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5 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5 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5 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5·云南曲靖模拟)目前世界上仅有两个玛珥湖:广东省湛江市的湖光岩玛珥湖和德国艾菲尔地区的玛珥湖。近年来,积水玛珥湖的沉积岩芯在众多湖泊沉积物中异军突起,成为科学家研究古气候变化的优良载体。广东省湛江市的湖光岩(图1)玛珥湖比德国的大,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玛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它位于湛江市西南18千米,是一个面积只有2.3平方千米的湖泊。它的形成源于16万年前这里的火山爆发,岩浆喷发后,喷发物堆积在喷出口周围形成犹如围墙的火山碎屑岩环,喷发中心则形成深而圆的盆地,而后积水成湖(图2)。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积水玛珥湖利于研究古气候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
A.沉积物保存好
B.水生生物丰富
C.湖泊面积巨大
D.湖泊水质优良
2.研究发现玛珥湖某一沉积层水生植物孢粉含量和热带植物孢粉含量高,说明该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A.寒冷潮湿 B.低温少雨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3.湖光岩有“稀、古、奇”三大特色:湖水旱不枯涝不溢、湖面长年落叶无影无踪、湖中鱼龟成群却无蛙无蛇无蚂蟥。其中湖光岩遇到大暴雨时湖水不外溢的原因是(  )
A.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
B.火山碎屑岩有气孔储水
C.岩层多断裂,下渗量大
D.河流常年流出,可泄洪
(2024·河南郑州统考)读黄山云海雪景“同框”景观图,完成4~5题。
4.云海、雪景“同框”,美得令人心醉,引得游人流连忘返。其所属的主要圈层依次为(  )
①大气圈 ②生物圈 ③水圈 ④岩石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图中(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B.大气圈仅由气体组成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025·山东济南模拟)北京时间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本次地震。下图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判断(  )
A.圈层M为地壳
B.界面G为古登堡面
C.地震波P为横波
D.地震波S为纵波
7.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依据是(  )
A.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2024·北京卷)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  )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
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9.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2024·浙江宁波调研)从当地时间2022年8月3日开始,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法格拉达尔火山持续喷发,熔岩从火山周围的地裂缝中流出,喷出的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着附近村庄居民的安全。下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10~12题。
10.火山喷发对当地大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改变大气成分 B.改变大气垂直分层
C.降低大气密度 D.增加大气层厚度
11.该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主要来自(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12.乙层以上的地球部分为(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岩石圈
13.(2024·广西南宁期末)青藏高原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尼玛盆地化石点沉积岩层的颜色与当时气候有着直接关系,黄绿色岩层代表了干燥冷凉还原的气候环境,紫红色岩层代表了干旱炎热的强氧化气候环境,深灰色岩层代表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深灰色、黄绿色、紫红色三种颜色的岩层从上往下堆积,反映了当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是 (  )
A.温暖湿润—干旱炎热—干燥冷凉
B.干旱炎热—温暖湿润—干燥冷凉
C.干燥冷凉—干旱炎热—温暖湿润
D.干旱炎热—干燥冷凉—温暖湿润
下图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对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生物
B.是个无机圈层
C.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厚度很薄
15.关于③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单独占有空间
C.连续但不规则
D.由坚硬岩石组成
参考答案
1~3.1.A 2.C 3.B 第1题,根据材料“积水玛珥湖的沉积岩芯在众多湖泊沉积物中异军突起,成为科学家研究古气候变化的优良载体”可知,积水玛珥湖受外界干扰少,沉积物厚,沉积物保存完整,有利于研究古气候变化,A正确。第2题,存在热带植物说明气温高,存在水生植物说明当时水分条件好,可反映出该时期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正确。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火山碎屑岩环阻隔了湖泊与外部水体的交换,玛珥湖比较封闭,湖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缺少径流汇入,暴雨时期汇入湖泊的水量少,再加上火山碎屑属于喷出岩,有气孔,渗水性能好,所以湖光岩玛珥湖遇到大暴雨时湖水不外溢,B正确;该地年降水量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A错误;该地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断裂较少,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该地有河流流出,D错误。
4~5.4.B 5.D 第4题,云海主要由水汽凝结而成,属于大气圈;雪景中的雪为固态水,属于水圈,①③正确,B正确。第5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A错误;大气圈是由气体与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B错误;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误;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正确。
6~7.6.B 7.D 第6题,据图可知,地震波P可以穿过G界面,而地震波S不能,故P为纵波,S为横波,圈层M为地幔,界面G为古登堡面,B正确。第7题,地震波传播速度存在差异,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发生前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故地震预警系统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利用的是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差异,D正确;震源距预警中心的距离是地震发生后才计算出来的,A错误;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以及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并不能使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地震,B、C错误。故选D。
8~9.8.C 9.A 第8题,由图可知,①岩石所在岩层为石灰岩,其上覆岩层包括泥岩、砂岩等沉积岩,而安山岩位于侵蚀面之上的地表,故可推测①岩石早于安山岩形成,①错误;②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且被断层错断,说明花岗岩早于断层形成,断层线两侧侵蚀面连续,说明断层发生之后地表受侵蚀形成了侵蚀面,故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C正确;断层两侧石灰岩、泥岩、砂岩等沉积岩层均倾斜,说明岩层受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局部岩层断裂错开形成了断层,且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是水平挤压形成的,故断层是在挤压作用下形成,D错误。故选C。第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生长于古生代温暖的海水中,①岩石为石灰岩,故A正确;②处石灰岩与①岩石是同一地质年代,为古生代,而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B错误;③岩石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不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中才可能发现化石,C错误;④岩石所在岩层位于①岩石所在岩层之下,新生代处于古生代之后,故④岩石不可能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D错误。故选A。
10~12.10.A 11.B 12.D 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所以改变了大气成分,A正确;大气层的厚度和大气垂直分层不易改变,B、D错误;火山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灰可能增加大气密度,C错误。第11题,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也就是乙层,B正确;甲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A错误;丙层为下地幔,C错误;丁层为内核,D错误。第12题,根据上题分析,乙层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D正确,A、B、C错误。
13.D 结合题干“深灰色、黄绿色、紫红色三种颜色的岩层从上往下堆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层自下而上表示由老到新,再结合材料可推断当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干旱炎热—干燥冷凉—温暖湿润,故选D。
14~15.14.C 15.A 第14题,由图中各圈层之间的关系可知,①提供水蒸气及水,为水圈;②提供二氧化碳等气体和降水,为大气圈;③提供有机物,并产生氧等气体,为生物圈;④提供矿物质和无机盐,为岩石圈。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正确。第15题,③圈层是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A正确;生物圈占据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不单独占有空间,B错误;连续但不规则的是水圈,C错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