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2 维护生态安全素养目标1.阐述什么是生态安全。2.举例说明为什么要重视生态安全,说明如何维护生态安全。3.通过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认同每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生态安全与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1.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 可持续 ,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 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 3.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4.2015年颁布施行的《 》,对生态安全有专门的表述:“国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促进 和谐发展。” 5.山水林田湖草沙是 ,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6.放眼全球,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 。 知识点二: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1.建设和维护良好的 ,攸关每个公民的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 。 2.实地调查与访谈调查时要 ,并注意 生态环境。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 ,团结合作。 1.“山湖绿”与“科技蓝”在东莞松山湖奇妙碰撞。下列行为不利于绿美生态建设的是 ( )A.共植千株树苗B.开展护鸟宣传活动C.毁林、挖山、填湖、填海D.出行时少开私家车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把森林、草原、荒山等都开垦成农田C.为了使蔬菜增产,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3.云南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人们旅游度假的胜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响应限塑令,减少使用塑料袋B.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焚烧垃圾C.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D.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探究生态安全资料一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资料二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北极熊站在岌岌可危的浮冰上,洪涝灾害频发,我国的植被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保护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常重要。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怎样的大国担当 碳中和是如何实现的 绿色植物通过什么生理作用来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资料二中提到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 其产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哪里 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什么影响 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出发,你会建议大家怎样保护环境 3.我国目前在植被发展方面面临着哪些问题 4.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角度,分析为什么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全人类共同努力 5.除了植树造林,还有哪些常见的方式可以帮助实现碳中和目标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知识点一1.经济社会 发展 生态环境2.生态环境 基础3.国家安全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人与自然5.生命共同体6.生态安全知识点二1.生态环境 责任和义务2.注意安全 保护 分工明确对点自测1.C 2.A 3.B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答:体现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的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抵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2.答:二氧化碳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全球变暖。建议大家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私家车使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等,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答:我国目前在植被发展方面面临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草场退化严重,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4.答: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循环流动,一个地区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的生态平衡。所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全人类共同努力,协同保护生态环境。5.答:除植树造林外,还可以通过节能减排(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方式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