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52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52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52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5·广东肇庆质量检测)分析区域耕地景观安全的时空变化,对协调长株潭地区城市发展建设与耕地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湖南长株潭地区拥有广阔的农村腹地,但非农建设用地比重较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景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某团队根据耕地分布的破碎程度和耕地总面积,将长株潭地区各区、县的耕地景观安全划分为三类(下表)。据此完成1~2题。
类型 特征 典例
波动递减型 耕地景观安全指数下降,破碎化程度上升 湘潭市辖区
动态稳定型 各指标基本保持平稳 长沙、株洲市辖区
小幅增长型 耕地面积扩张,或虽耕地减少但分布更连片 宁乡、浏阳、茶陵等地
1.长沙市辖区耕地景观安全属于动态稳定型,主要是因为(  )
①耕地基数有限 ②开发空间饱和 ③农业单产较高 ④农业人口较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长株潭地区耕地景观安全小幅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 (  )
A.土地流转 B.荒地开垦
C.生态移民 D.三产融合
(2024·江西南昌二模)粮食安全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粮食安全状况的综合得分,该得分基于多个指标,包括粮食自给率、储备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等。下表显示2018年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粮食安全指数全球排名。据此完成3~5题。
国家 新加坡 菲律宾 缅甸 柬埔寨
全球排名 1 70 82 85
3.新加坡的粮食安全指数被评为全球第一,关键在于该国粮食(  )
A.自给率高 B.海关税高
C.购买力强 D.消费量大
4.新加坡粮食安全的最大隐患是(  )
A.粮食进口渠道单一 B.粮食安全意识薄弱
C.国际能源价格波动 D.全球气候异常加剧
5.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的粮食安全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
B.人均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C.全球粮食供应链受阻
D.国家致力发展高新产业
(2024·广东汕头三模)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非粮化”行为具有差异化影响,转入10亩(1亩≈666.67平方米)以下土地的农户会“趋粮化”,转入10—20亩土地的农户无显著差异,而转入20亩以上土地的农户倾向于“非粮化”。下图示意土地流转对耕地“非粮化”的作用机制。据此完成6~7题。
(注:+表示促进作用,-表示限制作用)
6.土地流转中,转入10亩以下土地的农户会“趋粮化”,反映了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  )
①资金投入更多 ②市场风险更高 ③经济效益更低 ④占地规模更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方政府应该(  )
A.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价格
B.补贴大规模种植粮食农户
C.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流
D.抑制农户小规模土地流转
(2024·河南五市二模)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我国许多粮区着力发展“智慧农业”,借助5G通信、物联网、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技术,从育苗、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对整条农业产业链实行了智能化升级。据此完成8~9题。
8.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点在于(  )
A.提高粮食潜在生产能力
B.确保稻、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
C.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D.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9.在我国主要粮区推广“智慧农业”,可以(  )
A.让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B.让农业生产更轻松、精准、高效
C.降低水、肥、药、电等成本
D.提高农业生产作业效率
(2024·河南安阳一模)隐含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且内部隐含耕地差异显著。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的流动特征主要是(  )
A.邻近省级行政区间流动较显著
B.均向沿海省级行政区流动
C.西部省级行政区为净输出省级行政区
D.中部省级行政区为净输出省级行政区
11.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  )
A.两区域相距较近
B.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C.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
D.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12.隐含耕地净流动对浙江粮食安全的影响是(  )
A.增加当地粮食产量
B.提升当地粮食品质
C.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
D.增加当地粮食供给
二、综合题(共14分)
13.(2024·山东枣庄一模)(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渝(今重庆)地区多低山丘陵,夏秋多雨,耕地以梯田为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堰塘—冲田—堰塘”水生态系统(如下图)。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开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
(1)说明“堰塘—冲田—堰塘”水生态系统垂直布局的合理性。(6分)
(2)分析秋收后水田休耕、囤水越冬对土壤的有利影响。(4分)
