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端午节”是我国首个人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有食粽的风俗。如图所示的粽子其重力与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相当。则该粽子受到的重力约( )A. 2NB. 20NC. 5ND. 50N2.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包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列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描述不相同的是( )A. 足球被顶飞B. 苹果加速下落C. 老师正在推开黑板D. 气球被压扁3.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如图所示,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钓鱼竿钓鱼 B. 食品夹夹面包C. 起子开瓶盖 D. 筷子夹菜4.2025年1月,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在山东东方航天港近海海域的发射船上点火升空。此次发射任务采用“一箭十星”的方式,将卫星送到预定轨道。在火箭腾空而起的过程中,关于运载卫星的机械能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守恒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守恒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动能和重力势能均不变,机械能不变5.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甲、乙两烧杯内装有不同的液体,实验时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发现两次实验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探头所处位置的液体压强比乙的大B. 甲、乙两烧杯中探头所处位置的液体压强相等C.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无关D.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6.踢毽子——源于汉代,经历千年岁月洗礼,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图是课间操同学们踢毽子的情景,关于毽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不变B. 踢出去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踢力的作用C. 上升过程中的毽子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毽子会竖直落向地面D. 毽子被踢出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作用7.如图所示是某餐厅机器人服务员托者空餐盘返回时的情景,当机器人双手托着餐盘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与机器人对餐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 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B. 餐盘对机器人双手的压力C. 餐盘所受重力D.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8.如图甲所示,用拉力F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360N的货物,货物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使用该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 使用该机械可以省功C. 拉力F为400N D. 机械效率为90%9.小京洗水果时,发现体积较小的桔子漂浮在水面上,而体积较大的芒果却沉在水底,如图所示。关于桔子和芒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桔子受到的浮力较大B. 桔子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 芒果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D. 芒果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排开水的重力10.如图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下列改进方法可行的是( )A. 减少支架右端的人数 B. 将支架向左移动C. 支架右端的人向左靠近 D. 悬绳向左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______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是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12.简单机械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小宁利用图甲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则A树干相当于 ;图乙中螺丝钉的螺纹相当于 ,可以起到省 的效果。(前两空填简单机械名称)13.下表是小草错题积累本记录的某道错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两位同学将自己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的时间及有关的物理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错误之处: 错因分析: 学生体重/ N 爬楼高度/m 所用时间/s甲500 6 5 正解答案: 乙600 6 8解:甲做的功W1=Fs=G1h1=500N×6m=3000J乙做的功W2=Fs=G2h2=600N×6m=3600JW1<W2所以乙同学做功快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14.如图甲所示为用开瓶器开瓶盖的情景。请在图乙中作出过C点开瓶盖时所用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5分。1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由A、B图可知浸在水中的铜块所受浮力是______N,由A、______三幅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比较A、______三幅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3)比较A、C、E三幅图,可得出结论______。(4)实验结束后,小明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于是找来了与上述实验中______相同的铝块进行实验比较。由F、G两图可计算出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接下来应比较由______两图计算出的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2,并比较F1、F2,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1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1)根据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2)比较图中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请你列举一例生活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______。(3)分析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______。(4)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某次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戊所示______N,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不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为了实验过程中便于______,应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接下来,小明将右边的平衡螺母调至最右端,发现杠杆左端还略向下倾斜,则他应将左边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在B处挂2个重为0.5N的钩码,在A处用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读出示数F1=______N。将弹簧测力由竖直向上拉改为斜向上拉,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3)下表是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2 5 1 102 3 10 2 153 2 30 3 20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用F1、F2、L1、L2表示)(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高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自身的质量:①如图丙将杠杆的C点挂在支架上,在C点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左右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D点到C点的距离l1和______点到C点的距离l2;③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杠杆=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18.装修中,人们常用膨胀螺栓将吸顶灯固定在天花板上。小华用笔杆代替膨胀螺栓,探究插入沙子中的笔杆能吊起的物重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此她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笔杆受到的压力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笔杆的形状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小华进行实验时应保持笔杆______不变。在瓶内装满沙子,通过夯实并增加沙子的质量,从而增大沙子对笔杆的挤压力。然后改变轻质小桶内的物重,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不同挤压力下笔杆能吊起的最大物重;(3)为验证猜想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华将原笔杆上端劈开并插入一根圆柱形柱体使其膨胀、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笔杆形状(未膨胀)(膨胀)沙子质量m/g 300 400 500 300 400 500能吊起的最大物重G/N 0.3 3.6 5.0 1.2 7.4 23.8(3)分析①、②、③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4)小华调查发现,膨胀螺栓有金属和塑料材质,塑料螺栓成本低、安装方便、绝缘性好,多应用于一些对承载能力要求不高的轻型物体固定;金属螺栓强度较高。适用于室内外建筑结构、机械设备安装等。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19.小区新增了组合式滑梯,看着滑梯上游玩的小朋友,小明产生了一个疑问:同一物体从高低不同的滑梯顶端自由下滑,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是否相同?请你选择合适的物品并设计方案进行探究。20.制作简易密度计:(1)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橡皮泥并用石蜡封口。下端塞入橡皮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吸管的______,使其能______在液面上,此时吸管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2)将吸管放到水中如甲图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如乙图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ρ水(选填“=”“>”或“<”)。(3)小明在吸管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ρ,如甲图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表示水的密度,再将此吸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液面所对应吸管的位置处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0.9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_(选填“上”或“下”)方。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21.我国交通法明确规定: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家长驾驶电动车接送学生时,应按规定都配戴好安全头盔如图所示。请用压强知识解释:当由于驾驶不当或雨天路滑等原因致摔倒时,戴安全头盔会减小头部受到伤害的原因。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22.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______hB;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关系是mA ______mC。2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水陆两栖车,其质量为2500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2km,用时10min,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6×104W。求:(g取10N/kg)(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重力 竖直向下 地球 12.【答案】动滑轮斜面省力 13.【答案】乙同学做功快把功和功率的概念混淆了甲做的功:W1=Fs=G1h1=500N×6m=3000J,乙做的功: W2=Fs=G2h2=600N×6m=3600J,甲的功率: P1===600W,乙的功率: P2===450W, P1>P2,所以甲同学做功快 14.【答案】 15.【答案】0.5;C、D; B、C; 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体积;A、C;若F1=F2,则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若F1≠F2,则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16.【答案】二力平衡;匀速直线; 甲、乙;用力捏刹车;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水平向左;不变 17.【答案】平衡状态;测量力臂;右; 0.5;变大; F1L1=F2L2; ②O;③ 18.【答案】形状; 笔杆的形状相同时,笔杆受到的压力越大,能吊起的物体就越重; 膨胀螺栓的承载能力与材料是否有关? 19.【答案】器材:斜面、木块、小车、水平长木板;步骤:让小车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滑入水平长木板并撞击相同位置的木块,比较两次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现象级结论:若木块滑行的距离相同,说明同一物体从高低不同的滑梯顶端自由下滑,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若木块滑行的距离不等,说明速度大小不同。 20.【答案】重心;竖直漂浮;等于; >; 上 21.【答案】戴头盔会增大头与物体的受力面积,当由于驾驶不当或雨天路滑等原因致摔倒时,可以减小撞击时头部所受的压强,减小伤害。 22.【答案】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 < < 23.【答案】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25×105Pa;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2300N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