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镌刻(juān) 脊粱(jǐ) 殚精竭虑(尽,竭尽)
B.悄然(qiǎo) 磅礴(páng) 魁梧(wú) 鲜为人知(少)
C.和面(huò) 瞭望(liào) 绷紧(bēng) 参差不齐(不整齐,不一致)
D.哺育(pǔ) 歼灭(jiān) 悼念(dào) 锲而不舍(雕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比赛中,小明把“精忠报国”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赢得了全场掌声。
B.参观革命纪念馆时,同学们都屏息凝视,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C.平时总安静练画的他,在市级美术展上竟一鸣惊人,展出的作品获得评委一致称赞。
D.节日的广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到处是欢声笑语,一片狼藉。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我读了《少年中国说》《可爱的中国》等爱国文章,深受感动。
B.“妈妈,”小红问:“为什么革命先烈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呢?”
C.国庆节期间,我们去了北京,参观了故宫、天安门广场、还有长城。
D.他说:“我最喜欢的爱国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面是同学们参观学习结束后写下的感受,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学习和发扬革命前辈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B.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
C.为祖国点赞,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行动体现。
D.我校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死,
②爱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底色。
③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
④一代代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着爱国的内涵。
⑤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这种情感始终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A.②⑤①③④ B.⑤②①③④ C.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二、字词书写
6.2025年8月30日,“永念国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上海市文联展厅对外展出。其中,吴申耀的行书作品《出太行》,以清劲的笔法再现了八路军东进抗日的豪情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请将这首诗用正楷或行楷写下来,送给来参观展览的外国友人,做到行款整齐,端正美观。
附《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三、填空题
7.下面这段文字,记录了当代青年以行动诠释爱国与责任的故事,其中带拼音的词语请你帮助完善一下。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无数革命先辈挺身而出。李大钊面对敌人的yán xíng kǎo dǎ ,始终坚守信仰,用生命践行对党的zhōng chéng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崖,他们的气节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如今,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仍要铭记历史,chuán chéng 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努力提升自我,将来用实际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与róng yù ,让中华民族永远闪耀光芒。
四、名句名篇默写
8.参观活动结束,同学们感触颇深,纷纷写下喜欢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①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燮《竹石》)
五、综合性学习
9.学校学习角计划打造“勤学笃志”主题区域,鼓励同学们用科学方法提升自我,传承先辈“求知报国”的精神。
(1)区域展板需张贴体现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请你依次补充:“读书须用意, 。”“ ,胜读十年书。”
(2)为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中主动培养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局限,下列古语中与“创新意识”内涵对应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徇旧。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六、现代文阅读
科技是国家强盛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当今时代,先进的科技不仅守护着国家的主权,更保障着民族的繁荣发展。
电磁轨道炮:未来战场的“超级武器”
①在现代武器发展史上,电磁轨道炮是极具颠覆性的装备之一。它摆脱了传统火炮依赖火药发射的模式,凭借电磁力推动弹丸,堪称未来战场的“超级武器”。
②电磁轨道炮的核心原理并不复杂。它由两条平行的金属轨道组成,轨道间放置弹丸。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轨道时,会在轨道间产生强大的磁场,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电磁推力,将弹丸以极高速度发射出去。传统火炮的弹丸初速通常在1 000米/秒左右,而电磁轨道炮的弹丸初速可达2 000-3 000米/秒,甚至更高。
③超高速度带来了诸多优势。首先是射程远。电磁轨道炮的有效射程可达200公里以上,远超传统海军舰炮10-20公里的射程,能在敌方武器射程外发起攻击,大幅提升作战平台的安全性。其次是威力大。高速飞行的弹丸无需携带炸药,仅依靠动能就能击穿厚厚的装甲,对舰艇、坦克等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避免了炸药殉爆的风险。此外,它的成本更低。一枚电磁轨道炮的弹丸成本仅数万美元,而传统导弹动辄数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长期使用能显著降低作战成本。
④不过,电磁轨道炮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它需要强大的电能供应,一艘战舰若要装备电磁轨道炮,必须配备高效的储能和供电系统;同时,高速发射会对轨道造成巨大磨损,如何提升轨道使用寿命,仍是科研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
