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12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024·重庆卷)花粉日历可以反映一年内不同时期空气传播的花粉数量,常用于指导花粉过敏症的预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滨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时,出现了对油橄榄花粉过敏症状。治愈后在该地区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下图示意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日历。据此完成1~2题。1.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天气状况为( )A.低温少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高温多雨2.该游客再次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可能是因为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 )A.花粉更易传播B.植株更加高大C.附生植物更多D.开花日期更晚(2024·辽宁沈阳模拟)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N海域鱼类资源丰富,5—10月形成虾类、头足类鱼汛期。虾类、头足类海洋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快的特点。据此完成3~4题。3.1月,N海域的盛行风向及其性质是( )A.西南风、湿润 B.西南风、干燥C.东北风、湿润 D.东北风、干燥4.N海域5~10月形成虾类、头足类渔汛期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径流 C.水温 D.光照(2024·吉林长春联考)2022年夏天,河南高温凶猛发力,成为全国热力中心,郑州出现全国省会级城市中首个40 ℃+,且刷新当地6月最低气温最高值。研究发现,云层分布的纬度与高度会影响全球的温度:低空云主要起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强于云层的保温作用);高空云主要起保温作用(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近年来,云层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的趋势明显。这是引起2022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高温的原因之一。据此完成5~6题。5.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是因为( )A.副热带高压减弱B.盛行西风减弱C.极地高压增强D.极地东风减弱6.研究发现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得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这是因为( )A.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B.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C.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且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且增多量大于中低纬度减少量(2024·江苏南通质检)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 )A.受西风带控制B.位于西风带迎风坡C.受暖流影响大D.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8.图中M地气温可能是( )A.22 ℃ B.26 ℃ C.16 ℃ D.15 ℃9.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 D.地形(2024·广东实验中学阶段考试)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明显,我国夏天天气越来越炎热,去非洲肯尼亚避暑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肯尼亚是位于赤道上的一个热带国家。下表是肯尼亚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0~12题。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气温/℃ 18 18.8 19.4 19.2 17.8 16.3降雨量/mm 58.3 49.8 92.2 242 190 38.6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气温/℃ 15.6 15.9 17.3 18.5 18.4 18.1降雨量/mm 17.6 24 31.2 60.8 150 10810.夏天肯尼亚比我国凉爽,其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C.濒临海洋 D.植被茂盛11.肯尼亚气温( )A.终年酷热 B.终年温和C.季节变化大 D.日变化较大12.肯尼亚年降水分布具有双峰曲线规律,这是因为( )A.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影响B.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C.地形、地势对降水的影响D.寒流和暖流交替影响二、综合题(共18分)13.(2024·河北涿州月考)(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7月12—17日,受低气压“贝恩德”影响,德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雨,造成洪涝、山体滑坡,此前德国常年风调雨顺。德国气象局发言人说:“我们已经有100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降雨了。”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表示,气候变化是2023年夏季席卷西欧地区的暴雨和洪水的根本原因,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高压或低压系统在某地停留时间更长。下图为德国局部地区地图。(1)简述影响该区域的主要风带的形成过程。(6分)(2)从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德国西部地区常年风调雨顺的原因。(6分)(3)影响该区域的主要风带的强弱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其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参考答案1~2.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为4—8月,该地为地中海气候,4—8月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少,出现高温少雨天气,B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为4—8月,该游客8月花粉过敏治愈后在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说明当时该山地正值油橄榄的花期。原因可能是与滨海地区相比,内陆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油橄榄开花日期较晚,D正确;材料没有信息体现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的花粉更易传播、植株更加高大、附生植物更多。3~4.3.D 4.B 第3题,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N海域受东北信风控制,其盛行风向为东北风,风从陆地内部吹来,较为干燥,故选D。第4题,5—10月,N海域周围陆地吹西南风,降水较多,地表径流量大,河流挟带大量陆地营养物质入海,使得虾类、头足类海洋动物大量繁殖,形成虾类、头足类鱼汛期,故选B。5~6.5.D 6.C 第5题,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D正确。第6题,由低空云能削弱太阳辐射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A、D错误;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B错误;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故选C。7~9.7.D 8.C 9.B 第7题,图中25 ℃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应为南半球夏季。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D正确,A、B错误;圣地亚哥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错误。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的气温有两种可能性:25 ℃和20 ℃,但因为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应为20 ℃,所以M地的气温应较20 ℃更低,由于等温距为5 ℃,所以M地气温应大于15 ℃小于20 ℃,故C正确。第9题,读图,甲地气温为25—30 ℃,乙地气温为15—20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此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更靠近内陆,升温更快,乙靠近海洋,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升温较慢,所以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分布,B正确。10~12.10.B 11.B 12.B 第10题,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第11题,由表格气候资料可知,肯尼亚气温年较差小,季节差异小,没有明显冬夏季之分,全年较温和;该地有干湿季之分,干季气温日变化大;湿季气温日变化较小。第12题,肯尼亚地处赤道附近,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的赤道低压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形成双峰曲线规律。13.答案 (1)影响该区域的主要风带为西风带,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受副热带高压的驱动,气流向高纬度地区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断发生偏转,形成了西南风。(2)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常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均匀(季节变化小);德国位于西风带的中轴带,西风带的南北移动对其影响很小;西风带常年风力、风向稳定。(3)特点:冬季强,夏季弱。理由: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因而风力强,盛行西风势力强;夏季南北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因而风力弱,盛行西风势力弱。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西风带形成的动力是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形成的气压差,气流向副极地低压带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第(2)题,从地理位置上看,德国西部在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终年控制,西风带常年风力、风向稳定,全年温和多雨,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为均匀,故风调雨顺。第(3)题,冬季南北温差大,南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夏季南北温差小,南北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