(3)简述修复弃耕梯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2.1.A 2.A 第1题,长沙市辖区属于大城市,仅边远地区有有限的耕地,开发空间已经趋于饱和,在严格的管理政策下,耕地基本维持不变,①②正确;与农业单产较高和农业人口较少无关,③④错误。故A正确。第2题,由于耕地更加集中,生产效率提高,部分撂荒地得到复垦,耕地面积也可能出现小幅增长,A正确;长株潭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荒地应该是比较少的,B错误;生态移民、三产融合与耕地景观的安全小幅增长无直接联系,C、D错误。
3~5.3.C 4.D 5.A 第3题,由材料可知,粮食安全指数包括了粮食自给率、储备率、人均粮食占用量等。新加坡土地面积小,农业用地不足,粮食需进口,自给率低,但经济水平高,购买力强,储备率高,C正确,A错误;海关税高会增加粮食进口成本,消费量大会降低人均粮食占有量,二者均会降低粮食安全指数,B、D错误。第4题,新加坡粮食依赖于进口,全球气候异常加剧会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进而冲击到新加坡的粮食安全,D正确;新加坡的粮食安全指数全球第一,说明其粮食进口渠道多元,粮食安全意识高,A、B错误;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较小,C错误。第5题,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经济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低,导致粮食安全指数较低,A正确;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量种植水稻,进口率低,全球粮食供应链对其影响小,C错误;高新产业如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D错误。
6~7.6.A 7.B 第6题,土地流转规模在10亩以下的农户,自身经济实力有限,而种植经济作物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且市场风险较高,①②正确;粮食作物价格波动较小,收益更低,③错误;经济作物的占地规模不一定比粮食作物更大,④错误。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小规模土地流转农户一般种植粮食作物,大规模土地流转农户多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方政府应重点对大规模种植粮食农户进行种粮补贴,从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正确;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不利于促进土地流转,A错误;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可能会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不利于经济发展,且材料主要侧重“耕地非粮化”,而不是农业劳动力不足,C错误;抑制小规模土地流转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D错误。
8~9.8.A 9.B 第8题,由材料可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借助5G通信、物联网、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技术,从育苗、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对整条农业产业链实行了智能化升级,重点在于以耕地资源为中心,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潜在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A正确;确保稻、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这一战略重点的措施。第9题,“智慧农业”让农业生产更轻松、精准、高效,包括了让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水、肥、药、电等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符合题意。
10~12.10.A 11.C 12.D 第10题,由图可知,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流动特征主要是邻近省级行政区间流动较显著,A符合题意。第11题,由材料可知,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而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而长江经济带人口稠密,耕地稀少,C正确;两地相距较远,A错误;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和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隐含耕地流入长江经济带,但不是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的原因,B、D错误。第12题,耕地净流动是指耕地净流入或净流出的数量。耕地净流入省级行政区,可以增加当地粮食供给,缓解粮食安全压力,D正确;耕地净流动不能增加当地粮食产量,A错误;耕地净流动对当地的粮食品质没有影响,B错误;耕地净流动不能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粮食消费量跟当地人口数量和饮食结构相关,C错误。
13.答案 (1)上部蓄水塘,雨季高位蓄水,调洪、滞洪,有效减小洪涝灾害损失,并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部冲田旱季能够自流灌溉,节省能耗,雨季可以保持水土,促进作物生长;下部净化塘,可以净化水质,并集蓄和利用雨水。
(2)秋收后休耕可降低土地利用强度,恢复土壤肥力;囤水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
(3)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扩大了耕地面积;减轻水土流失,保障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
解析 第(1)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水生态系统上部为蓄水塘。该地夏秋多雨,雨季可以高位蓄水,调洪、滞洪,降低洪峰流量,有效减小洪涝灾害损失,并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部为冲田,旱季能够自流灌溉,节省能耗。冲田为梯田,雨季可以保持水土,促进作物生长;下部为净化塘,农田退水流入净化塘,可以净化水质,并集蓄和利用雨水。第(2)题,秋收后水田休耕可降低土地利用强度,避免地力过度消耗,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囤水越冬是在耕地囤水,让土壤浸泡在水中,囤水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第(3)题,我国耕地资源紧张,对弃耕的梯田进行修复,可以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梯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障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