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生物的分类 导学案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 冀少版(2024) 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 生物的分类 导学案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 冀少版(2024) 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3.1 生物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概念、依据及意义。
2.尝试根据生物的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3.知道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难点:利用生物分类的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生物分类
1.生物的 特征包括有无脊椎、有无外骨骼、有无种子、有无果皮等。
2.是否能自由运动、是否会飞属于 特征;生活在水中或陆地属于生活习性特征。
3.根据生物各自特征的不同,可以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类别。
【总结】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上图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各自的特征。
4.分类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 和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寻找它们的相同点),根据其中某一特征的不同,再把生物分为两大类,使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组成一类;然后,在每一大类中,再根据生物的另一种 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类。以此类推,逐级分类,直至将生物全部分开。
5.分类依据
(1)在生物科学研究上,多以生物的形态结构、 或生活习性等特征,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为依据进行分类。
(2)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
进行生物分类时不能作为依据的是 ( )
A.相似程度 B.形态结构
C.亲缘关系 D.生物体的大小
知识点二:生物的分类等级
1.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分类等级中的任意一个具体等级是一个分类单位,“ 界 ”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种 ”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每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相似程度越 ,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 ,相似程度越 ,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 。
3.生物分类的意义: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识别生物,了解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更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对于生物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分类对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完全根据生物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分类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探究生物的分类
  甲、乙、丙三位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下表中的动物分别分成了不同的两个类群,请分别写出它们分类的依据。
项目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类群1 蜜蜂、家鸽 鲫鱼、螃蟹 家鸽、家兔、鲫鱼
类群2 家兔、鲫鱼、螃蟹 家鸽、家兔、蜜蜂 蜜蜂、螃蟹
分类 根据                                
对生物进行分类,分类依据都有什么
任务驱动二:了解以下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它们的经济价值、生物学价值等
大熊猫 东北虎 猪 小麦 海带 扬子鳄 银杉 鲤鱼
1.根据生活环境划分,“情境再现”中和大熊猫、银杉同为陆生的生物有哪三种
2.“情境再现”中与猪和小麦经济价值相似的生物是
3.从生物学价值的角度来看,“情境再现”中能和大熊猫划分为一类的有
4.从获取营养的方式看,“情境再现”中的生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麦、海带、银杉;另一类除大熊猫外,还有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形态结构
2.生理功能
4.相同点 不同之处 特征
5.(1)生理功能
对点自测
D
知识点二
1.界 种
2.小 多 多 大 近
对点自测
A
合作探究
情境再现
是否会飞 水生还是陆生 有无脊椎
任务驱动一
答:是否会飞、水生还是陆生、有无脊椎、有无种子、有无果皮等。
任务驱动二
1.答:东北虎、猪、小麦。
2.答:海带、鲤鱼。
3.答:东北虎、扬子鳄、银杉。
4.答:东北虎、猪、扬子鳄、鲤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