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6.3 生物资源的保护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2.了解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法律法规。3.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观念。4.积极参与保护生物资源的活动。【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1.保护生物资源的方式有 保护和 保护等。 2.就地保护是指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 是这种保护方式的主要场所。 3.2021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4. 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如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5.第一批建设的国家公园涉及10个省、自治区,均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6.大熊猫的 和 获得了成功,目前其受威胁程度等级已从“濒危”降为“易危”。 7.我国还高度重视生物 的保护。如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经采集和保存了我国大量珍稀、濒危以及具有重要价值的生物种质资源。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习主席宣布了中国的第一批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由此分析,此项措施属于保护生物资源中的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C.宣传保护 D.法制管理知识点二: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强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破坏其生长环境。3.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保护生物资源。《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外来入侵物种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与本地物种争夺营养B.与本地物种竞争空间C.威胁本地生态安全D.维持本地生态平衡【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讨论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截至2016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 294处,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到2019年6月,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武夷山、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茂兰、盐城、丰林、天目山、九寨沟、西双版纳等34处。1.什么是就地保护 有哪些具体做法 2.就地保护对保护生物资源有何意义 群山环绕、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鼻嗅植物的清香,耳听悦耳的鸟鸣。这里就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也是旅韩大熊猫“福宝”归国后的新家。“福宝”于2020年7月20日出生,是旅韩中国大熊猫“园欣”和“华妮”的第一胎宝宝,也是首只出生在韩国的大熊猫。它憨态可掬的模样深受中韩两国民众喜爱,为增进中韩人民的友好感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韩展出期间,共吸引游客550万人次,爱宝乐园在社交网络上传的“福宝”视频累计点击5亿次。1.什么是迁地保护 列举出有关的具体措施和做法。2.我国通过迁地保护东北虎和大熊猫的成果如何 任务驱动二:调查有关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法规分小组选择一部感兴趣的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法规,阅读并了解其保护内容。可以通过条目摘录的方式设计调查记录表,如下表。法律法规名称 主要保护对象 法律法规摘录 实例1.我国有哪些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法规 2.在参与保护生物资源的活动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知识点一1.就地 迁地2.自然保护区4.迁地保护6.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7.种质资源对点自测A知识点二1.栖息地对点自测D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合作探究11.就地保护是指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重要措施。2.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资源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合作探究21.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的建设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例如,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建立了动物园和植物园,少数城市还有水族馆和基因库。2.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使大熊猫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有人工繁育的大熊猫被放归野外并成功融入野生群体。对东北虎的保护也成效显著。以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为例,随着野外救护、野化训练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该中心保护东北虎的能力不断提升,种虎数量已由最初的8只发展为现在的近千只。任务驱动二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2.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保护生物资源。例如,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的时间节点,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我们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实际,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