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3 城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025·山东名校考试联盟联考)新城是上海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新城的生活空间主要受居民日常活动、出行行为与新城空间互动关系的影响。计划到2025年,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图1为2017年上海市奉贤和南汇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图2为某社区“15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分布。据此完成1~3题。图1图21.主要引导新城居民生活空间向城市空间拓展的是 ( )A.家内活动 B.工作活动C.社交活动 D.购物活动2.2017年主要影响两个新城居民出行行为的是( )A.新城生活设施齐全 B.居民通勤距离较远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3.“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突出社区( )①提升服务品质 ②调控生活时间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扩大服务范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4·福建龙岩三模)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破坏与人地矛盾加剧。各地积极促进山、水、城协调发展,打造丰富多元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下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4~6题。4.“山—水—城”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是( )A.城乡差异化加剧 B.城镇化水平较低C.城市辐射作用弱 D.城镇化问题突出5.对“山—水—城”空间格局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城市外部形态 B.城市居民诉求C.城市功能布局 D.山水生态网络6.打造“山—水—城”空间格局的主要意义是( )A.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B.降低生产活动碳排放C.增加历史文化保护区D.提高生态环境安全性(2024·陕西二模)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一种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为当地居民服务。2023年,临沂市中心城区将新建口袋公园240处,原则上按口袋公园面积的15%—20%配建林荫停车位。读口袋公园景观图,完成7~8题。7.口袋公园优先建设在城市的( )A.住宅区周边 B.城市公园边角C.工业区外围 D.别墅区的周边8.和临沂市口袋公园建设作用不相符的是( )A.缓解城市内涝 B.缓解交通拥堵C.改善居住条件 D.减弱热岛效应(2024·吉林二模)德国在城市化进程早期,为了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经济总量,往往采取“集中式”城镇化。随着城镇的发展,该模式弊端日益突出,为了解决“集中式”出现的问题,德国通过立法和规划确立了“去中心化”发展模式。据此完成9~10题。9.德国早期“集中式”城镇化的弊端是( )A.浪费土地多 B.建设投资高C.生产协作差 D.地区污染重10.“集中式”向“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采取的措施( )A.重点发展小城市 B.行政机构分散化C.扶持知名高校 D.大跨度调配资源(2024·山东淄博二模)日本的城镇化经历了城镇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日本的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从非大都市圈向大都市圈的迁移,且年轻人占比高。下图表示1960—2022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11~12题。11.日本经历再城镇化的时期是( )A.1960—1975年 B.1975—2000年C.2000—2010年 D.2010—2022年12.城镇化过程中,日本人口迁移可能导致( )A.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加剧B.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减小C.非大都市圈就业机会减少D.大都市圈内交通压力缓解二、综合题(共14分)13.(2024·广东惠州一模)(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图1),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0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城镇化率为31%,县市多为小型城镇,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依次为70.8%、3.0%、26.2%。该地常规工业发展困难,近年来九龙、白玉等县凭借其水力、矿产资源优势工业发展较快。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影响,该州没有实现人口大规模流动,坚持走高原型生态产业主导的有限城镇化道路。图2示意2014年甘孜藏族自治州下属县市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图1图2(1)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4分)(2)九龙、白玉两县工业化未能明显带动城镇化,请推测原因。(6分)(3)说出甘孜藏族自治州走有限城镇化道路的益处。(4分)参考答案1~3.1.B 2.B 3.A 第1题,根据材料,新城的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的城市空间或社区附近,人们为了工作需要从新城前往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使得居民的生活空间从新城空间向城市空间拓展,B正确;家内活动不会导致生活空间向城市空间拓展,A错误;社交活动和购物活动的频次相对工作活动更低,且没有稳定的规律导致生活空间向城市空间拓展,C、D错误。第2题,图示两个新城的非工作活动和工作活动采用的出行方式大部分为公共交通出行和小汽车出行,说明居民的通勤距离较远,B正确;新城的生活设施齐全,非工作活动则会以非机动化出行为主,A错误;新城选址时已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质量,且居民居住在新城,生态环境质量应该能满足需求,C错误;新城居民非工作出行方式多元化,说明居民消费需求较多,消费能力较高,D错误。第3题,该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内的服务设施以各级学校、服务中心、便民商店、公交站点为主,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全面提升了社区的服务品质,①对;按照生活需求进行了远、近的规划,如人群消费多的幼儿园、菜场、便民商店、生活服务点等5分钟可达,可以更好地调控生活时间,②对;“15分钟生活圈”以提供各种服务为主,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不能扩大服务范围,③④错,A正确。4~6.4.D 5.B 6.D 第4题,根据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破坏与人地矛盾加剧。各地积极促进山、水、城协调发展,打造丰富多元的‘山—水—城’空间格局”,所以出现这种格局是因为城镇化的发展,D正确。第5题,山、水体现城市的外部形态对城市结构的影响,A错误;城市布局是政府行为,与居民诉求无关,B正确;不同的功能布局会影响城市结构,C错误;为了周围生态平衡,城市空间结构要考虑生态,D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出现“山—水—城”空间格局是因为自然环境破坏与人地矛盾加剧。所以打造“山—水—城”空间格局的主要意义与生态有关,故选D。7~8.7.A 8.C 第7题,由材料可知,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区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为居民服务,故优先建在住宅区周边,A正确;城市公园与口袋公园功能相似,B错误;工业区外围居住人口少,C错误;别墅区的周边一般环境较好,靠近风景区,D错误。第8题,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园为休闲用地,与改善居住条件无关,C符合题意;口袋公园是小型的绿地,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缓解城市内涝,减轻热岛效应,A、D不符合题意;此外还建设林荫停车场,可减缓停车困难,缓解交通拥堵,B不符合题意。9~10.9.D 10.B 第9题,城市集中分布会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社会区域协调度,但城市分布集中会使得人口、工业集中分布,局部污染加剧,D正确。第10题,“去中心化”发展不只重点发展小城市,也要发展中、大城市,A错误。行政机构分散有利于分散政府职能,有利于“去中心化”,B正确。扶持知名高校会使得集聚效应加强,C错误。城市集中分布需要大跨度调配资源,故D错误。11~12.11.C 12.A 第11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以反映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读图可知,1960—1975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属于城镇化阶段;1975—2000年城镇化水平保持稳定;2000—2010年再一次经历了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为再城镇化阶段;2010—2022年城镇化水平又保持稳定。综上所述,C正确。第12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往城市,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加剧,A正确,B错误;城镇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非大都市圈就业机会并不会减少,C错误;随着大都市圈城镇人口增加,交通压力加大,D错误。13.答案 (1)地处西部山地高原区,对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且作为生态屏障,工业开发受限;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素质较低;工业基础薄弱等。(2)受生活方式及文化观念影响,农业人口向工业(城镇)转移意愿较低;城镇规模小,(设施、公共服务匮乏)对人口吸引力不足;两县资源型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较低(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少)。(3)利于该地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利于藏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减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及压力;利于藏区经济(特色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交通条件较差,对外交往不便;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工业受到限制;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依次为70.8%、3.0%、26.2%,农业占比大,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素质较低;工业占比小,工业基础较差。第(2)题,由材料“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影响,该州没有实现人口大规模流动”可知,受生活方式及文化观念影响,农业人口向工业(城镇)转移意愿较低;由于地方经济落后,城镇的规模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小;材料中提到两县主要以水力、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工业,这些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小,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小。第(3)题,有限城镇化建设以生态保护为主,走绿色城镇化之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利于该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可以减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镇化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有限城镇化减少新型工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冲击,利于藏区经济(特色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