的知识是指学生在劳动后经过内化
语文
而形成的劳动素养等。
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苏雪梅
注意事项:
将学生群体经常使用的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融入劳动教育过程,能帮助学生快速接纳新的劳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快劳动认知的转变。下表“劳动教育手段的数宇化”列举的一系列依靠新兴数字化技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术支撑的混合式劳动教育手段,让劳动教育更多元、更规范、更系统,让劳动教育资源更丰富,进一步满足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了师生的期待。
数字化技术
混合式劳动教育手段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扩展现实
劳动教育基地+虚拟劳动教育场景建设
材料一:
劳动教育评价表+劳动教育电子个人成
大数据技术
劳动科技化,指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特有的基本生存生活实践活动中,利用科学技术
长档案
的创造性功能进行物质、精神生产与服务的对象化及其过程。科技是劳动的核心内涵,劳动是科技的实现外
非专业型教师+专业化劳动教育电子导
化,两者融合在成果及生产之中,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同时体现了脑力劳动(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重
人工智能技术

复劳动)的高阶复合关系。劳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步,科技伴随着劳动的进步而发展,这正体现了辩证
唯物主义的历史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劳动科技化的进一步飞跃发展。
自适应学习技术
集体活动+个性化活动
当今社会、劳动科技化发展程度已远远高于传统社会,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技术
劳动活动实践+线上劳动教育平台
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不二进择。劳动科技化的迭代,促使现代社会的劳
(取材于詹青龙等《混合式劳动教育: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形态》)
动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劳动教育与培训具备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在体力与脑力复合的时代,复合
1.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劳动的含义不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是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整合劳动。复合劳动也不是单指体力劳动
A.劳动科技化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必然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与脑力劳动的简单结合,而是更大程度上的高阶劳动,具有更高的劳动价值、劳动效应。培养造就高阶劳动
B.复合劳动的含义不只是过去所指的复杂劳动,而且是复杂、综合的整合劳动,具有更高的劳动价值、
者或者高阶劳动能力,是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造就高阶人才的重任自然落在未来的
劳动效应。
教育系统和高阶劳动者培养系统上,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的。
C.传统教育无法满足新时代培养造就高阶劳动者或者高阶劳动能力的需要,禁锢了劳动科技化的发展。
(取材于涂建新等《劳动科技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D.劳动教育要想实现知行合一,把劳动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就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填入下面示意图空缺处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为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着力构建结构化的劳动教育内容。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同样涉及
名称:①
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协调发展。因此,劳动教有既要加强劳动概念、劳动性质、劳动价值观等
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抓实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创新恩维,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
知,知行合一。
对于混合式劳动教育,要按照以知辅劳、以劳促思和以思培德三个重要的方位确定内容结构,从而将其
结构化为劳动有关的知识、劳动中的知识和劳动后的知识。劳动有关的知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概念、劳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