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莱芜一中63级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核心素养测评物理试题2025.6.1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贝克勒尔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可再分B.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是因为太阳内部发出的白光发出时就缺少某些频率的光子C.在完成α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2.关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状态改变时,内能不一定改变C.的铁和的铜,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同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3.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的光子跃迁到基态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3.8eV的光子后被电离C.氢原子由级跃迁到能级时,原子的电势能变大D.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4. 某同学从商场购买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透明“水晶球”,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先测出了“水晶球”的直径d,并标记了其中一条水平直径对应的两端点P、Q,球外某光源发出的一细束单色光从球上P点射向球内,当折射光线与水平直径PQ成θ角时,出射光线与PQ平行,如图乙所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晶球”的折射率为cos 2θB.若仅换用波长较短的入射光,则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速度变大C.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时间为D.若仅改变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一定可以使其在球内某区域发生全反射5.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待测圆柱形金属丝与标准圆柱形金属丝的直径差,T1、T2是标准平面玻璃,A0为标准金属丝,直径为D0,A为待测金属丝,直径为D,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玻璃表面,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ΔL。则( )A.D与D0相差越大,ΔL越小B.轻压T1的右端,若ΔL变大,有DC.相邻亮条纹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差为λD.图乙可能是D与D0相等时产生的条纹6.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1.5×10 5 Pa,吸收的热量Q=800 J,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为( )A.300J B.400JC.500J D.600J7.如图所示,将一个铁桶倒扣在水面上,平衡时铁桶内外水面高度差为,桶内空气柱长度为。已知水的密度为,铁桶的横截面积为,不计桶壁厚度,忽略封闭气体的质量,设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水足够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桶受到重力、大气对桶的压力,封闭气体对桶的压力、水对桶的压力和浮力B铁桶的质量为C将铁桶下压的距离,桶将自动下沉D桶上轻放一重物m,桶下降h1,桶底高于水面,这个过程中,气体压强变大,对外界放热。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a的平衡位置坐标为,质点b的平衡位置坐标为,如图1所示。a点和b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2、3所示,质点b在时刻的振动形式传播到质点c时,质点b已振动了0.4s。已知简谐横波的波长大于0.7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b的振动比质点a的振动滞后1.0s B.该波的波长为2.5 mC.该波的波速为2.5 m/s D.质点c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c= 3.25 m二、多选题9.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会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只有2种频率的光a、b可以让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图丙为a、b光单独照射K时产生的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光子频率比b光的光子频率大B.用b光照射光电管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a光照射时大C.乙图中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左端时,微安表的示数为零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11eV10.2023年11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石岛湾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领先全球。当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核电站主要利用铀()裂变产能,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B.重核裂变比轻核聚变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大C.重核裂变成中等大小的核,核的比结合能变大D.上述裂变反应方程为:11.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伤视力。设计师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在眼镜的表面涂上“增反膜”,于是就设计出了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眼镜。已知选用的“增反膜”材料的折射率为,真空中的光速为c,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频率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反膜”能减少紫外线对眼镜的伤害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B. 紫外线进入“增反膜”后的波长为C. 从“增反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的光程差应等于紫外线在“增反膜”中的波长D.“增反膜”的厚度最好为紫外线在“增反膜”中波长的1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导热良好的汽缸由横截面面积不同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为,下半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为,上半部分的汽缸内有一个质量为的活塞A,下半部分的汽缸内有一个质量也为的活塞B,两个活塞之间用一根长为的轻质细杆连接,两个活塞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而不漏气。初始时,两活塞均处于静止状态,缸内封闭气体温度为,两活塞到汽缸粗细部分交接处的距离均为,重力加速度为,环境大气压强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始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为B.初始时,细杆对活塞B的作用力大小为C.若汽缸内密封气体温度缓慢降低到,则两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为D.若汽缸内密封气体温度缓慢升高到,则缸内气体对外做功为三、非选择题13.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干涉图样如图乙所示,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在A位置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234mm,在B位置时读数如图丙所示,为 mm。(2)某同学观察到图丁所示图像,即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若继续移动目镜观察,将会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测出干涉条纹的间距Δx,则波长的实际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测量值。(3)在该实验中,若所用激光的波长为5.300×10-7 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1.590×10-6 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__(填“亮条纹”或“暗条纹”)。14.