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8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8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38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4·云南昆明二模)总氮浓度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受降水、水温和水体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西北某河流修建梯级水库后,水体总氮浓度自上游向下游整体呈下降趋势。某研究团队沿河布设12个采样点,发现库区采样点中水体总氮浓度下层普遍较上层高,下图为各采样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总氮浓度。据此完成1~3题。
1.梯级水库对河流总氮浓度空间分布的调控主要通过 (  )
①分解 ②拦截 ③沉降 ④稀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库区水体总氮浓度下层普遍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
A.水中氧气含量高
B.微生物活性较强
C.水温季节变化大
D.获得太阳辐射少
3.造成采样点丰水期和枯水期总氮浓度整体差异的原因是(  )
A.丰水期水体温度较高,氮释放量较少
B.丰水期水体更新较慢,氮被大量滞留
C.枯水期水体温度较低,氮分解速度慢
D.枯水期降水总量较少,氮停留时间短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某研学小组认为当地某冶炼厂高烟囱排放的废气可能导致周边地区重金属含量升高,计划在冶炼厂周边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研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当地常年盛行东风,于是选择受废气影响最大的地块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后绘制了土壤重金属含量随距冶炼厂距离变化图。下图示意冶炼厂位置。据此完成4~5题。
4.该研学小组选择的采样地块是(  )
A.甲地块 B.乙地块
C.丙地块 D.丁地块
5.该研学小组绘制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图最可能是 (  )
A. B.
C. D.
(2024·广东广州三模)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学评价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对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图反映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指数大小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据此完成6~8题。
6.2001—2021年,山东省(  )
A.循环发展水平总体下降
B.绿色发展水平波动提升
C.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D.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下降
7.下列表述符合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状况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例增加 B.城乡居民收入比提高
C.人均水资源量减小 D.废水重复利用率增加
8.提升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B.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C.提高新能源使用比例
D.增加环保经费投入
(2024·辽宁沈阳三模)“三生空间”是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其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下图示意2000—2010年和2010—2018年武汉市“三生空间”转入净面积。据此完成9~10题。
2000—2010年
2010—2018年
9.与2000—2010年相比,武汉市2010—2018年 (  )
A.农业生产空间增多
B.限制了工矿生产空间的扩展
C.城镇生活空间减少
D.加强了绿地生态空间的保护
10.为促进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
①完善生态用地结构优化 ②强化“三生空间”统筹掌控 ③大力开展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④严格控制工矿用地规模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14分)
11.(2024·山东青岛二模)(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洋县地处汉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6%,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解决农户生计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位于朱鹮保护核心区的草坝村采取了如下图所示的发展路径,形成了生态农业助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1)说明洋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2)“草坝村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助力洋县摆脱“绿色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8分)
参考答案
1~3.1.B 2.D 3.C 第1题,由材料可知,总氮浓度主要受降水、水温和水体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西北某河流修建梯级水库后,水体总氮浓度自上游向下游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梯级水库拦截了径流及径流中的氮物质,水流速度减缓,沉积作用加强,使得下游的氮浓度下降,②③正确;分解多通过生物方式,梯级水库没有改变水生生物的分布,故不能通过分解影响总氮浓度,①错;梯级水库没有增加降水或清水入河,不能稀释水中氮浓度,④错。综上所述,B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总氮浓度主要受降水、水温和水体运动等因素影响。水库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库区下层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水温低,微生物活性弱,氮物质分解速度慢,导致下层水体总氮浓度偏高,D正确,B错误;水库下层水中氧气含量更低,水温季节变化更小,A、C错误。第3题,读图可知,丰水期水体温度较高,微生物活性强,氮分解速度快,水体总氮浓度整体偏低,A错误;丰水期水体更新速度更快,B错误;枯水期水体温度较低,微生物活性弱,氮分解速度慢,降水总量较少,水体更新慢,氮停留时间长,水体总氮浓度整体偏高,C正确,D错误。
4~5.4.A 5.D 第4题,当地盛行东风,甲村庄位于冶炼厂的下风向,受冶炼厂高烟囱排放的废气影响最大,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最高,故研究小组的采样地块为甲地块;丁位于上风向,受影响最小;乙和丙不在下风向,受影响小。A正确。第5题,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高烟囱排放的废气,废气在风力的作用下向西飘移,当风力下降时,重金属会沉降到地面,所以重金属的含量在离冶炼厂一定距离时会达到最高值,之后含量逐渐下降,D正确。
6~8.6.B 7.D 8.C 第6题,读图可知,山东省循环发展水平总体上升,A错误;绿色发展水平波动提升,B正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波动上升,C错误;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上升,D错误。第7题,第一产业比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提高、人均水资源量减小均不能体现“绿色、低碳、循环”的相关要素,A、B、C不符合题意;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上升,废水重复利用率增加,可以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D正确。第8题,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可能加大资源消耗,不是提升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A错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是短时间可以快速达到的,不是提升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B错误;提高新能源使用比例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比例,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是提升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C正确;增加环保经费投入治标不治本,不是提升山东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D错误。
9~10.9.D 10.B 第9题,2010—2018年武汉市农业生产空间转入净面积为负值,说明农业生产空间减小,A错误;2010—2018年武汉市工矿生活空间转入净面积为正值,没有限制工矿生产空间的扩展,B错误;2010—2018年武汉市城镇生活空间转入净面积为正值,城镇生活空间增加,C错误;与2000—2010年相比,武汉市2010—2018年绿地生态空间转入净面积增大,说明加强了绿地生态空间的保护,D正确。第10题,完善生态用地结构优化,强化“三生空间”统筹掌控,严格控制工矿用地规模扩大,有利于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化,有利于促进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④正确;大力开展退耕还湖还林工程,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应该因地制宜地退耕,③错误。故选B。
11.答案 (1)洋县地处国家调水水源地,水质优良;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禁止污染性经济活动,土质、空气优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生态农业。
(2)经济:通过土地入股,实施耕地小块并大块,推行机械化耕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生态农业与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的生态产业化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收入来源,促进人口回流,缓解乡村空心化;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人口、物资、产品等要素的流动。
生态: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既提高了农户收入,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解析 第(1)题,陕西洋县地处汉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6%,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水质优良;建有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止污染性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好,土质、空气优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且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第(2)题,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草坝村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农民将土地入股,通过合作社统一经营,将耕地小块并大块,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利于推行机械化耕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形成了生态农业助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生态农业与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的生态产业化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得到良好发展。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生态农业与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的生态产业化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收入来源,促进人口回流,缓解乡村空心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人口、物资、产品等要素的流动。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形成了生态农业助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模式,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既提供了农产品品质,打造了农业品牌,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户收入,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