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3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4·江西宜春二模)留左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南京市长芦地区的民间音乐,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古代屯兵驻营有关,并吸收了民俗文化、佛教文化。在民族打击乐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下图示意明朝时期南京长芦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2题。
1.留左大鼓发源于长芦的主导因素是(  )
A.农业基础 B.地理位置
C.政治环境 D.宗教文化
2.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政府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留左大鼓长期发展的关键措施有(  )
①提倡现代娱乐方式 ②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 ③建设非遗文化载体 ④追求商业价值开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我国传统人力运输方式有提、挑、扛、顶和背等。我国某省西北部山区,竹编背篓(如下图)是一种常见传统背运工具,至今仍在使用。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传统人力运输方式多为背运,主要是因为当地 (  )
A.坡陡路窄 B.蚊虫袭扰
C.地面湿滑 D.天气多变
4.该地多用竹子编制背篓的主要原因是(  )
A.硬度较高 B.工艺简单
C.造型美观 D.取材方便
5.推测该省最可能是(  )
A.吉林省 B.江苏省
C.湖南省 D.陕西省
(2024·江西赣州二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新疆是古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荟萃的核心地带,孕育出了丰富的体育非遗资源。下图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图中体育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植被
7.与乌鲁木齐市相比,喀什地区的体育非遗等级高、数量多,其优势体现在(  )
A.文化辐射范围广
B.多元古文明交汇
C.地域面积更广阔
D.非遗保护力度大
(2024·福建福州二模)位于粤东北的林寨四角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见下图)。建造过程中先用石块砌筑起墙基,接着用掺以小石子和糯米汁的生土夯筑而成,并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据此完成8~10题。
8.该建筑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光照充足,草场广布
B.降水丰沛,土质黏重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河流宽阔,流速缓慢
9.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  )
A.朝东陡坡 B.朝西陡坡
C.朝北缓坡 D.朝南缓坡
10.客家围屋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是(  )
A.重农轻商 B.社会公平
C.人地和谐 D.御外凝内
二、综合题(共20分)
11.(2024·福建三明一模)(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福州古城的中心,坐落着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为贵族和士大夫的聚集地。“三坊七巷”建筑,基本上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如图1),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巷,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图2为“三坊七巷局部图”。
图1
图2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坊七巷”粉墙黛瓦的色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说明其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8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坊七巷”建筑院落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8分)
(3)指出“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所体现的地域文化。(4分)
参考答案
1~2.1.B 2.C 第1题,在民俗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起着决定作用。古代长芦为江北进入金陵(南京)的门户,历朝历代的屯兵驻营,说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军事重镇,军乐文化结合传入的佛教文化和民族融合中形成的民俗文化,形成现在的留左大鼓。故选B。第2题,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歌厅舞厅等现代娱乐方式对留左大鼓产生极大冲击,排除①。推动文化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发掘,将文化内容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②正确。开发非遗文化载体,如留左大鼓表演服装、影像制品、民俗表演、书籍、手工制作大鼓等,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从而具有持久生命力,③正确。一味追求商业开发会使传统文化失去自身的精髓,排除④。故选C。
3~5.3.A 4.D 5.C 第3题,该地为我国某省西北部山区,地形起伏大,将运输的物体背在背上,走山路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也更省力,可以解放双手协助攀爬,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因此该地传统人力运输方式多为背运,主要是因为当地坡陡路窄,A正确。第4题,该地多用竹子编制背篓的主要原因是山区竹林较多,便于就近取材,D正确;竹子编制的背篓硬度并不高,A错误;竹编工艺也较为复杂,一般要专门的篾匠进行编制,B错误;背篓主要考虑是否方便、实用,造型美观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第5题,竹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山地丘陵地区,吉林和陕西不是典型的竹子分布区,A、D错误;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原较多,而湖南省位于亚热带,且丘陵、山地分布面积广,竹林较多,因此该省最可能是湖南省,C正确,B错误。
6~7.6.C 7.B 第6题,体育非遗的数量与人口数量有关。新疆的山麓地区水源充足,人类活动频繁,体育非遗的数量较多。气候、地形和植被虽然也会对区域产生影响,但相对而言,水源对于人类生存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更为直接和关键。故选C。第7题,乌鲁木齐市为省级行政中心,与之相比喀什的文化辐射范围较小,A错误。喀什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文化多元,造就了众多体育非遗文化,B正确。体育非遗的等级高低与地域面积是否广阔无关,C错误。结合材料无法判断非遗保护力度的差异,D错误。
8~10.8.B 9.D 10.D 第8题,当地位于粤东北,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以森林植被为主,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建筑房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反映当地降水较多,用掺以小石子和糯米汁的生土夯筑而成,土质黏重,B正确;建造过程使用了大量石块,山地较多,地形不平坦,C错误;无法判断当地河流的宽度,D错误。第9题,我国位于北半球,房屋朝南利于采光,缓坡利于排水,且坡度较小,利于建造建筑物,坡度较大的陡坡不利于建筑物修建,所以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朝南缓坡,D正确。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客家围屋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便于瞭望敌情,体现了御外凝内的地域文化,D正确。
11.答案 (1)关系:在墙壁上刷白石灰,福州夏季光照强,可反射太阳光降温;多潮湿天气,可以起防潮的作用;屋顶的瓦片原本是灰色的,受长期雨水的浸泡,瓦片长出苔藓,显现为黑色。
地域文化特色:粉墙黛瓦与当地绿水青山环境互相映衬,突出其淡雅、稳重的特色。
(2)合理性:福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阴冷,建筑具有良好的遮阳、通风、隔热、保温的作用;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就是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在夏季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湿、纳凉功能;冬季,将各进的门关闭,挡住外面冷空气进入,使居住环境冬暖夏凉。
地域文化:这种院落布局,主次分明,设计严谨,体现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智慧,还体现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的社会伦理关系。
(3)“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以中轴为对称,两侧互相对称,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维护中央集权的思想,功能分区上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建,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照强,降水量多,在墙壁上刷白石灰,可反射太阳光降温;起防潮的作用;屋顶的瓦片原本是灰色的,因降水量大且时间长,受长期雨水的浸泡,瓦片长出苔藓,显现为黑色。地域文化特色:粉墙黛瓦与当地绿水青山环境互相映衬,突出其淡雅、稳重的特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2)题,由材料可知,“三坊七巷”建筑,基本上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合理性在于福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建筑具有良好的遮阳、通风作用;冬季阴冷,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的作用;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就是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夏季温度高,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湿、纳凉功能;冬季,将各进的门关闭,挡住外面冷空气进入,使居住环境冬暖夏凉。由材料可知,这种建筑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巷,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这种院落布局,主次分明,设计严谨,既体现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智慧,还体现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的社会伦理关系,是建筑设计与人文伦理观的有机结合。第(3)题,由材料可知,这种建筑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巷,“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以中轴为对称,两侧互相对称,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维护中央集权的思想,功能分区上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