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可探究等温条件下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将带有刻度的注射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注射器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下端通过塑料管与压强传感器相连。活塞上端固定一托盘,托盘中放入砝码,待气体状态稳定后,记录气体压强p和体积V(等于注射器示数V0与塑料管容积ΔV之和),逐次增加砝码质量,采集多组数据。(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质量和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活塞涂润滑油是为了密封住注射器内的气体B.实验时需要测量注射器的内径C.注射器外筒可以用手握住来保持稳定D.外界大气压强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实验结论(3)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描点拟合,作出的图像,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是_______A.B.C.D.(4)甲乙两同学进行实验时,乙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掉了ΔV,则在计算pV乘积时,甲同学计算结果与乙同学计算结果之差会随p的减小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用某透明材料制作的半球形光学元件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射到半径为R的半球底平面上,材料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半球的上方平行于半球底平面放置一足够大的光屏,单色光经半球折射后在光屏上可形成一个圆形光斑。不考虑光的干涉、衍射及在半球内的多次反射,真空中光速为c。求:(1)当以临界角入射到半球面时,光线汇集点到O点的距离;(2)圆心O到光屏的距离时,光屏被照亮的面积。16.如图甲所示,质量为3m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通过轻弹簧与质量为2m的物体A连接,现在竖直方向给物体A一初速度,当物体A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作用力刚好为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物体A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体A的振动方程;(2)物体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17.用中子轰击锂核发生核反应,生成氚核和粒子,并释放出核能。已知中子、氚核、粒子、锂核的质量分别是,,,,质量亏损1u释放的核能为931.5MeV。(1)请写出核反应方程;(2)设放出的能量全部由质量亏损获得,试求释放的核能;(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若反应前中子以0.6MeV的动能和锂核正碰,且碰撞前二者具有等大反向的动量,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动能,求反应后生成的粒子和氚核的动能为多少MeV?18.如图所示,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内径相同的U形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中封闭有长L=24cm的空气柱,两管水银面相平,水银柱足够长,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初始时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1=400K。现将下端阀门S打开,缓慢流出部分水银,然后关闭阀门S,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h=6cm。(1)求右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H;(2)关闭阀门S后,若缓慢改变左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使左管的水银面回到最初高度,求此时左管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2;(3)关闭阀门S后,若将右端封闭,保持右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的同时,对左管缓慢加热,使左管和右管的水银面再次相平,求此时左管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3。试卷第1页,共3页莱芜一中63级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核心素养测评物理试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B B C A C D D BD AC BC ACD13.(6分)(1) 14.538 (2)小于 (3)亮条纹【详解6分】(1)[1]图丙中的读数为14.5mm+3.8×0.01mm=14.538mm(2)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实际值其中θ为条纹与分划板中心竖直刻线间的夹角,故可知测量值大于实际值。由,可知 则波长的实际值小于其测量值。(3)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所用激光的波长的3倍,所以P点应出现亮条纹。14.(8分)(1)温度 (2)AD (3) B (4)减小【详解】(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温度和质量;(2)B.由于气体的体积与长度成正比,所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注射器的内径,选项B错误;CD.手握住注射器会使气体温度改变;外界大气压强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实验结论,选项D正确,(3)根据 可得 则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但是随气体被压缩,体积较小,会少量漏气,则图像斜率减小,则图像为B。(4)由于在测量中ΔV是保持不变的,设测量出的注射器示数为V,则准确的表达式应为p(V+ΔV),的计算结果与同组正确记录数据同学的计算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为pΔV,所以随着压强的减小,ΔV不变,故pΔV减小。15.(8分)(1)(2)【详解】(1)作出剖面图如图所示,光线入射到D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 则有)(2分)由几何关系可得(2分)由上图可得 (1分)(1分)解得 (1分)光屏被照亮的面积(1分)16.(10分)(1)cm;(2)10mg【详解】(1)图乙可知振幅为A=10cm周期为T=1.0s (1分)角速度为rad/s(1分)规定向上为正方向,t=0时刻位移为0.05m,表示振子由平衡位置上方0.05m处开始运动,所以初相为(1分)则振子的振动方程为cm (1分)(2)物体A在最高点时,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作用力刚好为零,此时弹簧的拉力为F=3mg(1分)对于物体A有(1分)解得 ɑ=2.5g(1分)当物体A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最大,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体A在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且大小等于2.5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F′=7mg(1分)由物体B的受力可知,物体B受水平面的最大支持力为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10mg(1分)17.(12分)(1);(2);(3)2.36MeV,3.14MeV【详解】(1)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该核反应方程为(2分)(2)该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2分)释放的核能(1分)解得(1分)(3)根据则有 (1分)则有 (1分)由于中子和锂核碰撞前二者具有等大反向的动量,即总动量为0,令反应后生成的粒子和氚核的动能分别为、,则有可得 (1分)又 (1分)解得 (1分) (1分)18.(16分)(1)21cm;(2)256K;(3)750K【详解】(1)由于初始状态左右两侧液面相平,根据“等压面”法可知,初始状态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设U形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液面下降后封闭气体的压强为,根据波义耳定律定律有 (2分)解得 P1=60cmHg(1分)设此时左右两管的液面差为,则有 (1分)解得h=15cm(1分)由此可知右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1分)(2)使左管的水银面回到最初高度,则右管液面将下降,则此时左管内气体压强(1分)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2分)解得 (2分)(3)液面再次相平时左右两管内气体压强相同,设为,对左管中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2分)对右管中的气体有波义耳定律有 (2分)联立解得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南莱芜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核心素养测试物理试题.docx 物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