⑤尽管如此,电磁轨道炮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电磁轨道炮的研发与测试。未来,它不仅能装备在海军舰艇上,还可能应用于陆军反装甲、防空反导等领域,成为守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
10.文中称电磁轨道炮是未来战场的“超级武器”,原因是它 、 、 。
11.选文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下列关于电磁轨道炮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电磁轨道炮不需要依赖火药发射弹丸。
B.电磁轨道炮的弹丸依靠动能就能击穿装甲,无需携带炸药。
C.电磁轨道炮的发展面临“电能供应”和“轨道磨损”的挑战。
D.电磁轨道炮的弹丸成本比传统导弹更高。
13.为什么说电磁轨道炮可能成为“守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 )
A.因为它的弹丸成本极低,可以大规模使用。
B.因为它的射程远、威力大,且能应用于多个军事领域。
C.因为它的轨道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D.因为它的发射原理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
爱国,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情感,它贯穿历史长河,在无数人的身上闪耀光芒。从古至今,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平凡百姓,都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爱国的内涵。
【材料一】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材料二】钱学森的归国之路
1955年,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试图阻止他回国效力。在长达五年的软禁中,钱学森始终未放弃归国决心。他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最终,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于1955年10月回到祖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三】靖江东线第一帆爱国基地
①“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一处反映历史主题的“户外博物馆”。靖江是渡江战役的东桥头堡,被誉为“东线第一帆”。靖江人民为渡江战役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已成为这座城市奋斗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铸就了渡江“东线第一帆”精神,成为这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东线第一帆”纪念馆位于纪念公园的西北角,展陈面积约500平方米,馆内共收藏了百余种文物,通过文字、老照片、老物件等系统展示渡江战役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还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馆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声光电场景、幻影成像、音频再现等方式,让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战火硝烟,在心灵深处更加地贴近革命先辈的思想和精神。
③“东线第一帆”纪念馆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请江各部门、各单位纷纷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来到“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参观纪念馆,重温渡江战役光辉历史,感悟“东线第一帆”精神,进一步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14.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文天祥仅借“山河破碎风飘絮”感叹国势,未体现个人担当;材料二中,钱学森回国是为个人发展,与爱国无关。
B.材料三中,“东线第一帆”精神,体现了靖江人民为渡江战役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是靖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C.材料一展现古代文人的爱国气节,材料二体现近代科学家的报国情怀,材料三呈现当代对革命历史的传承,主题统一且跨越时空。
D.三则材料载体不同:材料一是古典诗歌,材料二是人物事迹,材料三是基地介绍,从不同角度诠释“爱国”。
15.假如可以与材料二中的钱学森对话,请你结合他的事迹,用第二人称“您”写一句话,表达敬佩之情。
16.请根据材料三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简要分析该特点的作用。
“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的展陈有两大特色:一是 ,通过百余种文物(老照片、老物件)还原渡江战役历史;二是 ,运用声光电场景、幻影成像等现代技术。这两大特色的作用是 。
17.三则材料中的“爱国”虽时代不同、形式各异,但有共同精神内核。请概括这一内核,并结合材料举例说明。
18.有人认为“爱国需要强大的能力,普通人做不到”,请结合三则材料反驳这一观点(不少于两点理由,需关联不同材料)
爱国,既包含对国家主权、科技实力的守护,也蕴含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尊重每一个生命、守护自然家园,正是爱国情怀在微观层面的体现。下面通过古树与小草的故事,带我们从自然中感悟生命力量,理解爱国情怀的深层内涵。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①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折弯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②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包括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得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③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⑤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扒过树的皮以充饥,我们却从未听到过树会扒下人的什么零件的传闻。
⑥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⑦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
