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28届(一上)9月检测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75分钟完成)
第Ⅰ卷选择题(共4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2027年11月底开通运营。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开通后,成渝之间将实现50分钟通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292公里是位移 B.时速350公里/小时是平均速度
C.50分钟是时刻 D.研究从重庆北站到成都站的运行位置时列车可以看作质点
2.小铭同学乘坐高铁时想到几个与加速度相关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高铁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B.高铁速度变化率大时,加速度可能很小
C.高铁加速度为0,速度一定为0 D.高铁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3.小铭同学乘坐高铁到成都参加篮球比赛,某次篮球刚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然后与水平地面撞击后以大小为5m/s的速度反弹。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作用时间为0.2s,则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A.25m/s2 B.50m/s2 C.65m/s2 D.75m/s2
4.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g取10m/s2,则
A.钢球下落的高度是30m B.钢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0m/s
C.钢球在第2s内增加的速度大小是20m/s D.钢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15m
5.两同学操控甲、乙无人机在相邻两条直线上行进,t=0时刻甲发现乙无人机,甲立即沿同方向追赶乙,两者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2s时甲追上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1s末开始反向运动
B.第1s末甲在乙后方1.25m处
C.第2s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前2s内甲、乙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6.冰壶是冬奥会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在某次比赛中,冰壶以某一初速度被投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15s停止,已知停止运动前最后1s内位移大小为0.2m,则冰壶的初速度大小为
A.9.0m/s B.7.2m/s C.6.0m/s D.5.4m/s
7.如图所示,物块在足够长光滑斜面上的O点(未标出)由静止释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经过P点开始计时,物块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L、2L、3L、…、nL,则OP的距离为
A. B. C. D.L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
8.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9.一质点从某时刻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分别用时3s、2s、1s连续通过三段位移后停下,则这三段位移之比和平均速度之比是
A.位移之比5:3:1 B.位移之比27:8:1
C.平均速度之比9:4:1 D.平均速度之比3:2:1
1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B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接收。从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置一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为
B.超声波的速度为
C.物体的速度为
D.物体的速度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10分,共16分。
11. 笃学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大咖加速度。实验器材由带有刻度尺的竖直支架、小球释放器、小球、光电门1和2及光电门计时器和捕球器组成。实验时,按图装配好实验器材,小球、两个光电门和捕球器在同一竖直线上,利用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的距离h,打新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下计时器显示的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用时间t;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读出两个光门间的距离h和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在坐标纸上作出图线,如图乙所示,不让空气阻力。
(1)在上述步骤中光电门1的位置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保持不动;
(2)若小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1,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用时间为t1,则小球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的表达式为 (用v1、g和t1表示);
(3)若图像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重力加速度g= (用k和b表示)。
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装置和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在纸带上选取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相邻两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
(2)E、G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B点的瞬时速度为vB=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本实验中,关于打点计时器和纸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小车运动时桌面上的细线应该与桌面平行
C.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大
(5)把小车的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3题10分,14题13分,15题18分,共41分。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只有答案不给分。
13.图新小组控制无人机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6m用时3s到达B点,然后由B点向东运动了5m用时1s到达C点,再由C向南运动了1m用时1s到达D(无人机可看成质点,质点在B点、C点没有停顿)。求:
(1)求整个运动过程的总位移;
(2)求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率;
(3)求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14. 代市中学拳击队的队训是“知感恩、明事理、懂规矩、守纪律、苦训练、勇拼搏”,凭借这种精神,队员们在各种大赛/发创佳绩。一位队员训练时减速收拳后立刻加速出拳,此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0m/s2,收拳速度大小为8m/s时开始计时,该过程共耗时0.2s,拳头视为质点,收拳方向为正方向,求:
(1)0.1s时的拳速大小;
(2)出拳过程拳头移动的距离;
(3)该过程拳头的平均速度。
15.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购响应号召,重庆外国语学校在大课间安排部分学生在操场折返跑。如图所示,A、B为跑道两个端点,学生们排成一列纵队在A、B间沿直线跑动,到端点后折返。某次跑步中,所有学生依次从A端出发,均以1.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达到3m/s后做一段匀速运动,之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达B端时速度刚好为0,之后反向,重复之前由A到B的运动过程回到A点,循环多次,每次经过端点时速度均为0。已知AB间距离为L=43.5m,匀速运动阶段相邻两同学间的距离为d=1m,学生可看做质点,往返跑道间距离足够小。求:
(1)每个学生由A跑到B需要的时间t;
(2)相邻两位同学均在加速阶段时相距的最近距离x1和最远距离x2;
(3)某个班级共50名同学参加跑步,当第1名同学跑回到A点时,求第50名同学与B点的距离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