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5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5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5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八号桥湿地公园位于河北省永定河上游官厅水库入库口,利用长约3.5 km、宽约700 m的河道及滩地,建设了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下图)。通过布置森林湿地、河道湿地、溪流湿地等多种类型湿地,复合湿地系统促进了周边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景观环境的改善。永定河八号桥段多年平均流量3.24 m3/s,湿地系统设计净水规模3 m3/s。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河段建设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滩空间广阔
C.地势起伏较大 D.流量季节变化小
2.八号桥湿地公园内,永定河河道的主要作用是 (  )
A.过水行洪 B.提供生活用水
C.发展航运 D.发展水产养殖
3.八号桥湿地公园复合湿地系统的主要优势有(  )
①水体更新速度快 ②入库水量增加 ③水体净化能力强 ④景观类型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山东滨州一模)森林未分解层凋落物由新鲜凋落物组成,外表无分解痕迹,颜色变化不明显,其持水性能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为山西省某生态修复区四种典型人工林相同体积未分解层凋落物在浸水24小时内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凋落物持水量与其干重的比值)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4~5题。
4.与其他树种相比,下列四种降水情况中刺槐拦蓄效果最好的是(  )
A.持续性强降水 B.持续性阴雨天
C.短时阴雨天 D.短时强降水
5.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最有利于该区生态恢复的组合是(  )
A.小叶杨—油松 B.小叶杨—刺槐
C.油松—榆树 D.刺槐—榆树
(2024·广东江门一模)我国滨海盐碱地面积广,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缓解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台田—浅池”(挖土成池,筑土为台)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其创新性地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下图为“台田—浅池”模式图。据此完成6~8题。
6.受气候影响,华北滨海盐碱土春、夏、秋、冬四季水盐运动变化过程是(  )
A.盐分稳定—淋盐—积盐—积盐
B.积盐—淋盐—盐分稳定—积盐
C.淋盐—积盐—积盐—盐分稳定
D.积盐—淋盐—积盐—盐分稳定
7.修筑台田,提高地表高度,可以相对(  )
A.减少水分蒸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降低地下水位 D.加速盐分下移
8.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4·江西南昌三模)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均可对坡面土壤侵蚀强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侵蚀沟发育、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侵蚀沟快速发展,其危害日益加剧。下图示意2021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的侵蚀沟特征值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春季南坡侵蚀强度大于北坡的原因是(  )
A.阳坡温差大 B.迎风坡降水多
C.人类活动影响大 D.坡度较大
10.侵蚀沟的发育对耕地的影响有(  )
①耕地破碎化 ②降低土壤肥力 ③盐碱化加剧
④耕地规模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12分)
11.(2024·山东烟台、德州一模)(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高原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也加剧了冻融荒漠化。下图示意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
(1)据图说明冻融荒漠化的形成过程。(4分)
(2)推测高原鼠兔增多对冻融荒漠化的影响。(4分)
(3)针对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加剧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3.1.B 2.A 3.D 第1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根据材料,该地建设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的主要有利条件为河滩空间广阔,B正确;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C错误;该地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该地气候为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第2题,相比较河道两岸的湿地,河道水深,植被少,流速快,主要发挥过水行洪的作用,A正确;该地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官厅水库,B错误;永定河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不适宜发展航运,C错误;永定河汇入官厅水库,为北京提供水源,水产养殖业可能带来水污染,D错误。第3题,根据材料,湿地系统设计净水规模3 m3/s,可得该湿地水体净化能力强,③对;根据材料,该复合湿地系统类型多样,可以提供丰富的景观类型,④对;该地地势起伏小,湿地蓄水,降低流速,水体更新速度慢,①错;湿地复合系统存蓄径流,入库水量减少,②错。D正确。
4~5.4.D 5.B 第4题,据图可知,刺槐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大的持水率,说明在短时强降水的情况下,其拦蓄效果最好,D正确;持续性的降水应选择持水率增长较慢,且持水总量大的树种,A、B错误;短时阴雨天产生的径流总量不大,不能使刺槐达到最好的拦蓄效果,C错误。第5题,分析可知,刺槐具有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持水率的特点,适合拦蓄短时强降水;而小叶杨的持水量大,持水率增长慢,适合拦截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该地区位于山西,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集中的暴雨,故应该选择种植小叶杨和刺槐组合来实现当地的水土保持,B正确;油松持水量和持水率都很低,不适合选择其进行水土保持,A、C错误;榆树的持水量不大,故其不能实现最好的水土保持效果,D错误。
6~8.6.D 7.C 8.A 第6题,华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土壤解冻后,地表蒸发加强,土壤深层的盐分会随着水分上升至地表,形成积盐的过程;夏季降雨较多,雨水能够对地表盐分进行淋洗,并将部分盐分带入土壤深层,这是一个淋盐的过程;秋季降水减少,晴天多,蒸发较旺盛,土壤略有积盐;冬季降水少且气温低,蒸发非常微弱,土壤水盐运动几乎停止,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选D。第7题,台田通过采用挖土成池、筑土为台的方式,提高了地表的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地表水的积聚,从而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有利于抑制盐碱化过程,C正确;蒸发强弱主要受气温影响,提高地表高度并不能减少水分蒸发,A错误;土壤肥力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地表高度不能提高土壤肥力,B错误;盐分主要靠地表水下渗过程淋洗,仅提高地表高度无法加速盐分下移,D错误。第8题,海冰含盐量低,春季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时,融化的水可以渗透到土壤中,起到淋洗作用,有助于降低土壤表层的盐分浓度,同时将海冰覆盖在台田上,有利于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减少了盐分随水分蒸发而向土壤表层的积累。因此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春季,故选A。
9~10.9.A 10.C 第9题,读图可知,南坡侵蚀强度大于北坡,因东北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是阴坡,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昼夜温差更大,冻融作用强烈,使表层土壤质地疏松,土壤抗蚀性低,故南坡侵蚀沟发育更强。故选A。第10题,侵蚀沟大量发育,会导致耕地破碎化,耕地规模减小,且会加大土壤侵蚀,导致耕地水土流失加剧,降低土壤肥力,耕地质量下降,①②④正确;侵蚀沟的发育对盐碱化影响小,③错误。故选C。
11.答案 (1)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季节融化层变厚),地下水位下降;生草土层变干,土地裸露退化,植被衰退,导致冻融荒漠化。
(2)鼠兔啃食植被根茎,破坏植被;挖掘洞穴破坏土壤结构,使其受气温影响大,夏季浅层地温升高,加剧冻土融化。
(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加强对鼠兔等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加强荒漠化动态监测;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
解析 第(1)题,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季节融化层变厚,利于水体下渗,地下水位下降;表层的生草土层水分减少,土层干燥化,导致植被退化,土地裸露退化,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在裸露的地面,使地面的昼夜温差加大,加剧冻融风化和冻融荒漠化。第(2)题,高原植被是鼠兔的重要食物来源,鼠兔数量增多,对食物的需求量变大,当植物的地上部分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就会啃食植被根茎,严重破坏植被;鼠兔还会打洞,挖掘洞穴会破坏土壤结构,会使土壤透气性更好,受外界温度影响更大,夏季浅层地温升高,加剧冻土融化。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加剧了冻融荒漠化。因此要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少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加强对鼠兔等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减少鼠兔等野生动物对草类的破坏;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降低全球变暖对冻土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荒漠化动态监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