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东江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东江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实验学校初三年级
第一次月考物理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 能转化成 。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形成松香,松香和毛皮摩擦会带上静电,这种现象叫 ;(如图1)松香会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是 现象;
图1 图2 图3
3.“千年古都传宋韵,一城秋风送菊香”,自古以来,天水人民爱菊、赏菊的习俗沿袭至今;走进人民公园,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这是因为分子在 运动。清晨时刻,一颗颗露珠在花瓣上悬而未滴(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4.夏季,车内不要存放打火机、空气清新喷剂等物品,原因是:长时间暴晒,通过 (填改变内能的途径)增加液体、气体的内能,温度升高,易引发自燃或爆炸;打火机里的燃料相比普通燃料有 大的特性。(选填“热值”或“比热容”)
5.如图3所示,运动员推动冰壶滑行,以冰面为参照物冰壶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当冰刷在冰面上快速摩擦时,通过 方式转化为内能,使得冰面的温度升高。
6.如图4是小明家用的太阳灶,某次用该太阳灶将1kg的食用油加热升高1℃,通过计算得知食用油吸收了1.8×103J热量,由此可知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若一桶油食用了一半,余下食用油的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不变”)
图4 图5
7.如图5甲所示,小红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靠近水流,水流弯曲,这是由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引起的,梳子带电是摩擦起电现象。她查阅资料记下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乙所示,据此可判断梳过头发的梳子带 电。
8.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1与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 ,灯L1、L2并联;则应该闭合开关 ;
图6
二、选择题(9-12小题为单选,每题2分,13、14为不定项选择,全对得3分,少选得1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共14分)
9.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10.如图7所示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即做功冲程)是(  )
A. B.C. D.
图7
11.将A、B、C、D四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用丝线挂在水平横杆上,如图8所示。已知C带负电,则其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图8 图9
A.A、B一定带异种电荷,D带负电 B.A、B中只有一个带电,D带正电
C.A、B均带正电,D带负电 D.A、B均带负电,D带正电
12.2024年11月16日2时32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如图9所示,空间站上硕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空间站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  )
A.导线 B.用电器 C.电源 D.开关
13.《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10所示,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变大 B.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
C.翻炒——主要通过做功改变茶叶的内能 D.飘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图10
14.要学好物理,首先是上课要认真听讲,并做好学习笔记 ,以下是峰峰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其中错误有( )
A.一个基本电路只要“电源”“用电器”“导线”
B.马路上路灯同时亮,同时灭,所以是串联的
C.验电器的基本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三、计算题(第15题7分,第16题7分,第18题8分,共22分)
15.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4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升高到600C,已知水的比热容为,煤气的热值为。求:
(1)0.4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16.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理想的能源,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逐渐在很多城市投放使用。下表是氢燃料和其他传统燃料的热值。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
汽油 4.2×107 煤油
柴油 氢
(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这些热量最多能将多少千克初温为的水加热至400C?(当地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3)如果完全燃烧汽油跟完全燃烧氢燃料放出的热量相等,汽油的质量为多少?
17.如图12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0.1k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10%,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千克燃气?(燃气的热值为3.78×107J/kg)
图12
四、实验题(每题7分,共28分)
18.(一)如图13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13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若干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散开;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有 。
(二)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面的瓶子,下面的瓶子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个瓶子的颜色均匀。
(1)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作 。
(2)小阳建议: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这样做既能表明上述观点,还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小阳的建议 (选填“能”或“不能”)采纳。
19.如图14,甲、乙、丙三图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
图14
(1)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应该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要用相同的热源对它们加热,通过比较 来判断它们吸热的多少。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丁),由图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3)为了比较酒精和煤油的热值,应该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完全燃烧等质量的燃料后,通过比较 (选填序号A:“液体升高的温度”或B:“加热时间”)来判断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20.一同学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如图15,将A和B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两杯液体的液面相平。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图15
(1)实验中,组装器材要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可以通过比较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图甲是所用的实验装置图,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仔细观察指出错误之处 。
(3)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在0~4min内,A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吸收的热量,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A”或“B”)。吸热能力强就是比热容 。(“大”或“小”)
(4)家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如图丙所示。海边,仅在海陆风因素的影响下,图丁所示的情形通常发生在 。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21.(一)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6所示。
图16
(1)如图所示,实验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 ,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 ,由此得到初步结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
(二)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电铃用符号“”表示)
试卷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