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③ 桂花雨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她出生于浙江温州,12岁迁居杭州,1949年离开大陆迁居台湾。代表作有《橘子红了》《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桂花雨》等。杭州 懂得 糕饼 缠着 泡茶 捡桂花听读课文,想一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桂花香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桂花香?圈画有关语句。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哪个词语写出了桂花的香?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写桂花香气迷人,为什么还要写桂花树的样子和叶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哪个字写出了桂花的香?一个“浸”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桂花香,写得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生动形象。摇花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一边朗读,一边表演这个情景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miè diàn),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读读琦君的原文,你觉得哪里特别有趣?思乡切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段话里,哪一句并不不符合事实?杭州西湖边有个地方叫做满觉陇,满山满谷都是桂花树:金桂、丹桂、四季桂,各种桂花树有上千棵。“满陇桂雨”,成为西湖新十景之一。杭州满觉陇的桂花香里缺少了……杭州满觉陇的桂花雨里缺少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水是_____。__是_____。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乡 愁琦君1917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2岁迁居杭州,32岁离开大陆迁居台湾。琦君写《桂花雨》时已经60多岁,离开大陆,离开故乡已经几十年了。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面对着姹紫嫣红的春日,或月凉似水的秋夜,我想念的是故乡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我相信,心灵如此敏感的,该不止我一个人吧!题目叫“桂花雨”好在哪里?《春酒》《月光饼》《金盒子》《粽子里的乡愁》琦君写的这些散文,是借助什么事物来抒发乡愁的?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月光饼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也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我们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我也把月光饼扔在了地上,用脚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了。母亲走来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了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像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还是听了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