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17 海水的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024·山东淄博一模)地处中高纬度的波罗的海(下图),在气象、水文等方面不仅与外部海域差异显著,而且内部的差异也很大。M表示波罗的海流入北海的洋流,N表示北海流入波罗的海的洋流。据此完成1~3题。1.与同纬度的北海、挪威海海域相比,波罗的海冬季气温较低。该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海水深度 D.洋流2.与N洋流相比较,M洋流的特点是( )A.水量大、盐度高B.水量大、盐度低C.水量小、盐度高D.水量小、盐度低3.与乙海域相比较,甲海域年内通航特点是( )A.淤积少,通航时间长B.风浪多,通航时间短C.晴天多,通航时间长D.冰期长,通航时间短(2024·黑龙江、吉林三模)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研究发现,近几百年来,伊利湖湖水水位持续下降。据此完成4~6题。4.图示湖泊的形成关键在于( )A.火山喷发 B.断裂下陷C.冰川刨蚀 D.河流改道5.导致伊利湖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②冰盖消融,地壳下沉 ③瀑布溯源侵蚀,湖水外泄 ④地下水超采,湖水补给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伊利湖水位持续下降可能导致( )A.湖水盐度升高B.湖区昼夜温差变小C.湖泊结冰期缩短D.湖水富营养化加剧(2025·福建龙岩11月联考)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暴发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 ℃,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黄海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7~8题。7.该海域海水5—6月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同时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导致这两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光照强,分解快;海水的温度B.光照强,分解快;海水的营养盐C.浒苔大量消耗;海水的温度D.浒苔大量消耗;海水的营养盐8.7月之前浒苔的数量( )A.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B.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正相关C.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D.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营养盐呈正相关(2024·广东深圳二模)2023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洋深海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海首次试航成功。“梦想号”拥有先进的钻探技术以及高标准的水下设备,是目前全球从海面向下钻探深度最大的钻探船,能钻探到海面以下11 000米深处。“梦想号”的目标是钻透地壳,从海面抵达地幔,为科学研究打开一扇未知的大门。据此完成9~10题。9.我国“梦想号”为实现“从海面抵达地幔”所选择的钻探地点应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海水深度<5 000米B.海洋地壳厚度<6 000米C.海水深度<11 000米D.(海水深度+地壳厚度)<11 000米10.不考虑海底热液等因素影响,在南海4 000米深的海域作业时,深海水下设备下潜过程中( )A.海水盐度不断升高B.海水密度急剧增大C.海水温度快速降低D.海水压力持续增大海水密度一般为1.02—1.07 g/cm3,但不同的海域、不同的海水深度,海水密度差异较大,下图示意南半球某海域海水密度(单位:g/cm3)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11.影响图示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盐度 B.潮汐 C.洋流 D.纬度12.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密度偏高,主要原因是甲海域( )A.洋流影响、海水涨落B.波浪汹涌、风暴潮多C.压力大、温度低D.盐度大、温度高二、综合题(共10分)13.(2024·山东滨州一模)(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椒江位于浙江东部(下图),经台州湾注入东海。椒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700 mm,河口径流主要是由降水形成,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下表示意台州湾与大陈岛海域盐度(单位:‰)。地点 2011年 2012年6月 8月 6月 8月台州湾 20.687 23.705 17.917 25.789大陈岛海域 30.778 32.270 27.355 28.130(1)比较台州湾与大陈岛海域盐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2)分析台州湾8月盐度较6月高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3.1.D 2.B 3.D 第1题,北海、挪威海海域位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区,冬季暖流经过增温效果更为显著,而波罗的海由于海峡幽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小,增温并不明显,D正确;同纬度地区,又都为海洋下垫面,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差异较小,A、B错误;北海和波罗的海深度差异不大,排除C。故选D。