⑧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⑨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⑩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再吹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有我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9.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其象征意义。
20.“草是卑微的”,但它在古树旁“怡然挺立”,阐述作者对“生命尊严”的理解。
21.请结合文中“树帮助人充饥”“人砍伐树造物”的矛盾,谈谈你对“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共处“的思考。
2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文章中小草“被吹倒后挺立”的细节,以“生命的韧性不取决于体量,而取决于心态”为论点,写一段5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材料:
竹子:中空外直,风过不折;
蒲公英:种子轻渺,随风播撒;
蚂蚁:群体微小,能举数倍于己的重物
七、作文
23.当“躺平”成为部分青少年的口头禅,当“佛系”掩盖了奋斗的锋芒,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少年模样究竟是什么?是教室中低头刷题的沉默,还是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张扬?是屏幕前机械的“点赞”,还是实验室里执着的探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模样》为题,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不得涉及真实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A
6.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7. 严刑拷打 忠诚 肃然起敬 传承 荣誉
8. 粉骨碎身浑不怕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任尔东西南北风
9.(1) 一字值千金 与君一席话
(2)B
10. 摆脱了传统火炮依赖火药发射的模式,凭借电磁力推动弹丸 弹丸初速高,具有射程远、威力大、成本低的优势 应用前景广阔,能装备在海军舰艇上,还可能应用于陆军反装甲、防空反导等领域 11.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传统火炮弹丸初速和电磁轨道炮弹丸初速的数据,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具体准确地突出了电磁轨道炮弹丸初速高的特点。 12.D 13.B
14.A 15.示例:钱学森先生,您在艰难处境下仍坚守归国决心,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为航天事业奠基,您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令我无比敬佩! 16. 系统展示历史文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让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战火硝烟,在心灵深处更加贴近革命先辈的思想和精神。 17.共同精神内核: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文天祥以死明志,展现爱国气节;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效力,为国家航天事业奉献;靖江人民为渡江战役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铸就“东线第一帆”精神。 18.反驳观点:①爱国并非只取决于能力大小。文天祥以诗词表达爱国情怀,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影响深远,并非依靠强大能力。②普通人也能爱国。靖江人民在渡江战役中作出巨大贡献,他们是普通人,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精神。③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他在艰难处境下坚持爱国信念,启示我们即使面临困难,普通人也能凭借坚定信念为爱国付诸行动。
19.树的优秀品质及象征意义:①树比人活得长久,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持久;②树不伤人且帮助人,象征着善良、无私奉献;③树比人坚忍,象征着顽强、默默承受;④树在赞美面前保持谦逊,象征着不骄傲、淡泊。 20.作者认为生命的尊严不在于地位高低、寿命长短或体量大小。小草虽卑微,但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处境,怡然挺立,展现出生命的坚韧和自信这启示人们,即使平凡渺小,也应拥有尊严,不自卑,勇敢面对生活。 21.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人类不应过度索取,像砍伐树木制造物件,破坏自然生态;应学习树帮助人的精神,保护自然,从自然中合理获取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示例:生命的韧性不取决于体量,而取决于心态。小草被吹倒后能挺立,竹子风过不折,蒲公英种子随风播撒,蚂蚁能举重物,它们体量微小却凭借积极心态展现强大韧性。
23.例文:
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模样
科技社团的“智能浇水装置”项目卡壳的那天,活动室的灯光亮到很晚。我盯着电路板上错乱的导线,手指捏着镊子,却迟迟不敢下手——连续三次调试失败,传感器要么不识别土壤湿度,要么水泵突然喷水,之前的热情像被浇了冷水,耳边甚至响起“反正只是社团作业,随便应付下”的声音。
组长小宇蹲在一旁,手里翻着我们画了又改的设计图,忽然指着其中一页说:“会不会是湿度阈值设反了?”我们之前默认“数值低就浇水”,可他对比说明书后发现,传感器的参数标注其实是“数值高代表湿度大”。我猛地拍了下额头,之前怎么没注意这个细节!可调整参数后再次测试,水泵依旧没反应,大家又陷入沉默,有人小声说:“要不换个简单的项目吧?”
这时社团老师走进来,没说太多道理,只递给我们一套新的导线:“你们之前剪的导线有点短,接头处容易接触不良,再试试?”我们重新换线、焊接,指尖被烙铁烫得发红也顾不上揉。小宇负责盯着显示屏看数据,我蹲在花盆旁观察传感器,另一个同学慢慢转动调节旋钮。当显示屏上的“湿度60%”跳成“湿度30%”,水泵突然“嗡”地启动,水流缓缓渗进土壤时,我们三个都忍不住欢呼起来,窗外的月光好像都亮了几分。
后来这个装置在学校科技节上展出,有老师问我们:“遇到这么多问题,没想过放弃吗?”我想起那天活动室里的灯光,想起大家凑在一起查资料、改设计的样子,笑着说:“当然想过,但看着自己做的东西慢慢有了样子,就觉得不能停。”
原来少年该有的模样,从不是屏幕前麻木的“点赞”,也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佛系”。是为了一个目标,愿意一起熬夜查资料、反复试错的坚持;是发现问题时,不抱怨不放弃,一起找解决办法的协作;是看到成果时,眼里闪着光的热爱。这股不服输、敢探索的劲儿,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