第2题,从材料可知,M表示波罗的海流入北海的洋流,N表示北海流入波罗的海的洋流,波罗的海有大量河流注入,其海水盐度较北海偏低,A、C错误;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从波罗的海流入北海的洋流水量更大,B正确,D错误。故选B。第3题,从图中来看,甲海域位于波罗的海北部,而乙海域位于波罗的海南部,由于甲所处纬度更高,且波罗的海盐度较低,甲处结冰时间更长,其通航时间远短于南部的甲地区,D正确,A、C错误;甲处位于海湾北部,且海湾被陆地包围,风浪并未多于乙地,B错误。故选D。4~6.4.C 5.B 6.D 第4题,图示地区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纬度高,地质历史时期冰川刨蚀作用剧烈,形成湖盆,气候变暖后,冰川消退,积水成湖。故选C。第5题,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水位下降,①正确;气候变暖,冰盖消融,重力作用减弱,地壳回弹,湖水水位相对上升,②错误;尼亚加拉瀑布溯源侵蚀,加速湖水外泄,导致水位下降,③正确;该地区降水丰富,地下水超采现象较少,④错误。故选B。第6题,伊利湖水位持续下降,湖泊面积减小,湖水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加剧,D正确;伊利湖为外流湖,水位下降后还是外流湖,不会导致湖水盐度升高,A错误;湖泊水位持续下降,面积减小,湖水的气候调节功能减弱,导致湖区昼夜温差变大,B错误;结冰期主要与气温相关,湖水水位下降不会导致结冰期缩短,C错误。故选D。7~8.7.C 8.A 第7题,根据材料,该海域5—6月海水温度适宜浒苔生长,浒苔大量繁殖,消耗了海水中大量的营养盐,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而光照强不会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分解变快,A、B错误;由材料可知,浒苔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 ℃,最可能的原因是5月水温较低,随着温度升高,浒苔数量增加,7月水温最适宜浒苔生长,浒苔数量最多,而8月水温过高导致浒苔数量大量减少,故是温度影响。由图可知,营养盐含量越来越少,但此阶段浒苔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故海水的营养盐不是主要因素,C正确。第8题,海水温度高,有利于海域表层浒苔生长,海水温度升高,海域表层浒苔数量变多(7月前水温一般不会超过适宜温度),因此表层海水中浒苔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C、D错误;浒苔的生长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海域表层浒苔数量越多,海水中的营养盐消耗越多,数量越少,因此表层海水中浒苔的数量与营养盐呈负相关,A正确。9~10.9.D 10.D 第9题,“从海面抵达地幔”需要穿越海水和地壳,“梦想”号的最大钻探深度是11 000米,所以穿越的海水深度和地壳厚度要小于11 000米,D正确;海水深度<5 000米或11 000米,但是地壳厚度厚,也不能穿越到地幔,A、C错误;海洋地壳厚度薄,但是海水深度大也不能满足条件,B错误。故选D。第10题,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到一定程度(1 500米左右),盐度分布近似均匀,不会不断升高,A错误;海水密度在海下2 000米及以下变化不大,B错误;海水温度在1 000米以下随深度变化不大,C错误;随海水深度增加,海水压力会持续增加,D正确。故选D。11~12.11.D 12.C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赤道向60°S地区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温度降低,海水吸收的热量减少,密度不断增大,故选D。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海域位于深度4 000米左右,乙海域的海水深度不足1 000米,甲海域由于深度大,其海水压力更大,而海洋表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甲海域因位于深海,其温度更低,使得其密度更大,故选C。13.答案 (1)台州湾比大陈岛海域盐度低,盐度年内季节变化大。原因:台州湾靠近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淡水影响大。(2)8月该地区受副高影响,正值伏旱天气,海面蒸发量大,椒江径流量小,河水稀释作用弱,盐度较高;6月该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正值梅雨天气,海面蒸发量小,椒江径流量大,河水稀释作用强,盐度低。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台州湾比大陈岛海域盐度低,盐度年内季节变化大。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有海水温度、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与周围海域的海水交换等。由图可知,台州湾更靠近陆地一侧,且周围有大量淡水径流汇入,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水的盐度;而大陈岛距离陆地较远,受陆地淡水径流影响小,海水冲淡作用弱;因此台州湾比大陈岛海域盐度低。河流的补给为降水补给,该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也会影响盐度的变化,使得台州湾海域盐度季节变化大。第(2)题,由表可知,台州湾8月盐度较6月高。8月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气温较高,正值伏旱天气,海面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椒江径流量小,河水稀释作用弱,盐度较高;6月该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雨带长期滞留于此,正值梅雨天气,降水充沛,海面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椒江径流量大,河水稀释作用强,盐度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